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家世显赫的夫人——聊聊冶源冯氏

核心提示看到这个题目您一定以为我家夫人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哈哈,其实不是的,如果真是那样想必夫人也不会看上我。岳父一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我这里要说的是夫人祖上的事。       夫人是临朐当地有名的望族——冶源冯氏的后人,这个家族在明清两朝以至

      看到这个题目您一定以为我家夫人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哈哈,其实不是的,如果真是那样想必夫人也不会看上我。岳父一家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我这里要说的是夫人祖上的事。

      夫人是临朐当地有名的望族——冶源冯氏的后人,这个家族在明清两朝以至近代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最辉煌的时候曾有七世十一进士,八人在正史里有传,五人的诗文被收录入《四库全书》。

      冯裕被尊为冶源冯氏的一世祖,是因为自他开始冯氏一族便从科举起家,自此士宦连绵,冯氏世家进去形成期。

      冯裕天资聪颖,又能发奋读书,十三岁便被选为广宁卫学生,三十岁便中得进士,在当时“五十少进士”的时代可谓春风得意。

      冯裕一生为官二十八载,七易其职,南北奔波,不断得到升迁,最终看透官场,从贵州按察司副使任上致仕归乡。

      冯裕育有五子,除一子夭折早逝之外,其余四子都是名闻一时,且都有著作传世,并且在科举功名上成绩卓著,形成父子五人三进士两举人的局面。

      冯惟敏是冯裕的第四子,这是夫人这一支脉的老祖。据传冯惟敏“幼显聪颖,七岁娴礼仪,洒扫辟中堂,八岁问奇字,十岁谐工商,十二受遗经,十五意飞扬”,但冯惟敏的功名之路却没有因为他的聪明而一路坦荡。冯惟敏多次会试不中,年少成名的冯惟敏心灰意冷,决心不再走入仕途,一门心思从事著述。

      临朐当地有个著名的景点叫老龙湾,那便是当年冯惟敏隐居著述的地点。冯惟敏在老龙湾开始了他的散曲创作之路,终成明代散曲第一大家。

      冯琦是冯氏第四世,二十岁就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尚书,在朝廷上下威望极高,《明史·冯琦传》中称“数陈谠论,中外想望风采,帝亦深眷琦”。

      冯琦去世后,曾有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慕名前来为其撰写碑文。

      冯溥是冯裕六世孙,十八岁时便中得秀才,被家人寄予厚望,可直到三十一岁才中得举人。适逢明清朝代更替,进士之路也略显坎坷。但中得进士之后,仕途从此扶摇直上,最后官至一品,位居文华殿大学士,曾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自此,冯溥到达冶源冯氏仕途的最顶峰。

      冯溥年老,三次请辞,告老还乡。康熙皇帝为他御笔题诗相赠,又念及师恩,将位于青州的明代恒王府赐予冯溥,冯溥将其改名为“偶园”,一直到解放前,偶园还有临朐老龙湾都为冯氏一族的私家园林。

      冯溥去世后,康熙皇帝颁赐了一座石牌坊,命令所有经过的官员都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反思冯氏一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和他们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冯氏世家从冯裕开始,数代的品格都表现的惊人的一致。平和内敛、与人为善、廉洁自守、俭约自奉、中正刚直、鞠躬尽瘁、长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冯氏家风值得称道之处。这些优秀品格,不是靠严厉的庭训,更多的是前辈的示范和同辈的砥砺,濡染熏陶,自然内化到他们的立身行事之中,从此形成了一种家族性格,而这种性格一直传承至今,深入在夫人这辈人的骨子里,这是祖辈留给他们的最好的精神财富!

从冶源到青岛一共多远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迟家庄村村委会、宫家坡村委会、红新村委会、冶南村村委会、冶西村村委会、冶北村村委会、洼子村委会、红光村委会、傅家李召村委会、薛家庙村委会、王舍村村委会、老崖崮村村委会、北杨善村村委会、石河村委会、巩家桥村委会、福山集村委会、大店村委会、谭家小崔村委会、赵家楼村村委会、大辛庄村委会、孙家小崔村村委会、潘家埠村村委会、南杨善村村委会、杨善集村委会、朱阳村村委会、北广尧村村委会、双营村村委会、南广尧村村委会、黄家宅村委会、豹伏岭村村委会、石湾崖村村委会、平安峪村村委会、米山村村委会、李家庄子村村委会、白塔村村委会、宋庄村村委会、河南村村委会、界首村村委会、石河店村委会。

260公里左右。

根据地图官网显示临朐距离青岛大约有240公里青岛到潍坊170公里+潍坊至临朐70公里,临朐到冶源镇20公里左右,故全程260公里左右。

冶源镇属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以上就是关于我有位家世显赫的夫人——聊聊冶源冯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