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1.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迫切

与其他企业不同,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在经营和贸易过程中的手续非常复杂。在一个贸易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环节。以出口贸易为例,在出口贸易中,企业通常要进行备货、订仓、制单、报关、结账、退税等工作。因此,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资金回笼的周期也有限。会加强。万一出现企业货物积压、人为扣押等突发事件,资金回笼周期会变长。另外,我国外贸企业大多是纯贸易企业,不是生产性企业,前期还需要支付巨额的货物仓储费用。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极为迫切。

1.2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存在局限性

虽然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国际融资,但其融资存在很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规模上的中小企业分工给融资设置了较大障碍。在我国,从业人员20人以上,年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20人,年营业额1000万-5000万元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认定为中型企业。作为小型企业。企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融资时,主要是根据从业人员数量来确定企业规模,然后为其提供融资支持。这对于很多加工企业来说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区分方法,但对于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的企业和从事贸易的企业来说也不太科学。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选择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还是很简单的。目前新兴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有出口信保贷款、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贷款、出口退税贷款、应收账款池贷款等多种新兴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公司还是一家银行,还是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出口方向多为托收贷款,进口方向为信用证结算支持信托收据贷款。

从表1可以看出,青岛某商业银行选择的贸易融资产品中,近80%为传统出口导向型贸易融资产品,进口方向基本为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融资方式仍趋于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银行热衷于出口融资,相对对进口融资持保守态度。

1.3 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融资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中小企业处于国际贸易链条的下游,在资本水平和企业规模上难以与大企业相提并论。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出现区域性低迷,我国经济也呈现下滑趋势。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小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下游客户来信频发危机,导致货款无法正常收回,或因价格问题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其发生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难以保障,银行贷款无法及时归还,使其在银行的信用价值不断下降。许多银行要么增加审查贷款的难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要么干脆拒绝放贷。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