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喜欢的同行作品点赞
许多用户会关注人们的个人IP生活,想知道他们通常做什么,喜欢什么,所以也会有人将账号视为记录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喜欢别人的作品是吸引流量的一个好方法。
2、垂直领域进一步细分
通过从短视频账号创建一个垂直的内容区域,你可以建立一个更大的矩阵。例如,一个关于美食的短视频,你可以在美食这个垂直领域建立一个内容矩阵。
3、独立的抖音号之间互相客串
这不仅是为了让视频内容更加完整,也是为了让粉丝多的账号引导粉丝少的账号进行互动,形成内容矩阵。
4、不同账号打造一致的画风
除了在不同的账号之间进行客串,创建一系列具有相同风格的账号也是可行的。这样的矩阵式操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平台上的品牌知名度,公司的品牌利用它来加强其在每个抖音账号中的影响力。而且,当用户探索该公司的一个账号时,它可以引起用户的兴趣,继续通过其他公司的账号进行搜索。
5、给小号做导流
创建一个小号来引导流量,有助于为短视频矩阵创造一个安全的内部环境,即使大号被限制或封号,也不会太被动。如果是一个团队,你还可以多设置几个小号,从大号流入到小号。
6、视频中互相@对方或提供评论
这种视频复制@对方或评论的方式倾向于在其他视频上相互评论,不仅让粉丝对视频内容起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用户对对方的主页更感兴趣,为对方的账号引流。
7、爆款IP进一步做细分
炒完抖音号,尤其是个人属性很强的账号,很多账号会尝试建立一个内容比较细分的矩阵账号,通过签名区或评论区@小号为矩阵造势。一个弹出式IP成长为细分的内容。
8、拓展更多的短视频平台
在一个短视频矩阵中,可以根据初始规模举行多个平台来扩展矩阵。短视频目前有很多平台,除了抖音平台,还有快手、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这些短视频平台可以按照以上两种方式不断拓展。
抖音矩阵账号怎么弄
一、抖音矩阵的四种常见玩法 从一个热门账号发展成为多个不同定位的矩阵号,似乎是一条提升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从最近几期“抖音达人粉丝增幅榜”来看,很多账号运用大号带小号,通过客串、评论区互动等方式,实现粉丝互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矩阵效应,并在短期内快速涨粉。研究了已发布的8期榜单后,我观察到四种比较常见的抖音矩阵玩法。 1. 独立的抖音号之间互相客串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玩法。 以抖音号「仙女酵母」为例:这个账号曾在一个月内涨粉80多万,目前粉丝数为1357.7万,人设是“接听三界电话的仙女”,顶着一头精致的卷发,会穿着复古宫廷风的长裙,带各种华丽的帽饰。 在「仙女酵母」的视频中,时常会出现其他同一MCN旗下的账号,例如以用书本解答问题的吸血鬼伯爵为人设的「猫舌张」、以日常和魔镜对话的女王为人设的「Yuko和魔镜」……这些账号拥有相似的魔幻画风和设定,通过这种不定期的互相客串,讲述了她们之间塑料姐妹花的故事。 互动的过程中,粉丝基数更大的账号「仙女酵母」会给其他两个账号起到导流的作用,由此形成内容矩阵。 再如视玩佳旗下抖音账号「玩车女神」、「懂车侦探」、「家有懂车妹」,虽然账号间没有互相客串,但在文案中互相@其他账号,进行导流。 2. 打造画风一致的系列账号 除了不同账号间的客串助力,打造画风一致的系列账号也是一种方式。 比较典型的是文弘音乐。据观察,文弘音乐旗下一共18个抖音号,画风保持一致,用深色背景配同款立麦,不同的人唱不同风格的歌,但所有的账号名称都统一标注“(文弘音乐)”。 除了旗下风格各异的达人,他们还有一个官方账号「文弘音乐」,目前粉丝量在557.5万。很多视频都是一个4宫格,由四位风格迥异的抖音达人演唱同一首歌曲,通过剪辑拼接到一起,呈现出对同一首歌不同的演唱方式。 这样的矩阵运营可以极大提升品牌在平台上的曝光,公司品牌借此在旗下每个抖音账号中刷到了存在感。 由于文弘音乐旗下歌手风格不同但对外呈现方式一致,用户在刷到一个视频后,可能会按图索骥找到其他账号,可能是通过相似的名称搜索,也可能是通过其他歌手在评论区的留言。 3. 家庭自成矩阵,或塑造家庭人设 家庭成员大概是最天然的矩阵。 抖音号「乔丽娅Natalia」和「Alex 乔弟弟」是一对外国姐弟,今年2月份,乔丽娅开始专注于拍摄外国姐弟的沙雕日常,两个外国人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在镜头前表演他们在中国的生活片段。 上两周,「Alex 乔弟弟」共涨粉148万,其中一条爆款视频也是和乔丽娅一起拍的,讲述了他为了打蚊子,将西瓜一巴掌拍到了姐姐脸上。 类似矩阵玩法的还有抖音号「祝晓晗」,目前粉丝数达2449.5万,视频内容背景设置为家庭场景,常以父女之间发生的各种搞笑故事为主。不过不同于「乔丽娅Natalia」和「Alex 乔弟弟」,「祝晓晗」的标签和人设感更为突出。 新动传媒MCN创始人慕容继承说:“我们给女儿晓晗的标签是单身、吃货、蠢萌;爸爸大纯的标签是有爱、善良、努力工作、爱欺负女儿;老妈是后来引入的角色,一般为画外音形式,她的定位是彪悍、霸道、真正的一家之主”。 我观察到,在「祝晓晗」每一条视频文案中,都会@另一个账号「老丈人说车」,视频内容主要是讲述蠢萌女儿祝晓晗和老爸的学车故事。 虽然这两个账号都是围绕父女之间故事发生,但视角不同,前者是女儿视角,后者是父亲视角。「老丈人说车」时不时还会出现在「祝晓晗」的评论区,引来网友互动。 4. 从一个爆款IP,发展为细分内容 一个抖音号火了之后,尤其是个人属性较强的账号,不少账号会尝试建立内容更细分的相关矩阵账号,并通过在签名区或评论区@小号 的方式为矩阵造势。 「柚子cici酱」、「柚子吃了吗」和「柚子买了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出自同一个人IP,但账号类型完全不同。 「柚子cici酱」是剧情类美妆账号,柚子会在视频中手撕绿茶、为闺蜜出气,展现出霸气侧漏的一面。「柚子吃了吗」是她去各种地方吃美食,「柚子买了吗」则是在线种草账号,推荐各种美妆产品。 柚子作为个人IP,每个账号都有自己的垂直细分领域,同时,抖音号的关注里只留矩阵账号,小号也会在个人介绍区标注“大号在关注里”。 二、抖音运营日益精细化,矩阵是必经之路吗? 当然,以上四种还只是目前我观察到比较常见的几种。随着抖音账号运营逐渐精细化,矩阵号的玩法也在逐渐增多。 对于矩阵账号,不少人会用4个方法进行导流: 客串合拍视频; 评论区互动或@对方; 关注中只有矩阵账号; 在个人介绍中标注。 不同平台的矩阵运营方法论也是共通的。视觉志创始人沙小皮说过: “做矩阵一般有两点考虑,扩大用户覆盖和增加营收。”目前,有不少抖音达人已经形成固定的视频风格,从配色、封面到开头语,还有些达人固定了自己发布时间,与粉丝形成一种潜在的约定。但由于单个账号的发展具有局限性,往往要拓宽品类才能获得更多用户,矩阵运营因此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不少抖音达人在采访中表示,想要获得高曝光和高流量,首先要有优质的内容,其次还要关注粉丝的喜好和平台动向。 因为有做大号/爆款账号的经验和团队,所以也具备了迅速搭建另一个或几个新账号的先天优势。
抖音账号矩阵的运营方法:
1. 放射式
主账号配合多个子账号,每个都在账号在品牌背书下开展运营,且子账号也是企业账号。其优势在于,借助品牌的支持,可以快速地提供子账号的流量。适合于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在全国大范围内都有完整的生产线和服务。
2. 蓝V+个人
蓝V企业账号+个人账号,相互之间不打通,但都为一个品牌形象服务;其优势在于,个人账号具有真人属性,更真实接地气,并且可以独立运营,使用户对其更有信赖度;适用于服务型企业。
3. 向心式
建立多个帐号,每一个帐号都有自己的人物设定,并有一套完整的内容系列,但都是针对品牌的;其优势在于,通过多个帐号,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并在同一时间引导该品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适合于低品牌力但需要提高品牌影响力的蓝V。
4. 纵深式
在类别的细分区域设立子帐号,按类别发布不同的内容;其优势在于:连接上下游,提高了忠实用户的粘性;适合特定的群体,并能为他们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5. 漏斗式
开设若干个子账号做纯粹内容吸引粉丝,导流到母账号转化销售 ;其优点在于,子账号可以减少用户对广告的厌恶,最大限度地吸引粉丝,引导有需求的人到主帐号下单;适合于需要进行销售转化的蓝V。
以上就是关于抖音短视频营销矩阵的专业玩法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