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一般会通过融资方式打开市场,但也面临融资难的现状。因此,您一定想了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吗?接下来,法律快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太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风险投资制度不完善、公司债券发行存在准入门槛,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一项调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由于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影响风险投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获得股权融资。
2、获得较少的信贷支持。由于高额的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低、抵押资产不足、融资成本高,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据统计,我国300万家民营企业中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只有10%左右得到银行信贷支持。2003年,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总额的14.4%。据浙江省2001年统计,自筹资金占全省民间投资的55.9%,银行贷款20.1%,
3、流动负债占比大,长期负债占比小。主要是因为银行一般只向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不提供长期贷款。
4、中小企业相互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企业因经营不善而遭受损失,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会相互借贷,或者通过内部融资解决问题。
5、缺乏自有资金。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内生融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研究数据,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资本来源中,所有者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30%和26%,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占比不到1 %。
二、如何防范企业融资风险1、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提高融资水平
企业提高融资水平的最关键因素是企业的信用等级。只有企业信用等级上升,才能获得更多的融资资源。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高级管理人员要重视对企业的管理。从员工的发展出发,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保证公司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运作。在财务上,要建立透明机制,公开账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运用群众力量,监督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建立科学的融资结构,有效规避融资风险
控制企业融资风险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监管。虽然融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企业选择哪种方式,都是有代价的。因此,更需要权衡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综合考虑经营成本、投资收益等方面,将资金投入与收益相结合,做好融资前的工作。避免错误的决定。
3、完善管理,做好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工作
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到风险在企业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要有端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做好各项财务预测计划,合理安排筹资. 数量和时间,从而提高资本效率。其次,如果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利率变动的风险,需要认真研究资本市场的供求情况,研究利率的实际走势,根据利率变动的原则合理安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健全完善企业融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企业在融资活动过程中,应明确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建立融资风险评估制度和重大风险报告制度。不允许外部融资。对于违反融资规范的行为,企业有权追究其责任。
三、企业融资有哪些误区
1、没有完美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设计,就像任何营销过程一样,在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也需要完善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
2、中小企业融资方案缺乏比较选择 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10种,即:合资、合作、外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贷款;风险投资; 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转让部分经营权;bot中小企业融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
3、过度包装或不包装一些初创公司为了筹集资金,不惜“包装”财务报表,甚至造假。
4、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融资知识 很多创业者都有很强的中小企业融资意愿,但缺乏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知识。
以上是《法制快报》编辑整理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内容。可以看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过窄、信贷支持少、流动负债高。占比较大,长期负债占比较小,自有资金不足。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您向 Legal Express 提出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