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时代做些什么

核心提示Web1、Web2 时代空前大繁荣,为全世界贡献了新浪、、盛大网络、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美团、小米、拼多多等巨型互联网企业,和无数的顶流互联网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互联网人才储备,遍布产品开发、运营、技术、商务等各

1.Web1时代空见证了大繁荣,成就了新浪、盛大、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美团、小米、拼多多等世界巨头互联网公司,以及无数顶尖互联网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全球数量最多的互联网人才,涵盖了产品开发、运营、技术、商务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Web2的终结,这些人才在江湖中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局面:大型互联网平台纷纷裁员,退伍军人在Web3创业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虽然有人通过篡改Web3的定义,说Web3革命一定会在中国发生,但普遍的共识是,像样的Web3项目在中国真的是一地鸡毛。有意在这方面创业的,去南洋或者欧美。原因不言而喻。

其次,绝大多数创业者不会说英语,或者虽然能简单交流,但无法与海外同行和主流Web3基金顺畅交流,更别说与他们打成一片了。所以即使在海外,也只能混在华人社区,很难进入Web3创业的主流。只能找中国基金融资。

此外,Web3似乎有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鄙视链,这是年轻人的活跃战场。35岁以上的企业家似乎处于鄙视链的低端。

第四,一些Web3的新人,甚至是有Web2经验的人,经常指责他们用Web2的产品思维去理解Web3。

第五,大国思维作祟,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的市场,骨子里被认为很小很碎片化,无奈出海。所以对本地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是理所当然的。

笔者认为,mainland China的Web2老兵要想在Web3时代自由驰骋,就必须抛弃沉重的历史包袱,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改变自己,顺应潮流。

趋势是什么?历史上,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之后出现了雅虎、网景、AOL、google等一代互联网平台。然后中国开始模仿,三大门户并在美国上市。因为他们看好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以及成功模仿美国同行的互联网公司证明他们可以在美国上市,所以美元资本蜂拥而入,中国的VC行业开始腾飞。在Web2时代,这种趋势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在更大范围内催生了又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可见,14亿人的市场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繁荣的基础和基本条件。

然而,这种驱动在Web3时代戛然而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主流的Web3项目不会诞生在中国,或者即使有中国背景,也早已移居海外。美元不可能在中国投资Web3项目:既不合规,也没有14亿人的市场基础。资金逆转趋势明显。人民币基金没有投资这个领域的可能。

Web2的OGs们不得不认清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互联网公司过去的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是背靠14亿人的大市场。这么大的人口,可能有几百万的日活,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融资,足够空的时间去试错。没有这个大市场,业务规模、估值、融资都会呈几何级数下降。

那些Web2老兵的智商,极致的产品化能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苦练996,快速迭代能力,不是号称远超欧美同行吗?这在Web3中不是很有用吗?

当然,这些功能仍然会在Web3中创造价值。但由于没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又缺乏在国际市场打拼的能力,留给我们的窗口机会似乎不会太多。

Web3时代,出海的创业团队必须把国际化作为第一核心能力:

首先你要过语言关。创始团队必须具备正常的英语沟通能力,也就是说至少部分核心团队成员能够与海外同行、投资人、合作伙伴、用户顺畅沟通。

再次,核心团队必须有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联合创始人。联创负责打造国际化团队,对外展示国际化形象,推广运营海外市场。

那么,就应该摒弃大国沙文主义思维,俯身了解海外市场用户的真实需求,真诚面对用户和投资人,最大限度发挥国内创业者高超的产品化能力。

最后,与年轻人联手,重用Web3土生土长、英语流利的年轻创业者,甚至把他们推到前台,而Web2 OG退居幕后。

Web3的浪潮正在到来,但Web2的老兵们却背负着无数的创业羁绊。但是,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和超越自己,一定会在Web3时代创造出另一片天地!

在加密行业,要想抓住下一个牛市机会,就得有一个高质量的圈子,让大家都保持温暖,保持洞察力。如果你是一个人,环顾四周,找不到一个人,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其实是很难的。

如果你想热身,或者有疑惑,请加入我们——所有信息平台都是:密码启蒙餐。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喜欢关注一下。下次见!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