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村,考入大学,进入互联网公司,成为中产阶级

核心提示时至今日,互联网仍是普通人逆袭的最佳通道。这一点,从一年比一年高的互联网大厂校招薪资就能够得见一般。以字节跳动为例,校招研发分为三个档位,分别是普通、SP、SSP,而这三个档位的薪资,从初始18K到最高30K不等,而旁边的15,指代的则是一

时至今日,网络依然是普通人反击的最佳渠道。

这一点从互联网大公司一年比一年高的薪酬就可以看出来。以字节跳动为例,校招的研发分为三档,分别是general、SP、SSP,这三档的薪资从最开始的18K到最高30K不等,而接下来的15档则是指一年15个薪资,也就是15个月的薪资。

即使是产品、游戏策划这样的岗位,最初月薪也是11K。算上年终奖等激励,年薪一年15万只是起步价。但在其他传统行业,可能要五年才能达标,但在互联网行业,这只是起点。

这还不算,房补,加班费和签约费,还有期权激励。

根据字节跳动上周开始的第二轮期权回购,在职员工的回购价格为每股132美元,折合每股人民币852元。

与去年年中每股60美元的期权授予价格相比,员工在过去一年的税前回报率为120%;如果字节跳动员工在2020年4月将年终奖折算成每股48美元的期权,税前收益率将达到175%,已经远远超过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大公司过去一年的涨幅。

字节跳动只是众多优秀互联网厂商的一个缩影。

出身农村,进入大学,进入互联网公司,成为中产阶级,不再是梦想。今天,普通人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也能实现同级别的跳跃。

相对于传统行业缓慢的年薪增长,互联网大公司的年薪增长处于前列。原因是除了供求关系,互联网的利润率通常很高。作为边际效益最大化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公司的优势显而易见。

尤其是中国优秀计算机专业的数量在过去几年中并没有增加很多,但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却迅速增加。

腾讯今年招聘4800人,预计明年招聘6000人;阿里今年已招2700人,明年预计招5000人;今年,字节跳动将招收6000名学生,明年,预计招收8000+。

纵观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校招待遇,RD和算法岗的薪资一直居高不下。即使是白菜之类的offer,起步价也几乎都在20K以上。

正因为如此,每年校招的薪资涨幅越来越大,薪资倒挂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新员工的年薪甚至比工作一两年的老员工还要高。对于大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每年优秀毕业生的数量是有限的。大公司争夺优秀毕业生。当他们参与招聘的时候,对于刚毕业的员工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互联网大公司的高薪,即使是高楼上的金融民工,也很难给这么普遍的高薪。虽然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快二三十年,但是作为一个革命性的技术产业,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

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互联网仍然是渴望实现阶级过渡的家庭的最佳机会。

虽然RD和算法专业并不代表都可以在大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但是每年几万人的规模还是值得一批人去努力的,其普遍性远远高于金融行业。

相对于90年代初的互联网从业者到今天的互联网从业者,可能没有90年代那么多的机会,但是今天依附于大企业的个人还是可以有不错的待遇和前途的。

创业成本在不断上升,但相应的,大企业的薪酬却和国企不相上下,甚至超过国企。

不管是大厂出身还是社会地位,唯一看重的就是个人能力。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大厂不仅是一个机会,也是在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普通人为数不多的机会。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从PC发展到移动,可谓是新一波的巅峰。今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这样的知名度,普通人能在互联网上分一杯羹吗?

其实我想说的是,即使互联网市场已经饱和,也无法继续把市场做大,依靠存量经济的蛋糕就足够了。

即使经济总量不增加,互联网能吃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大。这里的原因是,虽然新产业的增长有限,但传统产业也在数字化。从银行到金融,从商场到停车场,互联网会继续在股市下沉,会像拼多多一样,开始积累一个下沉的市场。

另外,互联网码农的另一大优势是办公地点的相对自由。是在公司上班还是在家上班,甚至是进不进公司都不重要。中国或印度的优秀工程师可以在线参与硅谷的高利润项目。

互联网原子化,组织去中心化,分工越来越细,同时组织之间的协作能力也越来越强。

40年来,我们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完善,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互联网行业真正的困难在于,我们习惯了在中国享受如此巨大的市场红利。我们越来越短视,越来越依赖那些短时间内高技术回报低的项目,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互联网行业本身的内部体量。

对于大学生,或者正在读初中或者高中的人来说,这个时代还是很好的。大学毕业生选对了专业,就能拿到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高薪。这是选择多于努力的结果,也是这个时代的红利和浪潮。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对于学生和成年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和高收入那么简单。教育的目的是让你在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后,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从而走上一条比常人更完善、更自由的人生道路。

考上大学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而填报专业是可能决定一生的第一步。如何选择专业,几乎决定了你余生的职业、圈子和人脉资源。

我们很难平衡“喜欢”和“谋生”,就像很多人并不是真的热爱学习一样。只有当你做了一件事,你才可以谈喜欢。

对于有能力、有才华、渴望改变命运的人来说,互联网依然是普通人逆袭的最佳渠道。

成为中产阶级。

结束。

作者:罗先生,《新青年》职场内参。关注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悲观者。关注我,磨我的知识给你看。

#工作场所#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