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网络巨头在布局互联网医疗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即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不过,目前这三家企业的发展都未进入成熟阶段,而且近年来,互联网医疗领域逐渐进入行业整合时期,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整个生态体系的建设。在布局过程中,、阿里巴巴及腾讯都凸显出各自的优势力量。
:以数据采集及分析为支撑 立足于宏观发展层面来分析,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方式:进军主要业务,之后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的搜索引擎为其数据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所以,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更加注重对数据的利用,通过挖掘数据价值,为药品开发、临床实验、服务流程的调整与完善、线上诊疗、医疗方案的制订等提供足够的信息参考。所以,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要以数据采集为开端。在众多数据采集方式中,智能硬件是收集健康数据的重要渠道。
2013年12月,开发出针对于身体健康服务的可穿戴设备Duilfe,同时推出Duilfe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智能设备中获取人体健康信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用户提供医疗、健身、减肥等各方面的信息指导。
同时,与技术领先的硬件生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整合其技术优势,则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进行宣传推广,把海量的健康数据集中到同一个平台,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对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另外,在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丰富的咨询渠道,希望通过满足用户的线上咨询、预约诊疗及挂号等需求来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为独立服务系统的形成打下流量基础。
为此,建立了医生、拇指医生以及健康为用户提供挂号、咨询及信息搜索服务,并与好大夫、趣医网达成合作关系,整合不同平台的优势资源。在线下服务方面,与解放军总院、301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还与相关药品生产商进行合作,不断完善医疗服务闭环。
阿里巴巴:传统医疗体系与互联网医疗体系并行,移动支付是阿里巴巴进入互联网医疗的入口与开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支付宝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优势所在,也为阿里巴巴发展互联网医疗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阿里巴巴采取了双线发展策略,即传统医疗体系与互联网医疗体系的发展并行。在传统医疗模式的指导下,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平台,旨在改革医院的就诊流程,加速整个体系的运转;在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指导下,支付宝推出“医蝶谷”平台,旨在提高医生资源的利用价值,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所以,无论医疗改革能否顺利开展,阿里巴巴都能够采取适应性的发展策略。
2014年5月28日,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以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为主导。按照传统的就诊流程,患者需要排队挂号、等待叫号、排队支付,通过支付宝平台,患者能够在网上完成支付、挂号等操作,节省时间与精力。到2016年年初,国内大约400家大中型医院与该平台达成合作关系。
阿里健康云医院“医蝶谷”于2015年4月1日正式上线,通过该平台的运营,阿里旨在提高医疗体系的运作效率,通过网络平台满足用户的医疗健康需求。从根本上来说,是阿里为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提供信息及平台支持,顺应国内分级诊疗的发展潮流,使不同级别的诊疗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交流,有助于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的建立。“医蝶谷”为医生自由执业的实现提供了平台支持,另外,其与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机构“迪安诊断”联手,建立完整的医学检验系统,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就。
天猫平台的应用是阿里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另一个优势,利用在线支付功能,阿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线上医疗体系,并组建了医药电商队伍,由此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
2012年2月底,“天猫医药馆”上线,与十多家医药企业达成合作关系,2015年其销售规模达67亿元。 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与云峰基金共同投资了中信21世纪股份有限公司,将其54%以上的股份收入囊中,标志着阿里巴巴正式进军互联网医疗领域。在这之前,阿里做了许多尝试与准备工作。
中信21世纪是中信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其业务项目有电信服务、多媒体业务、软件开发业务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等,其于2014年10月21日正式更名为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阿里收购中信21世纪的目的是获得上市资格,其实不然,中信21世纪之所以吸引了阿里的目光,是因为国内唯一的药品监管码体系在他们手中。通过收购,阿里巴巴便拥有了95095平台,能够获取到药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及处理挖掘其应用价值。
腾讯:围绕微信建设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 腾讯在发展互联网医疗生态体系的过程中,围绕微信开展一系列建设,通过微信平台的应用,加强患者与医生的信息交流,以此作为涉足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开端。
微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微信的发展及应用的普及,近年来,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开设了官方微信平台,利用微信平台扩大宣传、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微信开通了支付功能,并于2014年推出智慧医院服务,通过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率,加强了患者与医生、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方便患者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到2015年年初,有100家医院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就诊流程的操作,1200家以上的医院允许患者利用微信进行挂号,使用该功能的患者在300万人次以上。另外,腾讯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与医疗电子公司达成一致,掌握了通过医疗硬件收集到的健康数据,而且腾讯本身也推出硬件产品“糖大夫”,以此作为进军慢性病管理的开端,收集更多的医疗数据资源。另外,为了建立完整的药品流通体系,腾讯联手海王星辰,利用微信平台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药品服务模式。
2014年以来,腾讯先后投资了几家发展势头良好、专业资源丰富的医疗平台,并将医生资源丰富的平台作为投资重点。
2014年9月,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投资,1年之后,医联网获得腾讯4000万美元的投资。虽然丁香园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性质,医联网则偏重于实践性,但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针对的人群都是医生。通过重金投资,腾讯便将医生资源牢牢掌握在手中。 除了丁香园和医联网,腾讯还对挂号网进行了重金投资。2014年10月,腾讯以1亿美元领投挂号网,2015年9月,挂号网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启明创投、晨兴创投、复星昆仲资本的1.07亿美元融资,挂号网对外宣布更名为微医集团。
微医集团的发展目标有三个,包括在国内所有地区建立线上分级诊疗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建立中国式的微医责任医疗组织;利用资金优势,联手医疗机构发展线下医疗。微医集团的成立,使腾讯不仅掌握了医生资源,也抓住了流量入口,逐渐形成完整的互联网医疗生态系统。
互联网+大健康 重构医疗健康全产业链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2.9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