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E
首先要知道SAE,即“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这是世界通用的衡量机油粘度的标准,其中又分为单式粘度和复式粘度。如SAE30即单式粘度,SAE 5W/30即复式粘度,W是冬天的意思,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W后的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常规来说W之前的数字减去35就能得出机油的耐低温性了,比如5W机油的耐低温是零下30度、0W则是零下35度而10W呢则是零下25度了。
W后面的数字的确是指在100摄氏度下机油的黏度,数字越大表明机油黏度越大。其后面的数字主要指的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那是不是等于前面数字越低,后面数字越高就越好呢?并不是这样,首先我们先看耐低温数字,10W已经可以应付零下25度的环境使用,所以如果不是极地地区,无需刻意选用5W甚至0W产品。而后面高温粘度数字的选择则需要匹配发动机,一般按照《汽车保养手册》给出的建议粘度为最佳,这和发动机的油道大小,部件间隙等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使用过高粘度机油,有机会导致发动机运转阻力增加、油耗增高、机油流动速度下降,机油散热能力降低等等情况。
而粘度更低的机油,有着流动性更佳、散热更好、发动机运转阻力小、油耗低等优势,随着发动机技术不断提高,低粘度机油的使用也是目前一大趋势。
但例如如果严格要求使用5W-40粘度机油的发动机使用了5W-30机油,有机会导致发动机噪音增加、机油异常消耗,俗称“烧机油”。
API
上述所谈的只是机油粘度的划分,并不完全代表机油的好与坏。第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API,即”美国石油协会”标准,这个是目前世界通用的衡量机油质量高低的标准,从SA一直到SN(目前市场上SA-SG的产品基本被淘汰),S代表汽油(C则代表柴油,如果机油瓶上同时标有S和C,则代表这是汽油机与柴油机都可通用),后面的A-N代表机油的等级,字母越往后,机油的等级越高,当然价格就更贵。
总结
机油粘度的选择不能任性,需要根据厂家给出的《车辆保养手册》建议来选择,而机油等级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车型和经济能力而选择。但无论选择什么机油,定期更换是必须的,一般建议是5000公里或半年时间进行跟换,详细根据使用情况和环境做出调整。最后就是需要注意购买渠道,慎防假冒伪劣。
汽车使用的机油,一般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API表示美国石油协会简称对机油品质等级的评定标准:

1、S表示汽油机油,L表示级别,从APISA、SB、SC、SE、SF、SG、SH、SJ、SL,字母越往后,油品档次越高。
2、C表示柴油机油。F表示级别,从APICA、CB、CC、CD、CE、CF、CF4、CG4、CH4,字母越往后,油品档次越高。
3、SAE表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缩写对润滑油粘度等级的规定。
4、5W表示油品的使用温度范围,从0W、5W、10W、15W、20W、25W等,数字越小表示其低温流动性越好,越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
5、40表示机油在100时的粘度,级别有SAE20、30、40、50、6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高。5W50通称多级油,表示此油在低温下粘度符合5W要求,100粘度符合40号要求。
6、5W40SLCF"说明此油低温流动性能好,符合5W要求,100时粘度在40号范围内,具有汽油机SL等级和具有柴油机CF等级的性能,冬夏通用,南北通用,是一种纯合成润滑油。
机油的品质怎么区别
机油粘度主要有低温粘度和高温粘度两种,我们常见的5w-30的机油粘度中,5W代表的是低温粘度,W前面数字越小机油低温流动性越好,5W可以应对-30度以上的低温环境,0W就可增压机/性能机一般建议使用30粘度机油,这一级别适合大部分车型;制造工艺较差或行驶里程过多开始出现机油损耗现象的车,适合粘度+10的机油。如原车建议使用0W-20机油,发动通车辆也越来越多使用合成机油了。全合成机油就是所有成分都是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无论是降温能力、密封性、抗氧化性以及流动性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所以推荐带有涡轮增压的。
在这种野外或者山区使用的汽车发动机的负荷一般都会比较高,发动机长期处于高转速下运行来获得较高的动力越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使用散热性能更好的机油,来帮助发机油的粘度分为高温粘度级号和低温粘度级号。 级号末尾带W的为低温粘度级号。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数字越小说明机油低温流动性越好,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也就越低,冷粘度越高,机油油膜厚,这样一来对发动机内部零部件密封性更好,对于摩擦面有着不错的保护效果。但是如果你的车本身需要用20粘度,却加了高粘度,就会造成汽车动力下降。
全合成机油一般都是SN级别,SN级别的全合成机油虽然贵一些,但由于抗衰减能力好,使用寿命长,清洁能力优,更换次数少,节省工时费 ,总体来说,全合成机油和矿物质机油使用基于以上机油的特性,所以一般添加不同的机油,更换周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普通矿物油,建议的更换周期是5000公里或半年,半合成的机油建议更换周期是7500公里或8个月左右。

如何来看机油的好坏,今天YACCO 机油品牌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一、SAE粘度级别
1、以“5W-30 API SM/GF-4”为例。看机油的标号,主要看两个,第一个是主标号,就是那个“5W-30”。其中前面的“XW”的含义是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5w就是最低温度-30摄氏度,0w是零下35度,10w是零下25度。所以,在极寒地区,最差也得是5w的,不然冬天机油就冻了。
2、后面的数字,是代表机油在高温下的粘度指标,数值越大粘度越高,粘度越高,对发动机保护越好,但是越费油;同理反之。每款车对粘度要求不一,例如日系车基本都是30的,德系以40居多,不过也不一定,有些通过车厂专属认证的低粘度机油也可以用。比如美孚一号的5W-30 ESP版就可以给大众的车加,因为它通过了大众的认证。
3、还有就是机油的级别,比如那个SN~SW~等等,这个说的实际就是机油好不好,S后面的字母的排位越靠后,机油的品质越高。依次是矿物油、半合成矿物油、全合成机油。
二、API品质等级
1、我们回到最开始的标号“5W-30 API SM/GF-4”来了解一下这个符号的后半截“API SM/GF-4”是什么。
2、API是英文“美国石油协会”的缩写,一般来表示机油的品质等级,所以了解API对认知机油的品质也是相当重要的。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3、“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12种,具体为SA、SB、SC、SD、SE、SF、SG、SH、SJ、SL、SM、SN。如果是“C”开头系列,就代表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规格有:CA、CB、CC、CD、 CE、 CF、CF-2、CF-4、CG-4、CH-4、CI-4。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当然,作为我们普通大众消费者,更多应该关注S开头的汽油发动机机油的用油品质。
三、GF-X环保标识
1、我们还是以“5W-30 API SM/GF-4”这个标识为例,“5W-30”我们知道是粘度,“API SM”是机油品质,而“GF-4”是什么呢?

2、要了解GF-4,首先我们得知道ILSAC,这是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的缩写,对润滑油产品规格进行认证的机构,该机构目前已经制订了汽油机油的GF-1、GF-2、GF-3和GF-4规格。
3、“GF-X”规格要求在达到API相应质量等级的基础上,对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例如 GF-4认证要求产品在达到API SM质量级别的基础上通过EC节能认证。这里我们就明白了GF-4是和SM搭档的,一种节能认证的标识。
4、GF-4规格与GF-3和GF-2规格相比,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降低磷含量。大量事实证明,磷会引起尾气转化催化剂中毒。GF-4汽油机油也要提高氧化安定性、高温抗磨性、高温沉积物控制和用后油的泵送性。为了满足抗氧化、抗磨和控制沉积物的要求,必须在配方中添加更多的抗氧剂。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机油有哪些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不同机油有哪些区别、如何区分机油的级别、汽车使用的机油,一般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