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山3月9日推出消费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S1后,大疆今天再次推出STEAM教育机器人RoboMaster EP教育扩展工具包(以下简称EP ),同时推出配套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服务。
另外,大疆也宣布今年将举办RoboMaster2020青少年挑战大会。 这也是大疆面向大学生群体的RM比赛,首次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
通过构建教具、课堂、度假营活动、赛事的教学模式,大疆目前已完成从启蒙、学习到实践的机器人教育闭环。
在年龄段上,还完成了从9岁到大学生阶段的覆盖。
为此,大疆首次对外发布“大疆教育”品牌名称,“此次‘大疆教育’品牌的提出,有利于将我们的方案和产品主张推广到更大范围的青少年、家长和教师们。”大疆教育相关负责人说。
产品形态:面向b端,EP与升级版的S1相似,但仅从外形上判断,EP和S1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整体上保持了“大疆系”机器人硬核的特点。
但是,在结构上,EP可以说是S1的升级版。
据悉,此次EP在S1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高性能舵机、机械臂、机械爪、红外深度传感器、传感器中继模块以及电源中继模块在内的几个硬件。
机器人大师EP活动图
由硬件部件精心分解组成,针对该教学场景的专业教学机器人由132个部件、50个传感器、9个功率模块、55个可编程器件组成,EP由工程机器人、EP
在教学场景中,尤其是面向K12年龄段的学生,与高集成的机器人相比,模块化、拼接形态的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老师可以借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与硬件配置相比,开放SDK是EP的最大特征。
据EP的产品经理李卓泉介绍,大疆将向EP开放大疆官方的SDK,支持50多个可编程传感器接口。
这意味着师生可以获取传感器模块、视频流、音频流等数据,并以此编写程序,实现多机协同编队、避障等人工智能APP应用。
在教育领域,SDK的开放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二次开发和创造的可能性。
深圳实验学校的陈宏说:“适当开放的界面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另外,EP对第三方硬件也保持着比较开放的态度。
硬件上支持“Micro:bit”、“Arduino”、“草莓派”等第三方开源硬件的人工智能芯片平台Jetson Nano和SDK上的模型培训和场景
发表了初中人工智能教程的内容部分,EP此次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初中年级《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基础》的3套教材。
学生方面有学生用书和工学日志,教师方面配置有教师用书和授课PPT。
市场总监万阳表示,目前大疆教育也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方向的高中生课程。
在具体的授课方式上,大疆教育从理论教育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
理论方面,通过引入、探索、解释、拓展、评估五个环节,开展机器人、编程、机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习。
其中,结合学生的工程日志,大疆教育设置了各单元的测试题及评估活动,便于老师更好地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大疆教育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探究、合作、挑战四个不同难度等级的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得到提高。
针对不同的教学场景,EP为手机和电脑分别提供相应的客户端,支持Scratch3.0和Python 3.6两种编程语言,用Python制作虚拟控件,自行交互
开展青少年比赛,完成教具课程比赛学习闭环
作为大疆进入教育领域的主要途径,RoboMaster的赛事模式也将从大学生模式转向青少年。
在发布会上,RoboMaster运营总监杨明辉也宣布了RoboMaster2020青少年挑战。
在大疆开展青少年挑战并不意外。
从去年开始,大疆开始试水青少年比赛的模式和规则,在澳门首次举办了青少年机器人比赛。
届时,RoboMaster市场总监万阳在芥子末表示,澳门赛事可以看作是RoboMaster试图下沉的动作。
澳门比赛的赛制和经验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播到全国。
据了解,RoboMaster2020青少年挑战赛将延续机甲大师系列成熟的运营方式和技术规则,以空地一体的对抗形式展开比赛对抗。
不过,杨明辉介绍,除了比赛的继续,青少年比赛也做了很大的调整。 “虽然青少年比赛主要是沿用对抗赛的形式,但比赛中核心任务点的难度和内容完全按照青少年的知识背景进行了重新设计。
”
此外,杨明辉还指出了青少年比赛与大学生比赛之间的承办关系。
据他介绍,9-19岁的青少年可以适龄参加应对比赛,高年级阶段参加RoboMaster高中生机器人主题度假营,进行机器人操作学习和训练,大学阶段可以参加大学比赛。
目前,RoboMaster2020青少年挑战赛面向普通中小学生开放报名,比赛分为初级组和高级组,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同一所学校最多有2支队伍具有参赛资格。
从规模上讲,今年的比赛将覆盖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有30个子站和500支参赛队伍。
RoboMasterEP推出后,大疆至此完成了在青少年阶段的渗透和布局。
随着教育工作在“大疆教育”品牌下的完善,大疆在教育领域的布局已经形成框架,通过“教育硬件课程内容度假营活动赛”的完整模式,实现了青少年、大学生全年龄阶段的覆盖。
确实,大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进入的教育领域。
对于业界来说,这是搅动原有的STEAM教育格局,还是会带来新的玩法和洗牌,作为无人机领域的巨头,大疆在教育领域目前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即使燃烧数亿美元也要进行教育的大疆来说,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无人机实名登记了还飞500米高会被民航查吗?
一般不会,但是根据中国的无人机规定,在120米以下的是无需申报的,120米以上需要申报,因为目前管理只是试点,所以说目前飞500应该问题不大。同时你要注意你的无人机是几类无人机,一二类是可以在120米以下无申报的。
刚刚核实了一下,目前仅有深圳海南开展申报试点,其他地区无法申报,故除深圳海南外可以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放飞,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轻型无人机管控空域:
真高120米以上空域。
空中禁区以及周边5000米范围。
空中危险区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
军用机场净空保护区,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水平投影范围的上方。
有人驾驶航空器和大型无人机临时起降点以及周边3000米范围的上方。
国界线或者实际控制线到我方一侧5000米范围的上方,香港边境线至深圳一侧500米范围的上方。
军事禁区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的上方,军事管理区、设区的市级以上党政机关、监管场所以及周边500米范围的上方。
卫星地面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设施以及周边2000米范围的上方,气象雷达站以及周边1000米范围的上方。
无人机管制的范围是哪里?
法律分析:秦皇岛市人民政府18日发布
法律依据:《秦皇岛市人民政府
一、禁止飞行区域:秦皇岛市行政区域范围内。
二、禁止飞行的低空慢速小目标航空器包括:无人机、轻型和超轻型飞机、轻型直升机、滑翔机、悬挂滑翔、动力悬挂滑翔、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热气飞艇、航空模型、航天模型、空飘气球及其他空飘物。
军事管理区怎么管控防范无人机的偷拍?
第一,把相关保密制度张贴在大门外,围墙外。张挂宣传标语“窃密必被抓”。
第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部队也要配备反偷拍设备,比如性能更好、功率更大的无人机,一旦发现有无人机偷拍,马上出动自己的无人机,找到操作者。或者直接击落。调查操控人,严厉处分。
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管控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管控系统
??近年来,多旋翼无人机如星火燎原之势在民间迅速普及开来,便捷的网络销售途径、低廉的价格再加上智能设备介入,使得飞行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玩这个新玩具。多旋翼无人机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的航拍画面,完成测绘、架线、勘察等诸多特种任务,然而,伴随着使用者增多继而出现的是坠机、黑飞等事件频发,这除了与飞行器本身飞行稳定性良莠不齐有关外,很大程度上是飞手缺乏相关飞行安全知识和飞行经验,同时飞行器本身也缺乏能够向空管部门实时上报自身位置的设备,致使军民航空管部门不能监控其飞行情况而不愿意批准其飞行。下面2例以大数据方式管控无人机的系统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云世纪无人机综合管控系统
无人机质量大飞行距离远,而且旋翼旋转速度极快,无规则乱飞一单失控对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很大的威胁。为了解决无人机监控和向空中管制部门上报位置的难题,云世纪信息科技研发了“云世纪无人机综合管控系统”,这是基于大数据概念的无人机监管系统,实现了无人机位置、无人机操纵者位置的实时显示解析,可设置无人机飞行电子围栏、超高报警、超速报警、禁区告警等监管策略。
系统研发团队主要由空管系统的技术人员组成,2015年7月,系统在青岛落地试运行,完成了与军民航空管系统的信息数据对接,实现无人机飞行动态信息直接传输至军民航空管自动化系统。目前正在与城市监管部门协商进驻公安、体育等监管部门的具体事宜。
除满足用户监管需求外,系统充分运用云平台技术,开发了针对无人机厂家、拥有者、爱好者的云服务平台,提供无人机注册管理、用户数据云存储、航行情报查询、通航法规资料查询、飞行资料下载、航线规划服务、气象服务、应急救援服务等众多航空专业功能。
系统已完全兼容大疆、亿航无人机接口,更多品牌无人机正在加速进驻中。目前系统正在大力推广合作中,军民航空管系统、城市监管部门、无人机厂家、无人机所有者均开放接口使用申请,未来会有更多地区更多无人机加入系统。为军民航空管监管、政府监管、无人机厂家、无人机用户、航空服务商等用户同时提供平台,既解决了无人机无法申请飞行计划的问题,也解决了监管“黑飞”乏力的现状,同时用更积极的方式为无人机飞行提供可靠安全的服务,这种解决方案标志着我国无人机综合管制系统开始走向世界前列。
AOPA的U-cloud无人机紧箍咒
U-cloud无人机监管系统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展望行业发展趋势,引领无人机行业迈进大数据的门槛。根据相关规定,超过一定重量、在视距外飞行的无人机每次飞行前都需要申报飞行计划,一些无人机需要有驾驶执照才可操作,但因为申报的程序不方便,导致很多人宁可黑飞。
该系统以云计算为基础进行无人机的监管,覆盖1500米以下所有直升机、无人机等飞行器的低空监测,目前主要针对的是重量在7~25公斤,150米高度以下作业的无人机,无人机飞行时的所有动作变化,包括航迹、高度、速度、位置、航向等数据都会被系统所收纳,然后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相关的预警、避让工作以及安保工作相关应用的开发。无人机接入这个监管系统之后便无需自己申请飞行计划。
由于该系统刚刚上线,接入系统的公司并不是很多。据悉,AOPA将在本月出台一份草案文件,发放给各个无人机制造商,以便将该系统在全国进行推广,UCloud平台将在明年开始正式运行。
在统一的监管平台下,驾驶员无须自己申请飞行计划,通过越发系统化的驾驶培训,持驾驶执照的操作人员就可以更容易的在规则下飞行,对于规范无人机市场的有序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
为什么国家不允许玩无人机?
国家并不是直接不允许玩无人机,而是玩无人机需要符合管控,而出现管控的原因,则是民用无人机无管控带来的危害。
一些人喜欢到人少空旷的机场放飞无人机,使无人机频繁闯入机场“净空区”,导致其干扰民航客机正常起降。
民航客机在起降过程中速度极快,与任何物体发生碰撞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大多数无人机飞行高度低、体积小、速度慢,民航客机上的雷达较难发现,因此避让难度大。同时,飞机的无线电设备可能会受到无人机信号的干扰,危害飞行安全。
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还要提前告知无人机操控者所拥有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一起有效减少飞行安全隐患。
《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民用无人机飞行活动的管理,规范其空中交通管理的办法,保证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现将有关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民用无人机应当依法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检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二、民用无人机活动及其空中交通管理应当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及民航局规章等。
三、组织实施民用无人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申请划设和使用空域,接受飞行活动管理和空中交通服务,保证飞行安全。
四、为了避免对运输航空飞行安全的影响,未经地区管理局批准,禁止在民用运输机场飞行空域内从事无人机飞行活动。申请划设民航无人机临时飞行空域时,应当避免与其它载人民用航空器在同一空域内飞行。
五、由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无执行任务机长,为了保证飞行安全,由无人机操控人员承担规定的机长权利和责任,并应当在飞行计划申请时明确无人机操控人员。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无人机频繁干扰民航飞行为何它不易被发现?,—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