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是网络的时代了,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也带动了很多的网络产业,淘宝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都知道淘宝他拥有一种新式的购物模式,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购物的乐趣,这种销售模式被许多卖家所看好,所以入驻的卖家也是非常多的,竞争自然激烈,如果不去好好运营打理一家店铺是不会有成交量的,那么我们运营的费用需要多少呢?应该怎么运营呢?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讲讲。
淘宝店铺运营成本有的人做了3、4年电商,还弄不明白“成本”里包含哪几项。就像央视打星巴克咖啡,以为出厂价20元拿到手的产品,只要卖上40元,自己就赚了一倍。事实上,在今天,如果你在“天猫”开店经营,20元出厂价的产品,以3倍的价60元卖出去,结果也只能是亏本。 一、一般的商家 举个例子,我来帮大家做个测算,其实“成本”不止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整个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费用,最基础的来说,“成本”一共包括6大项: 1、产品成本(比如20元); 2、包装成本(内包装,外包装,吊牌,售后卡,包装耗材,比如是5元); 3、物流成本(仓储,快递,比如是12元,这里要说明,卖家说这不是“成本”,可以不包邮啊。但同学,对消费者购物过程而言,包邮不包邮,都是一次性支付,包邮的物流费用包含在其中,不包邮的消费者得加上快递费后一并付款,人家只要掏出多少钱都算一次消费?管你包还是不包自己的说法?所以快递是“硬成本”); 4、天猫扣点(平均扣点4%,60元销售价计算,是2.4元); 5、税收(就算平均8%吧,不要提网店不交税了,天猫店铺对应企业银行账户,不是私人的银行卡,所有交易一分钱的税都少不掉,那就是4.8元); 6、拍摄和制作费用(快消品尤其很高,还要模拍,以单件产品SKU上架看,需要拍摄,修图和后期制作等,算少点3%吧,所以是1.8元); 好了,上面6项成本,加起来是45.4元,占60元销售价的75.7%,而且是水涨船高,是销售的硬支出,不可能降得下来。 那么就是说,一件出厂价为20元的商品,在天猫卖出去60元,硬成本就占了75%以上,剩下的毛利为25%左右,是15元。 那么问问,你赚到了钱吗? 可怜的是,除了上面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更可怕,而可变成本分三项: 1、人工成本,就是说你要花钱养团队做电商,做天猫的成本,算少点6个人吧(运营,设计,客服,库管...),由于是天猫是公司化运作,员工的工资外,养老保险, 办公支出全摊上,在杭州不会低于7500元/人,那么每个月就是4.5万元。如果按上述“乘3倍销售”,你的店铺每月销售50万元,人工成本为9%。然而事实上,一般商家,人工成本能控制在15%之内的,就很不错了。 2、广告成本,广告成本就是推广,卖流量,这是电商作为互联网产业,必不可少的支出,一般而言,广告的推广成本最少不低于销售额的12-15%。 超过20%也正常。按上述商品成交价60元为客单价计算,每月销售50万元,需要销售出8333件商品,每天需要销售277件 。如果天猫平均转化率为2%,每天需要引入UV(人)数为13850人,假定广告占每日引入流量(UV数)的20%,那么推广需要引入2770人,在淘宝,营销主要通过直通车,钻石展位,促销工具(比如聚划算),假定平均花费1元引入1个用户,那么每天需要花费2770元(其实远远不够),那么一个月需要花费广告83100元,占50万月销售额的16%。 这两项相加,控制得好的情况下,约占销售额的22%-30%。

这就是说,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全贴进去了,没钱赚,或者最多打平……慢着,你真的没亏本吗? 还没完,要做生意,需要多少钱,库存得备多少货?还有资金链和库存的成本是多少呢? 继续,按上面,假定月均销售50万,则一年为600万元的总销售额。 按一年4季分解如下(假定平均售出率为80%): 1季度销售60万,需资金约36万,剩7万库存成本 2季度销售100万,需资金约60万,剩12万库存成本 3季度销售140万,需资金约84万,剩16万库存成本 4季度销售300万,需资金约180万,剩36万库存成本 加起来,一年做600万的生意,需要资金量在200万-250万之间。 在传统行业,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15%,那么这个生意还是不做的好:因为每年CPI如果上涨10%,你投入的200万,需要220万才会不贬值。 然后,上述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已经基本全开销掉,没钱可赚了,这里还多出来资金量和库存需要花的钱,这不亏得都底朝天了吗? 好吧,这就是“一般来说”的商家在天猫的经营逻辑,我敢肯定的告诉你:百分之90%的天猫商家都是如此,疲于奔命。 那么还有不一样的吗? 二、非一般的商家 上述经营成本分析后,那么要在天猫生产,得这样: 1、产品出厂价20元,乘以4倍销售,固定成本得控制在50-60%以下,毛利才会达到40-50%以上,年净利可以达到10-15%,和CPI上涨差不多,其实还是没赚钱; 2、产品出厂价20元,乘以5倍销售,固定成本得控制在50以下,毛利才会达到50%以上,年净利可以达到20-30%,有点小钱赚了; 3、产品出厂价20元,乘以5倍以上销售,比如乘以6倍,8倍,10倍.......慢着,你凭什么乘以那么多?天猫上任何品类都有成千上万的竞争商家和同类产品,你的商品不具性价比,拼的是什么?消费者凭什么肯买这么贵的东西?而且,网购不就是为了贪便宜吗?所以,一旦商品的销售价是产品出厂价的5倍以上,你的“转化率”和销售就堪忧了。 好的,既然是“非一般的商家”,总还是有提升利润的办法: 1、客单价,如果客单价高于100元,而且合单率高于1.5(每个包裹包含几件产品),物流,包装成本 本会下降10%以上;但客单价高会降低转化率; 2、转化率,如果转化率高于3%,则广告成本会大幅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3、回头率,回头率是不花钱的流量,重点是品牌,即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那么产品成本,拍摄和制作费用,包装成本又会上升。
另外,就是所谓的塑造“品牌”和“调性”了,这无非是在竞争对手和市场中跃然而上,用“品牌”去建设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换言之,即消费者本来的购物需求是从产品款式,品类,价格...等维度去淘宝和天猫这个大市场“搜索”并找到所需物品而产生购物的,变成了认识品牌,再按品牌的固有特征去找到产品,比如“御泥坊”,“阿芙精油”或“三只松鼠”,品牌即产品,品类即品牌,想到精油就想到阿芙,干果即三只松鼠。但这不易成功,因为每个淘宝的“类目”,消费者记住的只能是第一,理论上没有第二。血淋淋的真相拨开:第一的是烧钱而不是赚钱,靠烧钱打造品牌,烧钱获得市场领先规模,靠市场规模获得投资,再用投资扩大规模...如此循环,这其中哪有第二的戏好唱?当然也不是没有“逆袭”的可能,“逆袭”的原则则是更大胆更够狠的烧钱砸钱,亏本也要打败第一,归结起来,这不一样? 所以是非一般的商家,他们不差钱,但不赚钱,数百万卖家都能学这样的金字塔逻辑吗?要知,金字塔顶部如此辉煌,下面都是尸骨堆出来的。 三、经营天猫的逻辑:赚钱还是赚人气? 好吧,骂星巴克咖啡的人都该醒醒了,20元的东西卖60元都要亏死,人家商家要赚钱太难了。 这就提出了致命的问题:在天猫,多数商家都是亏本,只有少数商家赚钱。对于那些有先发优势的商家来说,比如韩都衣舍,每天自然流量都是几十上百万,即便一分钱广告费不花,也可以卖出几百万的东西,因为他们实习了“原始积累”,成为了行业标杆。这就不得不谈到经营天猫的逻辑: 1、卖货走不通:做天猫必须是品牌,消费者如果是贪便宜,那么只能买成本3倍以下的商品,所以消费者消费的是价格,是款式,而不是品牌,因为大多消费者都是通过需要商品的“搜索”找到商品,筛选商品的,那么流量就是随“搜索”走,商家就得花大量广告费去做搜索广告。 2、卖品牌:所谓品牌,就溢价逻辑,即把商品乘以4倍以上价格,由于性价比消失,必须花更多钱和工夫去做品牌的“调性”,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抓住消费者购物崇拜“屌丝”的心。这样消费者找商品就直接搜索品牌,搜藏店铺,这样的流量不花钱。或者说,由于卖价高了,可以花更多的钱去打广告,打败那 些花不起钱做广告的商家。 好吧,上面都是些基础的电商知识,开始进阶.... 四、淘宝和天猫的内在冲突根源 淘宝每天交易不低于30-40亿元,天猫如果今年交易2000亿,每天约8-10亿。 1、双11代表什么? 双11,购物狂欢节,天猫的商家约7万,只有2万能参与,而淘宝的600万家店铺一家都参与不了,双11的350亿交易奇迹的后面其实是: 压抑消费:都知道双11要来了,那么本来要买的商品,就提前10天不消费了吧,这样就抑制了上百亿需求,在双11当天爆发。淘宝上年末的交易起码每天40-50亿,压抑10天...你懂的消费力集体迁移:2万个经过筛选的品牌商家,集中分享掉原本600多万个商家的消费,原本在淘宝消费,“打死不上天猫购物”的消费者,都在当天集体转移到天猫的少数商家,而2万个商家中的20%,即4000个商家,又占掉了其中的90%以上。 收费站:天猫筛选商家,都会有扣点,加入平均扣点4%,那么350亿成交天猫收入应该有16亿,加上卖出去的硬广告,去掉退换货和蓄积成交,收入不会超过20亿。
另外,双11的大商家们,通过向天猫缴费,垄断了几乎所有成交流量,获取了新的消费者资源,消费者集体从零散的淘宝市场集体迁移成为品牌和大卖家的“初次购买”用户,这就像是把草原上分散的羊,驱赶到了固定的几个饲养场。 因此,看上去很美的双11,阿里收入不会有想象那么高,只不过通过营销过度压榨了消费能力而已。 那么,淘宝的数百万卖家在这场盛宴中连汤也没喝上,不会闹意见吗? 2、淘宝究竟是什么模式? 淘宝,天猫,聚划算...都属“大淘宝”范畴,大淘宝的商业模式,是“平台”+“收费站”模式。 B2C是什么?B2C一端是工厂,一端是消费者,电商的魅力在此,即通过入驻平台,一步把工厂产品卖给消费者,由于中间环节减少,因此费用降低,可以把价格让给消费者,而从中赚钱。 但是,这说法忽略了“竞争”成本和其中的高额“收费”。而这才是阿里系,马云的生财之道。 我们从B2C的整个生态链条看,商家寄生在其中,才可以做生意,必须经历几个环节: 1,头部是品牌加产品,在中国,大多是工厂; 2、尾部是消费者。 中间环节:工厂出货--经销商(代理,代运营)--平台入驻--拍摄制作--店铺运营维护--营销(引入流量)--服务(转化流量)--客服和售后--仓储发货。 在这样的模式中,特定的淘宝消费群约数亿,但每个特定的品牌和特定的产品都是对应其中特定购物需求的消费者,这种特定,就如大海捞针,比如一款名表,价格2万元,在 淘宝消费群中特定的消费需求有2万人,那如何找到这2万人?在淘宝平台给出的答案是:搜索。这2万人的具体需求不同,他们如何找到产品?影响他们购物决策的除了价格,款式,功能,品牌...还有成百上千个来“找到”,“搜索”到产品的逻辑。 因此,如果你是卖名表的商家,你得每时每刻在这特定的消费者“搜索”时,要第一时间第一位置“呈现”或美化你的产品。假定每天有3000人搜索这类款式的名表,在消费者看到你商品进行点击时,你进行了“搜索”营销,即直通车,那么你至少得花费1000-2000元去竞价搜索,才有可能导入流量,这是做淘宝最基本的常识。 那么,等于说,你在淘宝每天数亿的搜索需求中,精确的筛选到你要的特定消费者,这就是一条“通道”。只不过,如今淘宝和天猫上所有的“通道”,对于流量,都给出了“收费站”的模式,而且还要竞价,拍卖,你出钱够狠,持续,天天花费,这个通道才能通畅,这尼玛就是中国的高速公路呀! 原谅我说的常识你都懂,但你或许不懂的是:如果我是一个这样的品牌,我应该直接跳过收费站,先找到这2万潜在需求的客户,直接找到他们,说服他们,干嘛那么费劲,天天烧,反复缴过路费,天天把产品放到推广位置守株待兔?这才是淘宝电商经营的逻辑? 按照社交媒体的定义,用户是通过分享激发需求,先变成特定品牌和个人的“粉丝”,他先告诉你喜欢,你再按需提供产品和内容的,这就绕开了“收费站”,用户喜欢就关注,这种“信用”,几乎无价。 这里先不谈微信如何有可能是直接绕过收费站颠覆“淘宝式”购物的逻辑。因为你要看明白了上面的逻辑,你就会知道,微信和社交媒体是主动关注+相应的双向机制,甚至是消费者关注+商家按需求响应的驱动模式,一旦成立,从工厂到消费者,就成为了一条不收费的康庄大道,B2C才是去掉了所有中间链条,一步到底。 所以,“大淘宝”今天给出的模式,只是阿里巴巴电商的逻辑,前提是流量必须花钱获得,高速公路其实早就是通畅的,但他们在建设好后,上面加了无数收费站,随着阿里巴巴集团上市的商业化进程,为了完善这个模式,收费站只会越建越多。 那么,你看懂淘宝和天猫的内在冲突了吗? 这就是,天猫用“品牌”来聚集了少数有实力的公司化运作商家,开动“收费站”模式,促使“花钱卖流量”的商业模式可以成立。而淘宝的600万商家,多数是用价格血拼,在价格差的空间中,不可能花得起钱去购买更多的流量,不花钱就慢慢走不收费的国道乡道,最后道路荒废。打个 方吧:等于淘宝600万卖家养起来了整个血管和网络的大市场,最后被天猫这一超级收费高速公路的强大运力终结了。 五、天猫如此,其它平台呢?
京东,一号店,易迅和天猫有啥不同? 当然不同了,不同首先在于淘宝已经培养了消费者购物的一套“中国标准”,而这些平台,多采用采销制,他们是“平台”+“一次性付费”模式,所谓“一次性”即这些平台,集中向外采购流量,吸引消费者,对于经营者和入驻品牌而言,天猫模式本来就已接受,而这类平台,选择的首先是“品牌”,而品牌入驻,不过是增加了在互联网上的“橱窗”,这就是所谓的全网营销。 这个费用是“显性”的,清楚可见,而经营天猫的几项叠加成本是“隐性”的。这有助于商家在经营中时刻控制风险成本和规模。 六、未来和颠覆 电子商务最终要回归是互联网常识,即互联网不仅有“平台”,更重要本质还是“通道”。 未来必然是“通道”的天下,手机是,APP是,微信是,你不需要平台,你只要有通道,就可以经营。而现在做通道的,只有微信,这就是马云是深沉危机,要不他封微信,美丽说蘑菇街干嘛?所有不属于阿里系不收费的“通道”,马云都会把他掐死。 但他能“掐死”吗? 未来必然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商品在工厂,在仓库,在货架,在虚拟的线上和线下都不要紧,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起来,再通过网络上的各自“通道”,直达消费者。电商的定义,不仅是淘宝式的电商。归根结底,互联网的信息流直通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我们还要一个专门的购物“平台”“万能的淘宝”才能找到商品干嘛? 互联网的革命性,决定了消费者购物不需要收费站的隔离,也决定了卖家必然走向开放式经营。
淘宝店铺的推广有哪些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1:赚银币抢广告位
社区广告位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哦!每天论坛里的人不知多少万,能在这里做广告,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好!不过抢广告位也不容易,抢的人太多不说,还要好多银币呢,新手赚银币不容易,想写精华贴吧,不知道写啥。想回答问题赚银币吧,好像那些问题自己都不知道。只能靠参加活动来赚取银币。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了能上社区的广告,辛苦点也值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2:多搞促销活动
五一节快到啦,买家们可都希望在节日的时候买到特价商品哦,看看我们的店里有特价的吗?如果没有,惨啦,肯定没人光顾,赶紧挑几件物美价廉的宝贝搞促销吧~,钱少赚点没关系,信誉上去了嘛,而且薄利多销,人气旺了,以后的生意也好做呀!不一定要等节日的时候才可以搞促销哦,平时也多搞促销活动拉人气,只有人气旺了,生意才会越来越红火哦。
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3:访问老顾客
想让买家变成回头客,经常联系拜访是必须的,每到节日,或者买家生日之类的特殊日子,一定要记得给买过我们东西的买家们发个信息,祝福他们节日快乐哦。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心,我们的关怀和温暖,这样他们也会把我们记在心里,在到需要买东西的时候,就会自然的想起我们啦。如果不到我们店里买他心里都会过意不去的。长此以往,建立稳定的顾客群,生意才能持之以恒。
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4:淘客推广
在收费推广中,淘客推广算是门槛比较低的了,目前把要求降到了3心,也就是说只要达到三心就可以请淘客推广我们的宝贝啦
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5:阿里妈妈
阿里妈妈是一个专门出售广告位的交易平台,大家都知道许多网站都是靠广告赞助方式盈利的,因此卖家们如果需要在别人的网站上打广告的话,只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就可以。
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6:雅虎直通车
相信大部分卖家对雅虎直通车都不陌生了,与阿里妈妈的广告不同,雅虎直通车是按点击次数收费的,展示完全免费。如果一千个人看了你的广告,却没有一个人点击,那么是完全不需要任何费用的。据许多使用过雅虎直通车的卖家介绍,其使用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使用雅虎直通车的卖家反馈的效果不一的原因。要想使用好雅虎直通车,也是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如何推广淘宝店铺方法7:加入消保
此计费用太高,需要成本达2000之多,普通小卖家很难接受。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淘宝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购物平台了,淘宝有一套新式的购物模式,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网上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很多商家非常看好这种销售模式,纷纷加入了淘宝这个行业,但是加入的商家越多自然竞争就越大,我们如果不去合理的运营打理是不会有成交量的,何况是收入呢,那么对于刚刚接触电商行业的商家来说怎么办呢?我们只需要选择正规的淘宝店铺代运营就行啦,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介绍下。
正规淘宝店铺代运营是指 淘宝店掌柜(集市店铺和商城店铺)把店铺的销售客服、装修、优化、直通车、营销策划等工作环节交给淘宝公司管理,由代运营公司的专业人员对店铺进行 资质审核后,在不违反 淘宝规则的前提下,采取适合店铺及产品的推广 营销手段,有效提升店铺流量、转化率、平台综合竞争力等。服务的内容一般有1、网络销售平台搭建 市场调研/运营规划:结合品牌与线上消费者情况确定网络销售 品牌定位,并制定三阶段规划。 项目团队组建:网营为每个客户建立一个完整项目团队,并协助企业培养自身团队。 入驻平台:提供入驻淘宝等高流量 电子商务平台一站式服务。 店铺设计装修 :根据品牌定位确定设计风格,并提供专业网页设计。 产品上架铺货:按一定模版将商品信息上传到网销平台。 网店管理规范:建立网店规章,规范 经营管理
2、品牌营销推广 软文植入:博客、论坛、SNS软广告植入。 品牌主题 活动策划:定期主题活动推出、定期参加淘宝固定的市场推广活动。 营销工具应用:淘宝123show、 淘宝客、视频等促销工具。 圈子营销:店铺SNS社区建立,例如店铺与消费者互动的独立站点( 淘江湖),产品帮派建设与维护等。 SEM、 SEO优化:提升店铺点击率及转化率;店铺定期站外推广等。 广告投放:资源利益最大化的广告投放计划与效果跟踪反馈,协助企业进行淘宝直通车等营销工具推广使用。 客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团队与回访机制。 渠道控制:网络品牌形象维护,整顿网络侵权与盗版
3、产品拍摄及美工服务 拍摄定位:专业的视觉营销团队提供建议并与客户确认风格需求。 拍摄策划:拍摄方式选择、模特选择、妆容与搭配、 场景选择、创意构思。 正式拍摄:专业模特内外景拍摄、平铺拍摄等多种形式可选, 在杭州与北京各有一个高配置摄影棚。 后期处理:色彩、比例、结构调整;页面点睛,加入设计元素
4、商城网店运营服务 数据分析:行业、品牌、店铺网络销售 数据统计分析。 销售支持:销售团队组建、基于数据支持的精准销售与改进反馈。 软件支持:网店数据与公司订单及库存系统打通,实现同步管理 分销平台建设:分销商招募与接洽,分销渠道铺开。物流支持:提供物流接口,为客户物流部门提供培训。 店铺管理软件:使用店铺管理软件进行日常店铺运营与监测
5、电子商务深层策略报告 企业电子商务整体方案:为客户量身定制从平台搭建到品牌推广的一整套电子商务解决方案,选择最佳的渠道整合。 独立B2C平台建设:基于淘宝底层数据但是拥有独立域名的独立B2C平台,具有交易及支付功能。 网络推广策略咨询:整体品牌推广方案制定与投放预算咨询。 网络规范辅导:网络平台有重多规则需要学习,以确保店铺正常运营。网营将提供资深平台运营规范辅导服务。 客户公司的团队培训:帮助客户培养内部团队,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电子商务能力。
如何运营淘宝能有销量1、店铺首页设计
1)主色调:店铺首页的主色调为大红色,整体效果有点跟小也香水类似。使用醒目色红色来引起注意,聚集视觉焦点,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考虑到当前是炎炎夏目,暖色系大红大黄容易让用户产生烦燥情绪,造成跳失率偏高的情况。相比之下芳草集的绿色调,御泥坊的灰蓝色调,相宜本草的蓝绿色调都更胜一筹,让用户看起来清新舒爽。其实类似这个店铺首屏这张焦点图的效果就非常友好。因此建议在做店铺整体风格设计的时候考试到季节因素气候因素。
2)分类模块:店铺的产品分类存在结构混乱,内容不全的情况。而这个版块又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欧美用户更愿意使用搜索功能,因为他们的民族更强调个性化,有冒险精神,而亚洲用户则更偏好使用类目导航的固定路径,相对求同存异,对已知有依赖性。所以,好的类目导航会对用户体验有非常大的提升。
目前为止,我还算是一个化妆品门外汉,但我觉得,化妆品产品的分类至少需要切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按功能分,有护肤类,彩妆类,美发美体类;二是按性别分:男士专用,女士专用;三是按肤质分:油性皮肤,中性皮肤,干性皮肤;第四,按品牌分,欧莱雅,The Face Shop,相宜本草等;第五,按热门关键词;第六,按价格区间。。。
也许有人会说,左侧分类栏有详细的分类啊,其它通栏位置还有必要这样详细的分类导航模块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需要。

如果不做这样的分类。举个例子,我是一个油性皮肤的人,进了店铺半天也没看到跟油性相关的产品或关键词,那我可能没有兴趣浏览下去了,直接关掉网页
3)框架布局。在框架布局方面,应该更多的考虑到用户的浏览习惯。根据Google的眼动仪测试报告。用户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习惯路径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综合起来,就是“F”型的热点区域。因此店铺首页在做布局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方面。西红柿美肤馆这个店铺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三屏以下,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相类似模块的重复堆砌,例如下图,两张图如此近的堆砌,究竟是让用户看哪一张呢
2、单品页设计问题
1)宝贝标题:我将当前店铺中销量最高的一个拿来做案例。此商品标题如下:
镇店之宝 Cetaphil/丝塔芙 舒特肤温和洗面奶118ML 洁面/抗敏感
首先说一个常识,宝贝标题不是简单对产品作一个文字描述,宝贝标题中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在用户进行搜索行为的时候,就能把陌生的他与自己的商品建立一条通道联系。所以选择匹配度高的热门关键词作为宝贝标题是正确的选择。先看一下这个宝贝标题各个关键词在淘宝的日搜索量。
2)产品介绍:这个单品页里面对产品的介绍顺序如下:
产品文字描述——使用需知——产品展示——品牌介绍——名人推荐——效果评测——用户体验反馈——产品细节展示——热销纪录
当我看完整个单品页后觉得脑子里面很混乱,我发现我没有装进去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是内容不够多吗,不是,内容已经够多了。问题在于,陈列顺序出现了逻辑上的混乱。
当你向我推荐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先要告诉我你是个什么东西(品牌),买来有什么用(功效),如果我觉得有兴趣,我还会接着问,你这个东西是正品行货吗(资质认证),还有谁在用(热销记录)。最后被你说服了,我想买了,但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个东西怎么用呢?(使用需知)
结合以上思维路径,我建议单品页的内容介绍按以下步骤来:
产品文字描述——产品展示——产品细节展示——品牌介绍——效果评测——名人推荐——用户体验反馈——热销纪录——使用需知
另外,西红柿美肤馆这个单品页的部分也太不专业了,例如如下所示,感觉很山寨。
3、分流页设计问题
分流页我想说两个问题:
第一:不同类的产品,应该使用不同的单品页模板。不同的单品页模板设置不一样的分流模块。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所有的单品页点进去都是相同的分流模块,那跟人家想进商场你在门口硬塞给他一张传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应该这样,例如卖服装的,外套的单品页里面分流模块就应该放裤装的产品,男士护肤品的单品页里面分流模块就应该放男士护肤的专用产品。油性皮肤护肤单品的分流模块就应该推荐一些其它适合油性皮肤的产品,等等。
第二:分流模块的产品其实除了掌柜热卖和特价秒杀团购外有更多选择。
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单品页的分流模块分为宝贝详情上方,宝贝详情下方两个位置。在一个洗面奶的单品页里面,宝贝详情上方的分流模块可以放什么呢,我认为在这个位置,你要告诉客户的是,买了这个洗面奶,你还可以买以下相配套的爽肤水,隔离霜哦。那宝贝详情下方的分流模块又可以放什么呢?我认为客户浏览到这里的时候有可能会对本产品不感兴趣,有跳失的可能。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告诉他,如果这个洗面奶你不喜欢,还可以选择其它品牌性价比更多的洗面奶哦。
综合来说,分流页模块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热卖的,或者搞特价的商品强推给客户。如果是这样,关联销售根本就提高不起来。我想超市里面啤酒和尿不湿的案例大家都听过了吧。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关联销售不是为不同的买家找共同的产品,而是为不同的产品找到共同的买家。这句话有点绕,大家慢慢理解。
4、活动策划问题
为什么产品好,还要做活动呢,我想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在中国人的思维里,买东西不是为了买便宜,而是为了占便宜。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某超市某品牌牙膏正常日销量为2000盒。有一次,他们做了一个促销活动,降价5毛,仅限一日。结果当天该品牌牙膏的日销量是10000盒。真的是消费者买到便宜了吗?不见得,一盒牙膏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可以用一个月。也就是说超市降价5毛等于每个人每个月节约了5毛钱。5毛钱多吗,如果我说地上每天有一毛钱让你捡,一个月捡3块,我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捡的。因此。店铺经常策划一些活动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在你这里买东西占到了便宜。
其实店铺活动策划这方面,是有很多种选择的。我分成了下面这四类
一是常规营销活动:比如常年满多少包邮之类的,收藏送红包,送优惠券之类的
二是主题系列活动:例如周未购,每周秒杀,新品抢先购之类。通过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这样的持续形式来促使新用户的回头,老用户的积累。相当于每周给客户一点盼头。
三是节点促销活动:例如情人节,感恩节,国庆节,暑假等等,都可以包装成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变,满减,满送等,例如:五一我要“价”给你,暑“价”集中营等等
四是噱头促销活动:这个很多店铺玩过,比如说冲冠特价,掌柜搬家清仓等等。
淘宝装修常识1、普通店铺装修通常包括 店标 分类 签名 公告 描述模板 等五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本店分别购买以上5样(模板或代码),也可以购买整店成品套装。[3]

2、普通店铺的首页是不可更改哦,只能从系统提供的几种风格中选择设置。(具体修改位置在“管理我的店铺”-“店铺风格”)
3、您购买店铺装修后,我们为您提供(发货)的是相关的或代码,以及教程。具体使用和设置都需要您自己根据教程操作。如果您担心不会使用的话,可先到本店个人空间查看相关教程,了解相关操作方法。
4、淘宝装修主要用到的软件有photoshop、dreamweavwer、flash等
首先在photoshop里面制作模板背景、再通过photoshop的切割功能切好再到dreamweavwer里面排版 步骤比较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