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洞商务赵维玮
长短视频的配合,Tik Tok获得了合规,爱奇艺获得了利益,各取所需。他们之间不会再有版权官司;但在上市之前,Tik Tok和腾讯视频之间的纠纷可能不会停止。
商业从来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短视频侵犯长视频的纠纷之后,Tik Tok和爱奇艺搁置分歧,走到了一起。7月19日,Tik Tok和爱奇艺正式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探索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和推广。
具体来说,合作期间,爱奇艺将把内容资产中具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分授权的长视频内容授权给Tik Tok进行短视频创作。Tik Tok、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后者平台的用户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双方对解说、混合剪辑等短视频二次创作形式做出了具体约定,将共同推动长视频内容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
许多互联网视频行业的人认为,这对Tik Tok来说是一颗“安心丸”。一方面,Tik Tok二创的剪辑和解说号不需要从视频中删除;另一方面,即将上市的Tik Tok与长视频平台的合作,为其省去不少版权合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司法纠纷。
在硬币的另一面对爱奇艺来说也是好事。此前,有爱腾等长视频平台抵制短视频侵权,甚至公开叫停“猪食论”口水战,但最终效果并不明显。此次合作一方面将盘活爱奇艺的片库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爱奇艺新内容的传播和引流。
不过,Tik Tok与爱奇艺的合作能否给长短视频合作带来诸多示范效应,还有待观察。
毕竟长视频行业对此抱怨已久。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选择牵手,但腾讯视频、优酷甚至芒果TV还在观望的路上。
最重要的问题是,既然影视内容杀不死,那就让它茁壮成长?
Tik Tok放心吗?
过去几年,关于短视频版权案件的司法纠纷越来越多,这无疑是爱奇艺与Tik Tok合作的大背景。
在长视频平台抵制抗议,国家版权局加大打击侵权力度的时候,长短视频平台和解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今年4月的通报,2018年9月9日至2022年2月28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相关著作权纠纷107982件。这四年,涉及短视频版权的案件有四个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受案数量增长潜力巨大。涉及短视频版权的案件逐年上升,增幅明显。2019年至2021年,受理案件数分别为540件、729件和1284件。
二是诉讼涉及主体广泛,主要是长短视频平台。总体来看,起诉主体和被诉主体一方或双方为长短视频平台的案件有1680起,占比59.4%。
三是涉嫌侵权形式复杂多样,多为切割运输。案件中,被诉侵权仍以复制侵权为主,共2633起,包括剪切长视频、传输短视频、添加背景音乐等。
四是案件类型化程度高,争议焦点同质化明显。一般来说,短视频用户的切割处理行为不是偶然行为而是一系列行为,容易形成批量案件。
不难看出,长短视频平台之间的激烈矛盾在司法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裁判文书网站的相关案例中不难发现,腾讯视频对电视剧《梦回》、《金心如玉》、网剧《云南虫谷》等多部影视作品批量起诉Tik Tok,并认为来自Tik Tok和上海的短视频同步播放剧集内容,不仅侵权,还导致大量用户被分流至Tik Tok平台观看,损害了腾讯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爱奇艺起诉Tik Tok侵犯电影《打工皇帝》、《龙虎跃》、《八星喜讯》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这就形成了2021年一系列密集的诉讼,成为长视频不断维权的常态,从而引起业内热议。
也就是说,短视频侵权案件层出不穷,而涉诉主角一直是Tik Tok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成为了Tik Tok上市路上的绊脚石。如何避免版权缺陷,让Tik Tok内部创作者生态更加健康,是Tik Tok迫切需要与长视频平台合作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Tik Tok与搜狐视频也达成合作,获得自制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的相关授权。授权作品有《法医秦明》、《匆匆》、《逆光中的他的自白》等。Tik Tok平台和用户可以对这些影视作品进行重新编辑、编排或改编。
这可以被视为Tik Tok上市数据合规努力的一部分。业内人士告诉《蓝洞商业》,现在Tik Tok和爱奇艺的合作让Tik Tok在版权上吃了一颗安心丸。作为交换,“Tik Tok可能会给爱奇艺一些资源来引流和控制内容:你可以二次创作但不能骂,至少不能骂的太狠,否则会限制当前。」
爱奇艺透露的消息也印证了这一猜测。爱奇艺与Tik Tok的合作,对单个双创短视频对正面内容的引用时间做了约定;合作明确约定授权内容由双方官方运营账号和爱奇艺授权的创作者账号进行分发;用户在Tik Tok观看短视频时,还可以选择在爱奇艺平台观看相应的长视频内容。
这也意味着,Tik Tok可能会继续利用自己的流量和宣传优势,通过二次创作来帮助爱奇艺的影视内容进行宣传和营销。此前,Tik Tok已经对西瓜视频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引流和推广手段,以更高的分发效率实现了以短带长。
现在,Tik Tok很自然地将这种方式再次运用到爱奇艺身上,但涉及到效果和利益的分配,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爱奇艺吸管?
Tik Tok牵手爱奇艺,Tik Tok官方率先发布新闻标题:《关于Tik Tok与爱奇艺合作的说明》;两分钟后,爱奇艺官方标题为:“爱奇艺与Tik Tok集团达成合作,开启长短视频共赢新模式”。
谁低调谁高调,一目了然。
与Tik Tok公告中定义的解释相比,爱奇艺的态度要温和得多。但在新闻稿中,龚宇认为这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双方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探索合作共赢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他甚至将此次合作的价值定义为“长短视频平台开启合作共赢新模式”。
为什么爱奇艺渴望拥抱Tik Tok?即使在视频行业的第一梯队,爱奇艺的日子也不容易。
爱奇艺终于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这是其成立十二年来的首次。背后是爱奇艺的战略调整。它不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而是追求利润。为此大力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砍掉低效业务。
与Tik Tok的合作,显然是爱奇艺挽救核心业务的一次努力:既盘活了现有的内容库,又获得了新内容的流量支持和控制权。
抓住Tik Tok抛出的“稻草”,可以提高爱奇艺自制内容分发的效率,通过Tik Tok的流量触达更大的市场。但这仅限于爱奇艺拥有信息网转播权的长视频内容,如《迷雾剧场》等优质项目。
长视频内容平台的市场空间已经被短视频抢占,Tik Tok对娱乐内容的需求非常旺盛。综合影视剧的宣发,早已绕不开短视频的位置。
Tik Tok的自制综艺节目和短剧已经开始与爱佑腾昌视频平台竞争。据庞大引擎发布的《娱乐营销白皮书》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Tik Tok电影、电视剧、综艺播放量分别超过5900亿、1500亿、830亿。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Tik Tok的电影和电视剧数量分别增长了72%和115%。
一个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是,截至2021年12月,抖音平台娱乐领域人数超过9.2万人。这些创作者分布在电影、电视剧、综艺三大类型,增幅超过20%。尤其是电视剧里的创作者,爆发式增长,超过2250万的上映量。
这次和爱奇艺的合作,显然满足不了庞大的二次元创作者的胃口。毕竟从2019年到2021年,中国的国产剧和网剧产量保持在600部左右。如今,Tik Tok影视综合体的创作者疯狂介入,转向海外剧,再回避版权问题寻求差异化。
此外,随着短视频内容库的丰富度不断积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戏码已经在上演。当爱游腾人以著作权、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诉诸法律手段解决短视频内容的版权问题时,字节跳动早已开始用同样的方式处理爱游腾人。
西瓜曾在视频中独家介绍了一部俄罗斯人气漫画《玛莎与熊》,但这部作品的全集剧集后来出现在爱奇艺平台,片名中加入了“正版高清”、“全集”等字样。
字节跳动已多次向爱奇艺发送侵权通知,要求删除侵权内容,但爱奇艺仍有大量侵权内容。字节跳动以侵犯作品网络传播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爱奇艺共计315万元。
结果,今年3月,北京互联网法院二审后确认爱奇艺侵权责任,判决爱奇艺删除侵权视频,赔偿字节跳动经济损失30万元,支付合理支出39243元。
这凸显了以爱奇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依靠优质视频内容建立自身壁垒,然后从版权衍生的广告价值中获利的尴尬局面。当这种模式被短视频平台侵犯时,可以拿出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短视频平台也可以利用版权规则,向长视频平台诉诸同样的法律武器,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斗争。
由此不难看出,爱奇艺也需要丰富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用户的需求。但在目前与Tik Tok的合作中,仅表示授权Tik Tok创作短视频,并未包括Tik Tok自己的内容输出到爱奇艺。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也将是影视内容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节点。
所以Tik Tok和爱奇艺的合作还停留在爱奇艺的单向输出上。能否开启长短视频合作共赢的新模式?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积极的一面是,在法律层面,至少爱奇艺和Tik Tok之间不会再有版权官司。但在上市之前,Tik Tok和腾讯视频之间的纠纷可能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