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公司突然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铝、中国人寿、上海石化等。,主要是国企。
如此集中主动退市的背后原因是美国搞长臂管辖,在金融领域极端施压。美国打着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幌子,要求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外国公司交出未经删节的审计论文。正因如此,美国也上升到法律层面,《外国公司问责法》于2020年12月生效。根据这一法案,美国监管当局有权要求未能交出审计文件的外国公司退出美国资本市场。虽然名义上是针对所有外企,但明眼人都知道主要是针对中国企业,因为近年来中美在企业监管上分歧最大,谈判无果,僵持了很久。在我们看来,一些上市公司掌握的大量数据涉及安全问题和我们用户的隐私。美国实际上在金融领域搞长臂管辖,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但是,美国的态度也很强硬。该法案公布后不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被纽交所强制退市。此后,美国进一步施压,发布了多轮“预退市名单”,名单上至少有40家中国公司,涵盖高科技、房地产、医药、汽车、互联网等行业。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被要求限期提供证据证明不具备退市条件,否则将被强制退市。来自美国的极端压力导致了近年来股市的下跌。

这一次大量国企主动退出美国,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打乱美国长臂管辖的战略。美国的真正目的可能并不是真的要求中国企业完全退出市场,而是以此为手段,迫使我们做出让步,让美国掌握一些涉及中国的核心数据。我们主动退出,美国就失去了向中国施压的筹码。
二是向美国表明,中国企业在下定决心离开美国资本市场后也可以发展得很好,这对美国投资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他们失去了一个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好机会,为后续中美相关谈判提供了一个筹码,那就是美国不能讹诈我们。
第三,可能带动其他中国上市股票跟随主动退市。但是,所有中国上市股票在美国退市的可能性不大。据统计,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有230多家,其中有国有企业,但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只有那些拥有敏感数据的公司才能主动退市。从对企业本身的影响来看,这次主动退市的这些国企都比较成熟,相信经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第四,如果这些企业从美国退市后想重新上市,有很大概率会选择港股市场或者国内资本市场。其实这需要分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国内投资者终于可以分享这些企业高增长的收益。以前在美国上市,国内投资者很少能参与,享受不到公司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如果国内资本市场重新上市,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资金,对资本市场形成一定压力。如果港股重新上市,目前港股估值较低,未必是很好的上市机会。如果上市,可能会对公司整体估值产生影响。
虽然从影响上来说有利有弊,但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后续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反正国企主动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会很深远。我相信离开美国市场后,我们仍然可以发展得很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