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剑指互联网巨头!2万亿市值蒸发,巨头们日子不好过了
推荐语:对于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巨头们,国人可谓又爱又恨。一方面,这些企业的确做出了不小的创新,方便着国人的工作和生活,比如说移动支付、微信等软件。不过,这两年人们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抱怨声越来越大,而且在监管力度不强的市场背景下,由互联网企业引发的社会问题可谓层出不穷。针对这一情况,国内针对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重锤终于落下,多家互联网公司股价下跌,市值蒸发超2万亿元。
巨头们市值蒸发2万亿
早年间,中国互联网巨头还是高高在上的科技创新企业,很多名校毕业生,都以进入互联网大厂为荣耀。但是如今处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们,日子可谓十分不好过。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再想要取得之前的成绩,已经是难上加难。因为从民间到国家层面,都已经意识到,不再创新的科技巨头,从实质上已经对行业形成了垄断。
去年11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出发布了关于反垄断的指南,所针对的目标就是国内养尊处优的互联网巨头们。眼看着监管机构的大刀即将落下,资本市场迅速做出了反应,国内互联网企业的股价纷纷下跌。据悉,在此后的几天时间中,这些企业的市值蒸发近2万亿元。其中阿里、腾讯市值蒸发超过6000亿元,而美团、京东等企业分别蒸发3700亿和1500亿元。
这给外界传递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那就是未来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更多的约束。以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或许将一去不复返,因为强监管的时代即将到来。针对这一变化,舆论自然是一边倒的支持,很少听到有为互联网企业背书的声音。这说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们,对于巨头们也十分不满,而且已经压抑了许久的时间。
既然监管机构重拳出击,针对的就是这些互联网平台。那么,我们先要理解一个定义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互联网平台。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内出现的电商、社交、外卖、出行、直播等各个领域的公司,其实都是互联网平台的一种。根据最近市值排名来看,阿里、腾讯、美团是前三位的巨头。而后就是京东、拼多多、贝壳、小米这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
深入生活、工作的互联网平台
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在线上召开行政指导会议,邀请了国内27家互联网公司参与。这其中不仅有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还包括微博、唯品会、饿了么、搜狗等企业。当然,这些企业不一定都在反垄断的行列之内。但是,很明显未来互联网行业将迎来大变局,整个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根据相关的文件表明,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比如说大数据杀熟、电商二选一、流量限制等,都涉嫌滥用垄断市场地位,未来可能会遭到反垄断的调查。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发展了几十年的互联网行业,怎么到今天才开始反垄断呢?其实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中外互联网企业莫不如是。
如今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可是有跟美国同行一较高下能力的。虽然在市值上不如对方,但其实双方对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几乎不相上下。与此同时,两国人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肯定离不开这些互联网企业。就拿美国来举例子,人们想要社交就必须用推特、脸书,想要网购肯定首选亚马逊,从网络上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要利用到谷歌。
由此来看,这些互联网企业其实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有人如此评价,如果这些企业全部倒闭,可能人们的生活立马会陷入混乱,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只不过,互联网巨头们的垄断之势,也早已形成。因为在某一个领域,已经没有能跟它抗衡的对象,那么为了防止新的竞争者涌入,要么早早将其收购,要么就利用自己的实力打击对方。
不搞创新搞垄断的巨头们
所以说,当互联网企业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而不再进行创新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一点在国内巨头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最近几年发展十分快速的共享出行领域,背后都有阿里、腾讯的身影。即便是滴滴这样的出行巨头,也必须要在两者之间站队。
至于那些不遵守巨头们制定规则的搅局者,早就已经被淘汰出局,这并不是竞争有多么残酷,而是互联网巨头要保持领先优势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如今中国要进行互联网行业反垄断,不仅仅要对整个行业格局进行重塑,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因为在国际上,互联网企业们的日子真的不好过,他们可没有阿里、腾讯这样受到各级政府的热切呵护。
在美国、欧洲针对苹果、微软、谷歌、脸书等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始终不断。这些企业要么接受高达几十亿美元的罚金,要么就彻底退出当地市场,对于企业们来说肯定会接受前者。可以看到,国外对互联网企业下手往往非常狠,而国内几十万元的罚款简直就是笑话一般,根本无法震慑相关企业。
总结:对于互联网企业们来说,创新永远是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好方式。不要总想要用垄断地位来打压竞争对手,甚至连创新的机会都不给对方留。互联网企业本来就是为创新而生的,没有创新的企业势必会被整个行业所抛弃,被民众所抛弃。近些年,国内民众对于巨头们的种种作为已经十分不满,只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反思自己,是否忘记了企业创立时的初心。说了这么多,你对互联网巨头垄断怎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