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转行做生意

核心提示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文 字:菜乙己;编 辑:唐也钦;可视化:戚桐珲;数 据:董道力;运 营:苏洪锐;监 制:唐也钦。或主动或被动地,许多年轻在寻求转行。一位程序员在豆瓣小组发帖:“时薪非常低,学习压力也大,旧知识三年淘汰一

本文原创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DT财经,文:蔡一吉;编辑:唐业琴;可视化:祁同辉;据:董道立;云:苏;主管:唐业勤。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许多年轻人都在寻求转行。

一个程序员在豆瓣群发帖:“时薪很低,学习压力也大。旧知识三年淘汰。有许多加班工作。工作之余保持两三个小时的学习,只能维持现有的竞争力。其实能力没提高你也得学。下班后,除了请同事出去吃饭,不敢请别人娱乐。我觉得自己很自闭。逃离了互联网和it的uu能说话吗?”

在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开始分享自己的转行想法和经历。招聘《2022Q1高端人才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55.87%的职场人有跳槽计划。其中,65.34%的职场人选择跨行业跳槽。

我们很好奇:在社交平台上讨论转行的人都来自哪些行业?为什么要转行?在哪里?

大家都在说什么「转行」?

小红书中一年内有近13000条关于“转行”的笔记,与之相关的热门岗位有测试、教学培训、新媒体、产品经理等。

薪资和年龄是经常与“转行”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内设机构、国企、外企、大厂等公司性质也出现在很多转行笔记中,被视为“转行”的重要一环。

互联网行业常见的测试、分析、开发、产品经理,都是比较热门的工作。

小红的书里写满了“想了很久,要不要转行考?”等待帮助说明。此外,还有很多培训机构,强调“软件测试”门槛低、工资高,吸引更多人付费上课。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站出来强烈劝其退出:“转行做软件测试的家人要慎重”、“大专或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不要转行做软件测试”、“都在转行做测试,但我知道的测试都变了”。

不出所料,大量人口正在逃离教学培训和建筑行业。双重打击,房地产触底,让很多人走上了转行之路。

同时,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一些行业,流动性相对较高,进出票据数量不相上下。

转出的热门行业和岗位有哪些?

豆瓣有一个“跳槽互助”和“跳槽成功快乐”的群,每天有近3万成员发帖求教,分享自己的跳槽经验。我们统计了我们组的1132个帖子:

每个行业都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数据显示,转出和转入排名前10的行业中,有7个行业是重复的,分别是教育/教育培训、电子商务、互联网、传媒/新媒体、医疗健康、制造和金融。

这些行业大多都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实际的痛苦只有业内人士才能体会。以互联网为例。在外人眼里,互联网代表着高薪。进入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头部互联网公司,几年之内在城里买房不是梦。但内部人士往往要面对996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同样,还有金融、医疗、健康行业。也许行业的好坏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总有很多人后悔自己的选择。

除了光鲜亮丽之后让人掉头发的行业,还有一些进入门槛低,但是营业额高的行业,比如新媒体,电商。刷短视频,是不是经常看到“一部手机月入过万”的新媒体招聘广告,“没有货源也能开网店”的电商广告?这种模式是否真的可行,随着入行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行业真的“好赚钱”吗?一方面,很多人被广告吸引;另一方面,很多已经入行的人都自称“被骗”。

除了7个“被围困行业”,还有3个“纯粹转出”行业,分别是建筑/房地产、广告和银行。这三个行业各有各的难处。入职门槛不低,但是工作极其辛苦,基础岗位的收入还不如很多新行业。如建筑和房地产,毕业前以为可以成为青年建筑师,毕业后只能被开发商“压榨”。

“纯转”行业多以发展大空和可持续性强为特点,如游戏、外贸、新能源等。游戏正在从一种娱乐方式变成一种社交方式,被更多人接受。外贸和新能源产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碳中和政策,前景广阔。这些行业的薪资也相对较高。

人们谈论“转行”,往往有两层意思:有人“转行”,有人“跳槽”。有时候行业的变化不如岗位的变化大。当然,很多人转行的时候,换的是行业和岗位。

我们还统计了“跳槽组”中要调出调入的职位。

热门调出和热门调入名单上的职位与上述行业的特征相似。比如设计和程序开发岗位,光鲜亮丽,同时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还有一些进入门槛较低,导致职位涉及面很大,比如营销/销售、人力资源、运营、文案编辑等。

此外,从人们希望转到的岗位来看,那些处于行业前沿、有技术门槛的岗位更令人向往。比如产品经理和数据分析两个“纯调入”岗位。

在“纯转出”岗位中,出逃人数最多的“教师”和“财务会计”岗位是很多家长喜欢劝说孩子选择的职业。论背景,这两年教育遭遇“双减”,很多人在做的时候发现自己不适合:“虽然是女生,但是一点都不喜欢孩子!”正在转行的幼师这样总结。很多会计在入行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份工作会这么“枯燥”和“重复”,工资也完全没有吸引力。

为什么要转行?

我们分析了“转行群体”中与转行原因相关的前20个关键词,可以简单地将人们的转行原因分为六大类:职业前景、职业岗位匹配、薪酬福利、理想爱情、工作经历、社会影响力。

首先,职业前景是每个人转行时最重要的。毕竟职业生涯很长。只要选对了行业和公司,未来就有无限可能。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的调查,63.3%的职场人表示面临职业天花板的问题。

另外,薪资也是大家优先考虑的。大多数工人都在努力养家,“工资/薪水”、“待遇”、“五险”都出现在TOP20关键词中。比如一个工程造价岗的女生写道,她想转行,因为活得太累了,钱太少了:“男女差别太大了。女生996在工地,月薪4k。男生下班后在甲方打1w的桌游,熬夜真的很可怕。熬夜真的很可怕。我同专业的女同学经常通宵后挂水……”

工作经验也很重要:大多数工人倾向于拒绝加班以保护他们的健康。由于疫情三年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更多人在职业选择上不愿冒险,“稳定”成为关于转行讨论中的高频词。前程无忧《2021跳槽调查报告》显示,工作稳定性成为跳槽的首要因素。

除了前景、待遇、经历等硬性条件,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理想的爱情而转行,为了父母的满意而转。在经济和家庭的压力下,转行并不容易。所以,人在决定转行的时候,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负面情绪。

我们统计了“职业改变群体”帖子中的10大负面情绪关键词。可以发现,更多的人感到“困惑”和“焦虑”,而不仅仅是不喜欢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真的有前途吗?”

另外,工作的“压力”和工作的“难/难”也是人们想转行时的感受。很多人出于自我怀疑而决定转行,后悔当初的职业选择。

比如有的HR因为“更喜欢和数据、文字打交道,不喜欢天天和人说话”,想放弃人事工作;一位想转行医美的新媒体文案承认自己“真的厌倦了新媒体,总是要头脑风暴,要有创意”…

这些负面情绪,一部分来自于转行本身的难度,但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们下定决心转行的动力:如果已经那么糟糕了,那么任何改变都大概率是好的。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