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崩了

核心提示来源:每日财报作者:沐言自今年以来,人红是非多的小红书一直处于“水逆”状态。今年3月份,小红军被传闻裁掉了一层楼员工,连投放广告的对接人士也不能幸免。由于此时,正好是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敏感期,小红书立即直杠传闻,称没有裁员,并表示不仅不裁

来源:每日财务报告

作者:慕岩

今年以来,小红书这种热门图书一直处于“水逆”状态。

今年3月,小红军被传言裁员一层,连打广告的对接人也未能幸免。这个时候正好是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敏感时期,小红书马上直奔传言,说没有裁员,而且不仅要裁员,还要再招一栋楼,HR招光头。

裁员风暴刚刚压过。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公告中,小红书再次被点名。与此同时,“假钞”、烟草营销等风波也让小红书多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据媒体报道,小红书APP上有9万多条与“香烟”相关的营销信息,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这些信息和其他笔记一样,以“评价”和“种草”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关注。

7月30日,小红书遭遇突然集体下跌。

《每日财经报道》注意到,除了小米AppStore和苹果的IOS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商店和华为、OPPO、魅族、一加等品牌都无法下载小红书App。其中,应用宝给出的理由是“该应用内部优化中,暂时不提供下载”。目前已经下载了小红书的用户暂时不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小红书会突然倒霉?小红书接下来面临怎样的危机?

理性推测

经济与社会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盛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伟律师对每日财经记者表示,从APP商城的角度来看,其实早在2016年6月28日,网信办就颁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其中第八条第三款规定,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督促应用提供者发布合法的信息内容,建立健全安全审核机制,设备应当与服务规模相适应。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APP本身是海量的,国内整治APP违法内容的逻辑很大一部分需要APP商城的监管和自律,这也是APP商城的义务。从华为APP商城等APP商城下架小红书APP的行为来看,其实是在给自己的业务设置“防火墙”。不仅是小红书,还有Aauto更快、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等已经下架了。并不是这些商城针对小红书一家的行为。

黄伟还表示,从小红书本身来看,这款App下架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是虚假笔记信息泛滥,尤其是一些医美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虚假信息,平台上部分用户存在色情、毒品等暗示性信息。虽然这些信息都是平台用户上传的,但小红书并没有在其管辖范围内投入匹配的资源进行治理和核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按照《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第(一)项,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采取警告、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户等措施。适当时,保存记录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没有完全履行这些义务,这也是小红书大概被下架的原因。

此外,我们注意到,根据国家网信办的统一部署,今年1月以来,上海市网信办推进了“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截至7月9日,已协调相关部门关闭注销备案网站375个,应用商店自查下架违规应用301个。

此外,网络经济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认为,小红书的商业模式决定了UGC是平台的特色,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核心商业竞争力。结合之前曝光的小红书虚假“种草”和虚假刷量事件,此次下架的关键问题可能还是平台存在巨量UGC,可能涉嫌内容违规。当然,内容的违规不仅限于虚假信息这个维度。

APP的运营必须符合《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尤其是内容的传播和传递必须合规,这是一条鲜明的红线。而且网络安全法也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违法信息管理义务,要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传播的信息,应当立即停止传播,采取消除等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方超强表示,从违反上述义务的行政处罚措施来看,暂停APP下载并不影响现有用户的使用,只是“小惩大诫”。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撤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所以不宜过度解读此事对小红书的影响。相信整改后可以期待快速恢复。

“小红书里大量的KOL种草笔记,应该从法律性质上明确界定。很多笔记分享实际上已经成为与商家合作的付费行为。这种有偿服务或者产品推荐,应该算是广告。其实很多种草笔记只是打了这些边缘球。此类KOL应由广告代言人严格管理,严禁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进行推荐和证明,对其未使用的商品或未接受的服务进行推荐和证明。”黄伟认为。

此前,网络经济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也表示,从国内电商消费者的心理来看,没有任何推荐或广告比“分享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小红书商业模式的成功契合了这种消费心理特征。因此,小红书平台上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经验分享和粉丝基础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方超强认为,小红书平台对此应该非常清楚,也应该坚决整治虚假数据和“挂羊头卖狗肉”的推广软文。

黄伟进一步表示,小红书的内容管理难度很大。一方面,小红书本身标榜的是内容分享,很难有效区分内容和广告。同时很多kol私下和商家合作,不好找。但小红书统一加强高危行业的内容审核是可行的。

内容合规是小红书发展的生命线。

从国内电商消费者的心理来看,没有什么推荐或广告比“分享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小红书商业模式的成功正符合这种消费者心理特征。因此,小红书平台上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经验分享和粉丝基础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

小红书平台对此应该很清楚,也应该坚决整治虚假数据和“挂羊头卖狗肉”的推广软文。

不过,《每日财经报道》也承认,小红书的内容管理难度很大。一方面,小红书本身标榜的是内容分享,很难有效区分内容和广告。同时,很多kol都在和商家私下合作,很难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济与社会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盛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伟律师认为,不能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地提高KOL的粉丝和平均曝光的标准,可以限制平台上KOL的数量,而不实际投入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更多的人力去处理虚假数据。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黄伟也表示,内容合规是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生命线。建立相应的互联网内容风险控制体系,要从专业人员配备、专业知识储备、技术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只有提供更多优质合规的内容,未来的内容型平台才会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