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进不了北大

核心提示六、七年前,经济、财经、金融类专业几乎招揽了分数最高的高考生,北大光华就是各省状元的收割机。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在能够进入北大的前提下,都是选择进入北大光华或者医学部,其中更多的会去光华。北大光华的全称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打学科专业是

六七年前,经济、财经类专业几乎招到了最高分的高考生,北大光华是各省顶尖的收割机。

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在能进北大的前提下,都选择进北大光华或医学部,更多的会去光华。

北京大学的全称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它的主要学科是经济学、金融学和会计管理,相当于其他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北大师资力量雄厚,名人辈出,在国内经济管理学科的造诣绝对是顶尖的。它是亚太地区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因此可以吸引许多分数最高的考生。

有人说,想认识光华的一个同学,只要说出他的名字,就能看到他是哪个省市的状元,还有他高考后面试的新闻。

100万毕业生,100多万学经济金融。

“好就业”“金饭碗”曾经是吸引很多学生报考金融相关专业的指挥棒。毕业后加入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一度是比考公务员更受欢迎的就业对象。

这些孩子近几年硕士毕业,正摩拳擦掌,大有作为。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泼了一盆冷水——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预计1076万。其中财经类高校毕业生100多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证券、基金行业的泛金融岗位增加不到15万个。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金饭碗”。求职会涉及到什么程度?

现实中,这并不是应届毕业生自己的战斗。在《米歇尔·普拉蒂尼2》中除了要为父亲母亲而战,还要为养母而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不少企业的招聘需求萎缩,成为“最难就业季”。

到底就业有多难,多难,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感觉最真实。尤其是目前资本市场不景气,证券、基金行业趋冷,裁员降薪无处不在,银行成为了最稳定的选择。

“自从找工作以来,我发现金融行业比我想象的还要‘滚’。”

一位今年从中国Top5大学毕业的同学说:

“面试的时候遇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就像市场上那么多白菜。”

银行的业务量

在很多人眼里,银行的工作,尤其是国有大银行的工作,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金饭碗。

每天穿着亮白的衬衫和小西装,坐在大理石桌子上敲着键盘数着台词,轻松又舒服。是人生赢家的典范,所谓金领。不是吗?

它是银行和金融业的基石,而银行和金融业一直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很多人都有在金融行业发财的心。

相比投行、私募、基金、创投等行业,银行是很多人进入金融行业的第一站。

所以银行业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使得银行在招聘时理直气壮地选择更好的人才。

银行往往会进行笔试,单面、双面、N面筛选,最后招聘很多985、211学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岗位。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十年前,本科毕业生仍有机会进入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现在本科简历基本直接会被忽略,甚至硕士也只看国内TOP5和常青藤学校。

由于候选人供大于求,银行业获得的人才质量远远高于原岗位要求。一个大学生有一个985硕士师空能胜任的职位是很常见的。

但是,你以为杀出一条血路拿到OFFER就完了吗?

不不不测试才刚刚开始。

一个朋友的孩子留学回来读金融硕士,最后通过deus ex,即将加入国内某大股份公司做客户经理。在签约之前,他首先面对的是一份内容简单的业绩陈述。

“入职一年内拉存款指标,一个亿。”

对于东北老王来说,一个亿只是一个小目标,但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孩子来说,这对于他来说,不是业绩要求,对于他全家来说,显然是一个政治任务,从上到下,从老到少,从三代到七大姑八大姨。

目标达不到,饭碗就不稳。

所以,如果你碰巧认识几个年轻漂亮,事业蒸蒸日上的银行客户经理,只要稍微用心,你就会发现,她家要么有矿,要么有工厂,要么有个盖着红章的大爷......

给你鸡汤的人自己从来不喝。

在银行业,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聪明,有多努力,而是你有多少资源。

资源是赤裸裸的关系、人脉、利益,可以带来大量的存款,也可以安全的贷出资金。单靠个人努力很难实现这些目标。

有的领导喜欢对你说:“你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你不努力就不可能成功。看那个。”

熟悉吗?

可悲的是,给你这种鸡汤的领导,他的成功往往不是靠努力。

人就是这么直爽,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招进银行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业务资源是做不了客户经理的,只能做柜员。柜员至少要干2-3年,然后可能就不能顺利转岗了。

还有柜员,也分三六九等。

最舒服的是公共柜台。没有现金业务。中午可以午休,周末不上班,可以正常休息。

其次是总行、分行等机关所在网点的私人柜台,客户相对较少,业务相对简单。

最难的是被分配到基层网点当私人柜员。

私人总柜员,也叫高柜,做最基本的现金业务,没有午休。

每天早上7点左右接图书馆,晚上送,一直走在摄像头的监控下。中途上厕所都有一大堆规定,更别说请假了,这是最不自由的工作。

你每天早起努力工作,中午却可能吃不上饭。旁边的同事每天8点出门,中午午休,工作强度少了很多。

年底看年终奖,还不到别人的一半。你会在心里冲一万多个草泥马吗?

决定一个人坐在柜台哪个位置的因素通常很简单。两个字——关系。

刚刚走出校园,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被生活打了一顿之后,才会对“关系”有深刻的理解。

跳出一个坑,进入另一个坑。

在柜台工作几年,有些人可以转行做理财经理,但是剧情没有转折。

一般来说,理财是柜员和大堂经理的升级版,但它承载的指标要多得多。每个月有500万的资金任务,还有存款,理财,贵金属指标。大多数人都尽力了,没有办法全部完成。

经理会议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总是在周末或晚上下班后。空腹开会是常有的事。

每个月都会有动态排名,末位淘汰,持续压力吃紧。

还有一个转会经理,加班到凌晨。可惜遇到坏账,一整年都没有业绩,一整年都白忙活,心里难受。

很多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加入银行后往往受不了辞职,转投证券、基金等。去寻找新的机会。这时候竞争力就有些强于应届毕业生了。

但也有很多人真的不甘心,就像一个说了很久的渣男。虽然有渣,但当年牵手总有理由,舍不得分手。

喜忧参半,温暖自知。

改变需要勇气。

据说在德国等西方国家,财经类专业并不热门,男女生对专业的选择差异较大。

除了工商管理和医学,男女都欢迎,最受男生欢迎的是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科。原因是工科学历的毕业生月收入相对较高,就业范围广,发展前景好。

最受德国女生欢迎的是语言、法律和教育学。在英美等国家,历史、文学、艺术类专业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里,金融、房地产和互联网赶上了时代的潮流,成为最受中国大学毕业生欢迎的行业。金融、财务、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成为最热门的高招专业。

然而如今,房地产已经被定为“住不炒”,互联网巨头们也迎来了规范开发的强力监管。老师退守孤岛,师兄金盆洗手,大佬们退居幕后。

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下,明显的趋势是科技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升,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基石的作用日益凸显。硬技术和高端制造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烫手山芋,平均薪酬水平越来越有竞争力。但是,我们从事基础科学工程研究的人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起痴迷于金融行业和大厂,以后进工厂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是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在2019年发起的一个项目,以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吸引顶尖人才。不限学历、不限学校、全球招聘,华为渴望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天才少年”。

华为“天才少年”的年薪分为三档,最高档从182万元到201万元不等;第二档为140.5万元-156.5万元;第三档89.6万-100.8万元。

从2020年到2021年,华为招聘了约26000名应届毕业生,其中300多人是华为定义的“天才少年”。

在华为2022年的“天才少年”招聘中,要求应聘者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相关领域有特殊成就,并有志于成为技术领袖。

华为雇佣的最著名的“天才少年”是知名UP老板支。

智军,原名彭志惠,201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现任华为AI架构师。他的能缝葡萄的机械臂,能直行、转弯、避障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能用手臂操作电脑的桌面机器人,都是哔哩哔哩爆款。

华为计划在2022年招聘超过1万名应届毕业生。今年第一个对外披露的“天才少年”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田琳。

林的学士、硕士、博士都在复旦大学就读,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他将正式加入华为无线产品部门,并将继续在5G通信领域努力。

所以要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未来除了金融业和互联网厂商,高端制造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学者们,你们想过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学习再思考。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