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社会心理学(一)

核心提示社会心理学定义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他人存在的形式:现实的存在、想象的存在、隐含的存在。关于社会的互动学科,以群体性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一对人类反映沟通和本能习惯对群体塑造为出发点。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B=f.即行为取决于个体与环境
社会心理学定义
  • 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他人存在的形式:现实的存在、想象的存在、隐含的存在。
  • 关于社会的互动学科,以群体性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一对人类反映沟通和本能习惯对群体塑造为出发点。
  • 行为
  •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B=f.即行为取决于个体与环境
  •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个体人际群体社会四个层面
  • 社会心理学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
  • 研究方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
  • 社会学习理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人的社会行为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 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 观察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强化方式:外部强化(给糖吃)、替代性强化(榜样)、自我强化(书中自有黄金屋)
    • 不足
  • 社会交换论:主张投入产出关系,理论源于操作条件反射之强化理论、经济学之边际理论
    • 霍曼斯提出5个互相联系的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 趋利避害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
  • 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理解个人行为首先要理解群体行为,强调沟通和互动。符号的意思是语言文字记动作姿势。
    • 基本假设:个体行动是以该事件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戒指。
    • 行为是主动设计的,并赋予意义。
    • 身份和身份的意义只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相互动的结果。客我即人们心中的我,即社会我。
  •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荣格、霍妮、沙利文
社会化与自我
  • 社会化:个体由自然演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 从社会角度看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 从个人角度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 社会化是一个终身过程,活到老学到老。
  • 社会化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同伴榜样等)
  • 社会化分类:
    • 语言社会化(最初、前提)
    •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殖遗传)性别(人格差异,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性别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期待)举例大龄剩女现象
    • 道德社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道德命令的过程。超我
    • 政治的社会化:个体接收或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掌握相应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举例香港问题
  • 家庭社会化过程:1奖赏:延迟奖励与德西效应。2惩罚:尽可能及时,惩罚有副作用。3启发和诱导。4模仿和认同。
  • 社会角色:个体与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角色源于戏剧。
  • 角色分类:
    • 按照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如父母,成就角色如王子、老师
    • 按照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其行为规范严格,如警察;开放型角色
    • 按照功效:功利型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如银行家;表现型角色,如学者、教授。
  • 角色失调:扮演的角色可能出现矛盾障碍甚至失败
  • 角色冲突:不同角色之间(老师面对自己孩子和学生)同一角色内(老师考虑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之间的矛盾)
  • 角色不清: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不能执行自己的角色。比如大学生毕业
  • 角色中断:退休、退役、产子
  • 角色失败:承担角色人物失败而被社会排除
自我、身份、自尊
  • 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我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别人怎么看我,包括主我客我。
  • 镜我:由他人反映的我的概念
  • 自我包括:
    • 物质自我:其他自我的载体
    • 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认识,包括态度、信念、价值、评价等(13、14岁后开始形成)
    •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望、社会义务和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
    • 理想自我:理想中的自己
    • 反思自我:别人怎么看我
  • 身份:由角色构成
  • 自尊:个体对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包括自我态度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等方面。
  • 自尊水平: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是高级心理需要。
  • 自尊=成功/抱负(我理解着像是自我满足?)
  • 影响自尊因素:亲子关系、反馈、扬长避短、社会比较
社会知觉与归因
  •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分为物直觉和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的人际知觉,对自己的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是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是有想象判断与解释的过程,是社会动机、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社会知觉中的知觉概念,比普通心理学广泛。
  • 社会认知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个体将怎样与他人相处,建立怎样的人际关系,将对他人行为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对他人人格、态度、地位、身份等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
  • 社会认知难免错误和偏差
  • 社会知觉的范围:对他人外部特征、性格、人际关系、行为原因的认知
  • 影响社会只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经验,认知者动机与兴趣,认知者情绪状态。
印象形成与整饰
  • 印象形成及概念:头脑中形成的关于认知客体的形象
  •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形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物或事物进行归类等。
  • 第一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人通过归类形成的印象。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 首因效应:首先获得的印象起较大作用,一般发生在陌生的不熟悉的人之间。
    • 近因效应:较后获得的信息起较大作用。熟悉的亲密的人。
  • 印象形成的效应:洛钦斯实验:举例吉姆外向与内向
  •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个人对认知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将带着该倾向性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方面。最初的印象恰似一个光环照在该对象的所有方面。此类现象属于无意识的以偏概全,但却以对象的一致性的评价结论影响个体的决策。
  • 社会刻板印象:也称社会偏见。指的是社会上对某一类人的所持有的的固定看法,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头发长见识短、新疆人、上海男人、地图炮
  • 吉尔巴特的研究。
  • 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 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指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在认知获得直觉并形成印象时,被认知者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他完全可能也确实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以期待符合个体的特征。
  •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
  • 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通过整饰,以使自己符合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获得社会的接纳。
  • 印象整饰的基础:准确理解情境、他人、自身、社会的角色期待。不协调的处理。
  • 印象整饰的策略:
    • 按社会常模整饰自己:女性笑不露齿
    • 隐藏自我与抬高自己:戴面具
    • 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
    • 投人所好:自我暴露、附和、施惠、称赞
归因
  • 归因概念: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社会行为的原因所做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喋喋问此件,必然此件缺;频频问原因,其中必有因。
  • 内因与外因:内因指个体内部心理原因,包括品质、人格、要读;外因是呆滞行为发生的外部原因,包括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
  • 行为原因的分类:稳定性与易变性:无论是内因或者外因,都存在相对稳定的因素。内因中,人格,能力相对稳定,情绪则易于变化;外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相对稳定,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 可控性与否:
  • 不同归因模式会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倾向内归因者,自我概念较好,适应性强;倾向外归因者,适应性差。
  •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 归因原则:
    • 不变性原则,海德,经验判断
    • 折扣原则,凯利,反映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 协变原则,凯利,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三个条件规律性协变。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
  • 影响归因的因素:
    • 社会视角: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不同。俗语“座位决定头脑”
    • 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隐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明显带有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于有利于自我的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成功归于内因,失败归于外因
  • 观察位置:归因于突出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事物。“如果不是梅西,阿根廷就”
  • 时间因素:随时间流逝,人们往往具有情境性,解释为背景原因,而忽略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