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汉初名将,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韩信出身低微,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王、侯、将、相全部担任了一遍。韩信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丰富,阅人无数。落魄过,也辉煌过。他渡过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意和悲惨的一生。
本次主要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让我们穿越历史一起见证一代战神的兴起与陨落
第一部分: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第二部分:是战神亦是情种
第三部分:趁火打劫 遭主猜忌
第四部分:不听谋士谏言, 无政治头脑
第五部分:诱杀陷害 战神陨落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俗话说:莫欺少年穷,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在高峰,也不可能永远是低谷,大都是起起落落,我们战神韩信也不例外,也落魄过。韩信家境贫穷,不是富二代,也没有过硬的社会背景。常常靠邻里的接济过日子,以至于母亲去世都没钱办丧事,且到处蹭吃蹭喝,像个典型的混子,天天到哥哥家蹭饭,几天还说的得过去,时间长了肯定不受人待见,天天游手好闲,也不去58同城找工作。吃闲饭,接连数月,嫂子当然厌恶他,这不两口子一早把饭煮好。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扬长而去。
据史书记载在淮阴有一群地痞流氓当众羞辱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原文:“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手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大意是: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我是做不到,可能好多人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跟他们拼了,TMD和他们干,当时情况对韩信明显不利,形势比人强,形势对你有利时当然可以高调,形势对你不利怎么办呢,对韩信来说就两个选择一是刺那屠夫,韩信有可能失手杀人,也有可能被说是先动手然后被群殴打残,二是从屠夫跨下钻过去,当然颜面扫地毫无尊严没有脸面。韩信选择前者面临 进局子或者住医院,我们今天就听不到战神的传奇故事了选择后者毫发无损丢面子,中国人好面子韩信能做到这点并非常人,令人敬佩。我觉得韩信要是当时如果能溜掉肯定溜了,估计是走不掉。历史上很多人成就一番霸业都是做过很多不得已的事情,比如勾践周文王。
是战神亦是情种大家都知道韩信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正史上却很少有记载韩信的爱情故事,是不是很多人觉得韩信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还有钱讨媳妇吗,我相信说韩信在发迹之前穷困潦倒,娶不到媳妇情有可原,但是发迹之后封王拜将名利双收,已经不是以前的穷小子了说他还是光棍我可不信。毕竟刘邦还是布衣时已有自己的情人,跟几个寡妇鬼混,堂堂大将军不可能没有妻室,野史记载韩信的妻子叫殷嫱,殷嫱,又称为殷姬。被吕雉封为淮安夫人,是刘邦亲封的齐王妃,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更是前秦大臣殷德之女,出生于名门望族,知书达礼、聪敏大方的女子,韩信能有如此贤妻相伴,不至于形单影只,孤独凄楚。也许两人不能算是伉俪情深,但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韩信得知楚汉于广武山议和甚为高兴,着笔想要修书一封,殷嫱即刻便知是写予陈平
的,何等聪慧的女子啊!细心温柔地照顾韩信的生活,心灵上也能与韩信沟通,殷嫱的确
有成为韩信妻子的资格。而韩信对殷嫱的感情很浓烈,非常喜爱宠溺着她。刘邦被困于荥阳,找韩信急救,殷嫱替刘邦求情,韩信扯开话题让她去煮银耳羹的时候语气、表情都甚为温柔。而且贵为齐王,此后韩信至死都只有殷嫱一人相伴左右。
吕后常与她谈心,有分寸知进退。直到韩言成年,回淮阴世代袭爵侯。吕雉是她的表姨,当年是吕后派她到韩信身边,有照应。但面对如此英才,殷嫱是真心爱他,她明白什么该对吕雉说,什么不该...在乱世之中,男人才是她的依靠 ...韩信前半生有香姬给予鼓励,希望韩信可以出人头地。后半生有殷姬,出谋划策,不离不弃。韩信其实也深爱着她,不单单是爱她的聪慧。
趁火打劫 遭主猜忌公元前203年韩信打败龙且后,接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听了谋士的建议后他派使者向刘邦上书讨封王:“齐地民风彪悍,田氏余孽尚存,项羽时时觊觎,盗贼四起,没有一个王镇守,齐地随时有反叛可能。如不是设立一个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假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假就是代理的意思,暂时代理齐王。当时,刘邦被项羽紧紧围困在广武,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老子被困此地让他增援他不来,现在管我要假齐王什么意思。张良暗中踩刘邦的脚, 给刘邦一个眼神,刘邦秒懂立即改口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做什么假齐王啊!要做就做真王,韩信是个大功臣要封也要封他个真王,韩大将军平定诸侯,征服了齐国,打败了龙且,我本应该重重犒赏,要封就给他真的。”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刘邦虽然表面答应心理肯定不舒服,心想你小子真会挑时候,这时候乘火打劫要有一次刘挟我,你给我等着,我们秋后算账,这次韩信真是把刘邦给得罪到家了。可见韩信情商没充值。
刘邦曾与韩信喝酒闲谈曾问大将军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刘邦反问道那你呢 ”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不悦,说道:那我为什么能管着你?韩信忙解释道:我带兵多多益善,大王带将多多益善。这就相当于你在单位对领导说我比你牛逼。
不听谋士谏言, 缺乏政治头脑韩信在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军力达到30万,当时刘邦20万大军,项羽10万大兵,是三股势力中最强大的,成为当时打破军力天枰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也可以不听汉王的佣兵自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分天下有其一,当然楚汉双方争相拉拢,希望韩信站在自己这一边。
武涉是项羽派来的游说韩信的使者,也是第一个劝韩信佣兵自立的谋士。从三个方面劝说韩信
第一,天下人都反对秦朝,所以大家齐心合力将秦朝推倒,按照立功大小进行分封,可是刘邦却贪得无厌,引兵出关,霸占别人的土地,又想来攻打楚国,刘邦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第二,刘邦人品有问题。项羽以前多次救过刘邦,可是他却背信弃义,反而来攻打项羽,这是卑鄙小人的行径。
第三层,分析天下形势,你帮助项羽,那么刘邦就被灭,帮助刘邦,项羽就被灭。可是如果你帮助刘邦的话,项羽第一个被灭,日后肯定会轮到你,你还不如帮助项羽。当然你也可以保持中立我们自己去打刘邦,将来三分天下。韩信拒绝了说自己在项羽哪里是个无名小卒,是因为刘邦重用他,拜他为大将军他才有今天。他很感激刘邦。
第二个谋士蒯通也劝说韩信希望他自立为王,称霸一方。蒯通说自己会相面让韩信屏退左右对其说:从正面看,将军不过是封侯之相,还危而不安,料想日后会有血光之灾,但从背面上,你的相貌又是贵不可言。你和刘邦是君臣关系,刘邦是大王你是臣,今天他把帅印交给你,你是将军,明天他夺走你的帅印你就是一个小卒,以大王现在的实力足以分天下而自治,你长于领兵打仗,短于谋略权术,并说天给予的你不取必然反受其害,将军征战天下,所向披靡遭刘邦忌惮,何况功高震主,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但是韩信听不进去并说: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犹;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刘邦对我恩重如山,刘邦把他玛莎拉蒂给我开,豪宅给我住,更重要的是给我饭吃,给我衣穿,并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怎么能背叛他呢?韩信的知恩图报的品质固然值得肯定。但是也应该知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他给你衣服穿重用你没有利用你的成分吗当然有,因为你有利用的价值刘邦才对你那么好,君王可以给你权力也可以收回权力,你的命运由他决定的。
帝王深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道理,为了刘家的江山代代相传,他当然要扫除所有对皇位有威胁的势力,以保江山永固,你当时给他要假齐王时他早已怀恨在心,韩信却不自知毫无警惕性。
韩信墓前的祠堂中有一幅对联写道: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夫人”这个知己指的就是萧何,韩信的心里一定是很感激萧何的,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的才能不会被刘邦发现,他将是军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他的才能因为没有平台发挥展示而被埋没。韩信当初投奔项羽,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表面应允说好好好,实际上不没有实行他的计策只是敷衍他,他在项羽帐下也不过是一个站岗的执戟郎中,这也是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的原因。正所谓:”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谋士当然会选择一个赏识自己看得起自己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韩信投奔刘邦后被派去管仓库,与后勤部长萧何相谈,颇受赏识,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啊,如果被对手所用将来是自己的威胁,于是就像刘邦推荐:大王假如只想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萧何和刘邦谈了一会儿,刘邦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当下刘邦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
刘邦答应了。拜韩信为大将军,萧何是韩信的贵人,也是害死韩信的人。
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想让韩信跟随自己平定叛乱韩信请病假婉拒刘邦。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说刘邦平叛归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抓起来,韩信说你不能杀我我有免死金牌。原来是韩信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曾向刘邦讨要功绩,刘邦便给了韩信三齐:“
与天齐、与地齐、与君王齐”。五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王不死、天下没有捆绑你的绳索、没有杀你的刀”两个承诺。但是吕雉为了杀韩信可谓是煞费苦心吕后下令用布袋包裹住韩信,而后将韩信悬挂于大钟之内,让一群婢女用竹签,把韩信扎死。古语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因为因月下追韩信成为千古佳话,也因诱杀韩信留万世骂名。
纵观战神一生可以说是精彩的一生,落魄过也辉煌过,做过士兵也做过将军,做过侯也做过王,他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也是许诺要与妻子常伴一生的丈夫,虽说没能善终却死的其所,如果他选择自立为王那么三国演义要提前四百年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