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上老中医骗了该怎么办

核心提示报案。1、应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处理这一状况。2、应该尽快联系网上老中医,请其退还被骗的财物。3、应该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多加注意,不要轻易相信网上老中医的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广西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主要针

报案。

1、应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处理这一状况。

2、应该尽快联系网上老中医,请其退还被骗的财物。

3、应该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多加注意,不要轻易相信网上老中医的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广西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主要针对“神药”功效虚假宣传,常见的骗局有哪些?

第一位:刘洪斌

人们不知她的来历,但她的身份却有好多,有时候是苗医,有时候是蒙医,有时候是中医。在当苗医的时候,她是“穴位吃药 拔痰定喘”绝技传承人,只治咳喘,专卖“苗仙咳喘方”;在卖“蒙药心脑方”时,她是八十岁高龄的蒙医后人;而在推销“助眠晚餐”时,她又是著名老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回应中表示,虚假医药广告事件中的“刘洪斌”不具有中医医师资格,未在中医医疗机构任职,也不是所宣称的“苗医传人”,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中也不存在广告中提到的“中华中医协会”。

“刘洪斌”相关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刘洪斌”目前代言的广告虽不涉及医疗活动,但其冒用“中医药专家”等名义,对中医药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督促和指导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严格进行中医医疗广告审批,配合协助有关主管部门监督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宣传,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活动。

针对刘洪斌“医药广告表演专家”事件,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已部署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同时,工商总局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已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药总局、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员单位专题研究,各部门将依据各自职能依法调查处理。

目前,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处理,工商总局将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位:李炽明

李炽明热衷于在不同电视台换着头衔卖药,在一档节目中,他的头衔是“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号称从医四十年,擅长消脂瘦身,卖的药是减肚子的“一子三叶茶”。而在另一个频道,他又开始治疗男性前列腺疾病。再换个频道又成了“50年溶栓第一人”。在另另另外一个频道,干脆升华成:“全身疾病都能好!”

卖“裸藻”(一种号称比冬虫夏草的功效强几十倍的神药)时,他是“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全国方剂学专家”。推销”纳豆细胞再生疗法“时,他又成了创始人和“中医药科研委员会委员”。

推广“dcr代谢修复疗法”(号称不用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就能调理糖尿病)时,他的头衔多到闪瞎你的眼,并且已经走向世界了:留美医学博士、美国DCR医学实验室亚洲区执事。有趣的是,李老师在《奇方健康说》讲“如何减去大肚子”的台词,被网友发现和吉林卫视《名医药铺》的“心脑血管专家赵薇教授”,一模一样。

当然,神医的药也被查了。李炽明“代言”的可以减肚子的“一子三叶茶”,在2014年就被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严重违法广告。

第三位:王志金

这是一个连名字都在变化的专家。卖安第斯玛咖片的时候,他是“中医养生专家”王志金。卖冠心病类药物的时候,他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专家”王志今。他的头衔厉害了:中医世家第六代传人、解放军465医院少校军医。

他主推的是“波尔特细胞用糖疗法”,号称治疗糖尿病有奇效。但他还擅长治疗关节炎、肾虚、脑血栓。卖药时“百病不缠身”的口号再一次出现。无数网友表示被王志金所谓的“波尔特用糖疗法”欺骗。

他在电视里卖的治疗心脑疾病、肝肾功能的“九千堂化糖老方”,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2026077”。经查,这是通化吉通药业有限公司“降糖胶囊”的批准文号,该产品因涉违法广告,遭到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和曝光。

第四名:高振宗

又一个名字会变化的专家。他是“壮阳补肾专家”高振忠,也是“京城名医”高振宗,还有一个更牛的名号:“祖传十二代补肾神人”。

作为京城名医,高老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技多不压身”:他会看手纹,是全国著名手诊专家;会看眼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脑中风、心血管疾病、脾病、肝病、男性病…没有高老师搞不定的疾病。

高振宗“代言”的“明目二十五味丸”,被河北省药监局和广州工商局查处过,原因是宣传不实误导消费者。

扩展资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领域涉医药广告管理的通知

新广电办发〔2017〕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

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停播了“苗仙咳喘方”等40条违规电视广告。这些违规广告的主要问题是,以节目形态变相发布或是以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形式播出,夸张、夸大宣传,以医生、专家、患者、公众人物等形象作疗效证明,误导消费等。为防止涉医药广告网络视听节目出现此类问题,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省局要组织辖区内视听节目网站对本网站与医药产品宣传推介相关的广告和视听节目做一次全面梳理,凡是存在上述违规问题,使用虚假医药代言人误导消费者的,要立即清理。

二、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广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和带有广告性质的视听节目,特别是涉及医药产品的广告和节目,严格审核,坚决抵制虚假违法违规广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特此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

2017年7月27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诈骗界"四大神医"全部被曝光 有的药不到俩月卖出669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领域涉医药广告管理的通知

诈骗团如何销售虚假保健品?

一、 迎合老年投资人的养老需求,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二、不法分子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惯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

“老中医”专业“壮阳”、“丰胸”?上了一次当,没想到还有骗局在后面!昨日,广东省公安厅举行“飓风11号”“飓风12号”专案收网行动发布会,成功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20余个,打掉传统“盗抢骗”犯罪团伙6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10余人,仅清远警方就捣毁4个分别以“丰韵挺”“壮阳补肾茶”为嘘头冒充名医、专家高价销售虚假保健品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220余人,初步核实被骗人数8680余人,涉案金额达2700余万元。梅州警方捣毁电信诈骗窝点48处,刑拘涉案嫌疑人81名。

今年1至4月,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9.3%,破案、抓获人数分别上升170.9%、47.5%,全省涉电信诈骗警情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全省“盗抢骗”案件同比大幅下降23.49%、破案同比上升42.47%。

具体骗局:

1 “老中医”“丰胸” 回访后被骗3次

2017年3月,清远警方接报称,今年3月,受害人刘某在网上查询丰胸产品,被弹出的“老中医丰韵挺”产品广告所吸引,于是通过添加微信好友联系客服咨询。在客服的推荐及相关案例吸引下,刘某以1496元向客服购买了“产品”进行使用。使用产品数天后,刘某接到自称“高主任”的回访电话,当刘某向“高主任”反映该产品没有效果后,“高主任”在电话中告知刘某体内有分泌物需要去除,推荐刘某花4800元购买其他产品搭配使用,说这样才能起到预期效果,刘某听信“高主任”的建议后购买了该款药品。数天后,“高主任”来电询问刘某产品效果如何,被刘某告知无效果后,“高主任”又给了“总监”的电话让刘某联系。“总监”在电话中告知刘某使用产品无效是因为其身体患淋巴结病变,需要先去除病症。于是,刘某再花费2000元购买了“总监”推售的产品。刘某先后经微信客服、“高主任”、“总监”三个环节推广,被该犯罪团伙先后伪装成不同身份实施诈骗3次,损失8296元。

2 “壮阳”无效 产品回访组来电

今年3月初,受害人郭某在浏览网站时,一个“壮阳补肾益肾茶”的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郭某用微信搜索加了网站中的微信。在得到“一个疗程见效”的保证后,郭某花1280元购买了1个疗程的产品。

然而,使用数日后,郭某发现完全没有效果,一气之下把产品全部扔掉。蹊跷的是,郭某在用“药”期间,不断有“020”开头的固话联系他,并有一条手机号码发送的短信,短信内容大致为:“020开头的固话是产品回访组的电话,尽快接。”郭某便上网搜索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发现很多人都反映这款产品是骗人的,郭某感觉自己已经被实施诈骗,由于觉得被诈骗金额不大,并且觉得难以启齿,所以当时没有选择报警。后来,案件被警方侦破。

3 以送花篮之名 未曾谋面骗你钱

今年1月22日,被害人卢某梅报案称:她于2017年1月初在珍爱网相亲平台认识了一个自称“钟某”的男子,不久,事主与“钟某”在网上确定了男女关系。

“钟某”以新店开张的名义叫卢某梅送罗汉松树以表达诚意,然后发了花店老板的账号给事主。之后,卢某梅给花店老板转账5880元,接着又在支付宝转账了1960元给对方,一共转账7840元。之后,事主一直联系不上“钟某”和花店老板,发现被骗。

办案民警介绍,今年初,以送“花篮”方式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接连发生,经深入研判,成功梳理出18个“花篮”诈骗犯罪团伙,案件涉及广东梅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和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涉案人员160余人。

特点:作案手法隐蔽 遍布全国各省市

经过初步调查,“送花篮骗局”的手法是犯罪嫌疑人通过在各大婚恋交友网站以假身份注册账号,物色离异或丧偶的中年男性或女性,通过网聊编造各种理由迷惑受害人,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以自己的服装店、家电店等开业为由,要求受害人送“花篮”祝贺以表诚意,同时再由同伙扮演“花店老板”联系受害人,进而实施诈骗。

“冒充名医、专家高价推荐销售虚假保健品”骗局中,犯罪嫌疑人用购买来的他人手机卡注册昵称为“壮阳”或“丰胸”的名医、专家等名称的微信账号,通过互联网推广营造“诊疗权威”假象,吸引受害人添加诈骗微信账号,在骗取信任后,虚构、夸大受害人病情,高价推荐“三无”保健品,进而实施诈骗。

相关案件作案手法隐蔽性强,犯罪窝点遍布广东省梅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清远、云浮等市及江西、湖南、湖北等全国多个省份,涉及范围广,受害群众多,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与此同时,省公安厅组织对近期广东突出的地缘性“两抢一盗”犯罪类案进行深入研判,成功发现一个流窜于珠海、中山、江门等市盗销建筑工地建筑材料的犯罪集团,涉及多个团伙、逾百名犯罪嫌疑人。对上述案件分别列为“飓风11号”、“飓风12号”专案开展侦查。

4月下旬,在公安部的指挥协调下,省公安厅组织珠海、中山、梅州、清远、云浮等市公安机关,先后对该两起专案开展集中收网,一举摧毁上述犯罪团伙。

诈骗手法:

1.注册账号:诈骗团伙大量购买手机卡注册微信并将昵称设为“壮阳”或“丰胸”的老师、顾问等名称,比如“丰胸中医”等。

2.网络推广:团伙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编写“壮阳”和“丰胸”的虚假案例文章,利用网络推广公司在热门搜索引擎对类似查询记录的网民进行推送,夸大效果,吸引网民浏览虚假网络推文并添加诈骗微信账号加为好友,使受害者进入第一个圈套。

3.微信“诊疗”:诈骗团伙的微信账号朋友圈内均会有大量的虚假成功案例和聊天截图,营造“诊疗权威”的假象,然后进行过话术培训的业务员就按照内部指定的“话术”对受害人进行“诊治”。基本流程:打招呼-问诊-总结客户症状(依照设定的剧本进行虚假诊断)-虚设危机(虚构、夸大事实)-推单-报价-成交(收取订金)-确认收货地址-通过物流发放快递(收取剩余款项)。

4.回访受害人:在受害人购买了微信环节的产品后,按照团伙分工,后续安排由团伙成员假扮的“营养师”“主任”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继续联系受害人,对表示使用产品无效的用户,以受害人身体有毒素、体质有问题等谎言,诱骗受害人再购买其他虚假“排毒”“调理”产品,配合“丰胸”“壮阳”产品使用才能有效果,进而对受害人实施二次诈骗。

以上就是关于被网上老中医骗了该怎么办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