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卖宠物粮,会否重蹈矿泉水业务覆辙

核心提示来源: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获悉,乳业巨头伊利股份正在布局宠物粮食赛道,其旗下宠物粮品牌为“one on one”,主打定制宠物粮。  5月23日,伊利方面向红星资本局确认有这一块业务,而one on one方面则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和伊利

资料来源: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乳业巨头伊利正在布局宠物食品赛道,其宠物食品品牌为“一对一”,主打定制宠物食品。

5月23日,伊利向红星资本局证实了这项业务的存在,而一对一则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与伊利是业务合作关系。

选择伊利宠物食品赛道,无疑关系到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宠物食品规模约为1554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将达到1732亿元。"整个宠物市场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和扩张的阶段."中国食品工业专家朱判断。

这不是伊利第一次跨界做产品。伊利2018年尝试做矿泉水业务,但业务数据还没进财报。对于此次跨界尝试,朱认为,类似伊利矿泉水“隔行如隔山”的问题可能依然存在。

伊利跨界宠物梁

丁伟高端定制

伊利目前正在向宠物食品赛道进军,2021年底将打造“一对一定制宠物食品”品牌。

5月23日,伊利向红星资本局证实了这一信息,但也表示:“我们不太了解,因为与主营业务无关。我们的业务触角挺大的。”

据介绍,一对一是一家为中国宠物家庭提供“一对一定制宠物食品”服务的宠物食品品牌。填写完宠物信息问卷后,品牌会生成相应的报告和食物计划。目前,一对一仅在小红书、Tik Tok等社交媒体上推出和引流,在微信小程序上销售相关产品,尚未在淘宝、JD.COM等电商平台推出产品。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一对一定制宠物食品”于2021年11月2日注册于微信官方账号,主账号运营人为内蒙古康益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董事长孙东红、高管徐军、张玉军等。,在伊利任职。“一对一定制宠物食品”微信小程序也由“伊利集团数字中心”提供支持。

一对一客服5月23日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只有小程序,因为是去年新成立的品牌。”

可见,一对一的渠道成本并不高,这个项目目前可能只是伊利的一个“锦上添花”的尝试。

红星资本局完成测试后推荐的猫粮价格接近330元/月,并告知目前有7折优惠,折后价格在230元/月左右。一对一此前表示,为正常大小的小型犬猫定制宠物食品的费用为每月200元左右。这个价格低于目前高端进口猫粮“渴望1.8斤”的275元,但远高于国产猫粮品牌“皇家”的价格。

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之前试过做矿泉水,没有大的起色。

在2020年的财报中,伊利表示提前实现了“进入全球乳业前五”的战略目标,随后进一步提出了2025年“进入全球乳业前三”的目标,并为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健康食品前五”的战略而努力。

然而,伊利一直被主营业务占比大,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点所困扰。虽然其2021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但主营收入仍为液态奶,营业收入849.11亿元,占比76.78%。

中国食品行业专家朱告诉红星资本局:“从整个伊利战略来看,要做大,需要多个板块。”

宠物食品并不是伊利第一次尝试跨界做产品。2018年以来,伊利一直在跨界做矿泉水:投资超7亿元在伊利长白山新建天然矿泉水饮用项目,收购阿尔山水之矿泉水有限公司。

但是伊利的矿泉水业务到现在都不响。这项业务已经进行了3年多,但在伊利2021年财报中仍被认为“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直接的财务数据。

涂伊丽淘宝旗舰店

虽然伊利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将继续矿泉水业务。但伊利似乎等不及了,开始探索其他增长点。

宠物食品这种看似跨界但本质与婴幼儿奶粉非常相似的产品,成为了伊利的新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奶粉业务几乎成为伊利近年来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伊利在2020年财报中表示:“伊利”奶酪系列产品、“金典”低温牛奶、配方升级后的“金陵皇冠”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公司奶粉和乳制品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8.15%,远高于液态奶和冷饮产品的增速。2021年,伊利奶粉及乳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2.09亿元,同比增长25.80%。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零售额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市场第一。

伊利选择宠物食品也不是没有例子。2017年,新希望集团旗下投资公司草根知本成立了毛宁宠物控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宠物食品和用品的宠物B2B平台。

当然,宠物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是伊利选择这条赛道的重要原因。

根据2021年底艾瑞报告,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337亿元,预计2025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417亿元。

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宠物食品规模约为1554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将达到1732亿元。

无论哪种方式,宠物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都超过1000亿元。根据艾媒的数据,仅2021年下半年,国内宠物食品行业就有9起投资和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宠物食品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有一些新品牌,但没有巨头守护。国产品牌更多的是在低端宠物食品赛道竞争,而在高端产品线,进口品牌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伊利中高端路线的定制宠物食品切入,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从逻辑上来说,可以抓住目前一些注重科学养宠物的宠物主人。

冷启动,概念推进

伊利定制宠物食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对一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冷启动和口碑问题。

可以看到,运营半年左右,小红书上只有142个粉丝,最火的视频只有242个赞;Tik Tok上的粉丝数量是606,最热门的视频只有525个赞。

而一对一似乎有意识地从伊利身上解开。红星资本局查询一对一与伊利的关系时,其客服称:“与伊利是业务合作关系,工厂独立于伊利。”

这可能与伊利在消费者中的名誉纠纷有关。红星资本局采访了8位宠物食品消费者,有两位消费者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购买伊利旗下的宠物食品,只有一位表示会尝试,因为他对伊利比较熟悉,对伊利有一定的品牌信任。

除了冷启动和口碑问题,一对一还面临国内消费者定制宠物食品消费习惯没有培养起来的问题。在红星资本局采访的消费者中,有6位表示从未听说过定制食品。

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国内宠物食品消费习惯仍处于传统宠物食品转向天然食品的阶段,未来将向功能性食品/配方食品发展。One on one的定制食品,因为有一定的功能,更像是4.0阶段的产品。

目前“定制食品是不是智商税”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常购买32元/斤宠物食品的宠物主人袁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我并不完全了解他的制作过程和方案。有可能是没有我之前买的宠物食品好吃,宠物不会说话。我不能告诉你它是否可靠,是否比之前的狗粮更好。我不信任这样的定制。我觉得就是赚点额外的,不必要的利益。”

同时,根据界面报道,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根据所谓的竞猜测试来决定宠物食品的配方,听起来有点不严谨。实际上。像雀巢普瑞纳、玛氏皇家、国内主流宠物食品品牌,都有相对科学的RD工艺和实验报告,也会生产相应的功能性食品。对于定制产品,如何平衡定制需求和工厂统一生产的矛盾,还有待思考。"

“隔行如隔山,”朱告诉红星资本局。“你觉得他们做矿泉水不好。回到这一点,我认为有这样一个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姚宇实习记者张露曦实习生唐剑

编辑余冬梅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