京烧大肠是一道传统的北方菜,因其外皮焦脆、口味甜酸而深受大众喜爱,虽说此菜的烹调技法比较简单,但如果不注重细节,那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原料:猪肠头2000克 香菜段、胡萝卜丝、葱丝、蒜片各5克 湿淀粉150克 精盐、白糖、米醋、酱油、番茄酱、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猪肠头先加精盐和米醋抓捏揉匀,用温水洗净后,再放清水锅里煮至九分熟,随后捞出来切成长段,另在表面剞上浅透笼刀(两边间隔剞刀,但不剞穿),纳盆后加入精盐、酱油和湿淀粉拌匀待用;另把米醋、精盐、酱油、番茄酱和白糖放碗里调成滋汁。 2.锅里注入大量色拉油,烧至六七成热时,下猪肠头段炸至表面色金红焦脆,捞出沥油。 3.锅里留少许底油,投入葱丝和蒜片炒香,下大肠段并倒入对好的滋汁快速翻炒,最后撒入香菜段和胡萝卜丝,拣出猪肠头趁热改成“扳指块”装盘。 注意事项: 1.选料 制作此菜以选猪肠头为好,因为肠头壁厚,菜肴成型较美观。煮的时候以九分熟为度,过烂成菜则形状欠佳。 2.抓糊 在抓糊前,猪肠头最好是在热水里过一下,待清洗掉部分油脂后,再用干毛巾搌干水分,然后在表面剞刀,目的是便于其入味和挂糊。抓糊时,先要用少许酱油和精盐定好底味,再加入湿淀粉拌匀。淀粉的用量以能见到大肠为度,过厚则口感不好,而且油炸的时候还容易爆裂。糊的干稀度则以拎起大肠时不滴落为好。 3.油炸 炸肠头时,锅里的油温以六七成热为宜。由于肠头是整段下锅,形体较大,所以下锅后要注意翻动,以让淀粉糊能均匀地挂在肠头上。待炸至表面色金黄时,即可捞出沥油。 4.烹汁 在传统做法中,所烹滋汁多是用白糖、酱油、精盐和米醋去调配的,也可加少许番茄酱进去,使成菜的色泽更鲜艳。
猪大肠的做法:
清洗。大肠一副,按上述方法洗干净。焯水。大肠整体凉水下锅,给葱段姜片高度白酒,烧开煮5分钟关火捞出来,趁热用凉水冲洗到自然温度。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白酒葱姜都是去异味利器,焯水后凉水冲洗是为了增加大肠的口感,成菜有脆嫩口感。水煮七成熟。依然是葱、姜、白酒,添加老抽,煮大肠30分钟。为什么用白酒,还是高度白酒?因为纯高度粮食酒去恶味效果最好,饭店舍不得用这个,所以他们的菜谱都是料酒。捞出煮好的肠子,切寸段,然后以肠头部分的肠段为基本单位,其他部位的肠段塞进大肠头段里,塞满不留空隙。这道工序是要得到外焦里嫩的关键,为什么?看下面。炒锅起油,六成热,起微烟,放入装扮好的大肠段,油面淹过大肠段一半左右,连煎带炸,大肠段外层碰铲子感到都焦了,捞起来备用。另起炒锅,爆香葱姜蒜末,再放醋出味,加入老抽,放大肠段,加高汤淹住。一直大火,保持收汁状态。待收汁到一小半的时候,铲出大肠段装盘,锅里汤汁烧到浓稠浇到大肠段上。如果想更好看,烧一勺花椒油再浇上去,油色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