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花木兰马雪征:曾给邓小平做翻译,柳传志笑称“为她打工”

核心提示1990年,马雪征决定辞去中科院工作时,院长周光召诧异地问她:“你能受得了出去以后的落差吗?”马雪征做了个比喻:“体制内,就算是豪车也跑不出速度。”看似前后无关的一问一答,却道尽了马雪征的胸襟和野心。33岁已经成为正处级领导,很快又有望晋升

1990年,当决定从中科院辞职时,周院长诧异地问她,“出去后的差距你受得了吗?”

马雪征打了个比喻:“在体制内,就算是豪车也跑不出速度。”

看似无关紧要的问答,却道出了马雪征的胸怀和抱负。

33岁的他已经成为处级领导,很快就有望晋升为副局级干部。

这一上升速度在中科院系统,甚至在普通机构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但马雪征并不引以为豪。

在她看来,人生有很多选择,也应该有很多经历。“一条路走到黑”,是不是显得生活太无聊了?

01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长

马雪征出生在天津,在北京长大。

都说她出身不凡,红三代出身。也有人说她在北京西苑大院长大,那是仅次于中南海的豪宅。

虽然马雪征的家庭背景没有明确说明,但就马雪征后来的经历而言,他来自一个非凡的家庭应该是事实。

出生只是一个条件。

有了外界的支持,你的生活可能会很好,但如果你真的做出了杰出的个人成就,你自己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人。

马雪征的大学同学在回忆她的时候,用温柔、聪明、坚韧、坚持来评价她。可以看出,马雪征从十几岁开始就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中学毕业后,她被安排参加东北的“上山下乡”运动。

1973年,根据回城政策,20岁的马雪征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三年后顺利毕业。

因为年龄特殊,她的工作关系调到了北京郊区大兴县,在县委做文员,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的地方了。

此时,国内的政治走向也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两年后,国家逐渐停止了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运动,全国各地在农村搞建设的大学生被分批召回,包括马雪征。

1978年2月,马雪征被派往中国科学院。

虽然她大学学的是欧美文学专业,不是对口专业,但是外语很好,所以领导安排她主要负责国外的项目。

一个25岁的年轻姑娘,从县级政府机关直接升到对外交流,对于普通女生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尤其是你不是相关专业的。

然而,马雪征从不认为这些是困难。在她看来,这些都只是问题。

有问题就要解决。如果对流程不精通,就要向同组的前辈学习。如果我们没有通过语言测试,我们应该多听多练。至于不清楚的文件、规则、条款,要努力弄清楚。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起初,马雪征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只负责与英国的对口交流。他的第一个项目是翻译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

她工作很勤快,很有想法,不熟悉的问题也敢于求教。虽然她是第一次做翻译,但她做得很好。

随着经验的积累,马雪征的业务能力越来越突出。

渐渐地,马雪征负责中英之间的所有有关协议。

她一定会出席重要会议。许多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都做过马雪征的翻译,邓小平就是其中之一。

马雪征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所以他逐渐在中科院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崭露头角。

1984年,31岁的马雪征被提升为国际合作局西欧司副司长。

她的工作也扩展到负责整个西欧国家的国际交流。两年后,她顺利晋升为处级干部。

这一年马雪征33岁。

在这么高的年龄,普通人已经充满了雄心壮志,但马雪征并没有停下来,她仍然想通过上一层楼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马雪征的职位一直备受争议,所以当她被提升为副局时遇到了一些障碍。

按照常理,这无可厚非。晋升的机会就这么多,一个人来不了,但这多少引起了马雪征对现状的思考。

但此刻,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直到在香港遇到柳传志。

弃政从商

1988年,随中国科学院院长周赴香港参加联想在香港的剪彩仪式。

在这里,马雪征见到了时任联想集团总经理的柳传志。

无论今天发生什么,柳传志的勇气和雄心都是令人信服和尊敬的,包括马雪征。同样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柳传志向马雪征展示了她可以走的另一条路。

经过深思熟虑,马雪征决定辞去工作,和柳传志一起下海。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的干部下海经商,已经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马雪征选择了另一家刚刚成立六年的鲜为人知的公司。其主营业务是计算机,与她本人专业无关。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决定。

柳传志也无法理解,于是专门开会讨论是否接受马雪征入盟。

结论被全体成员通过,但柳传志认为小庙容不下大菩萨,不想让马雪征加入。

柳传志告诉马雪征,工作可以,但是要从助理做起,其实就是让她退让,没想到马雪征竟然同意了。

“摆平”柳传志,她还得摆平所有科学院的大佬。

离开马雪征中科院有很多障碍。

像马雪征这样优秀的年轻干部,即使是中科院这样的单位也想留住他们。

周德安·赵广摆事实和讲道理:

“你现在是个称职的领导,接触的不是科学家就是企业家,都是找你办事的。你习惯了和这个群体打交道。你知道人做生意下海是什么感觉吗?都是生意人,你要争点小利。你已经从高高的泉水落到了低低的里巴人身上。”

周德安·赵广和马雪征是多年的朋友,他们不禁多说几句。马雪征能理解周德安的好意,但她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中科院的级别,没有人愿意当一辈子办事员。

大家都抢着做官,但是官位就那么几个,怎么分,给谁。门道太多了。

出去总比在这里打好。

毛主席也说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肯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结果可能没有在中科院那么好。

周德安从马雪征的态度中清楚地知道她已经下定决心了,所以她只好叹了口气,让人走了。

1990年8月,马雪征离开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在此之前,主管人事的副总裁也建议把职位留给她,但马雪征认为,既然她走了,就不能再占用资源,可以潇洒彻底地走了。

马雪征是抱着大展宏图的想法来到联想的,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这个事业非常顺利的女人,第一次尝到了办公室“琐碎提醒”的苦涩。

作为一个处级领导,马雪征以前的工作身份大概就是主持会议,把握方向,签字盖章,至于具体工作,下面的工作人员会具体处理。

现在马雪征的身份是“下面的工作人员”。

作为总裁助理,听着风光,其实鸡毛蒜皮的事都要问。

为了推动整个合作,马雪征曾经和柳传志一起在寒风中站了几个小时。

马雪征不理解,也感到困惑,但她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她很快摆脱了自己的坏心情。

“我认为我最大的优点是与人沟通”。

1997年,柳传志给了马雪征这个与人交流的机会。他请马雪征领导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的合并。

联想集团成立时,负债是资产的两倍。三年后,联想集团拥有数十亿净现金。

之后,马雪征管理了联想的全员持股计划,但这些都是小试牛刀。真正让马雪征在一战中出名的是联想的IBM个人电脑业务合并。

联想董事会并不看好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提议,他们拒绝了这个“异想天开”的提议。

要知道联想当时的年收入还不到IBM个人电脑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被收购的比被收购的有钱。这怎么玩?

马雪征看到了这一提议的巨大好处,这是将联想推向世界舞台的最佳时机。她会尽力促成这次合并。

马雪征非常聪明。她没有试图用自己的技能说服董事会,而是邀请了三家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和评估公司来做说客。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果然事半功倍。

董事们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了MA的优势和劣势,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

马雪征一直参与整个收购过程。学文学的她,对金融、计算机、商业并购都是门外汉,但她能把这个案子做成自己职业生涯的典范,可见马雪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的动手也为她日后管理公司打下了基础。

收购IBM PC后,联想集团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如此庞大的集团,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新整合的群体随时可能瘫痪。

马雪征要求区域高管每周至少与自己直接沟通一个小时,她每两周会与自己平行的部门沟通一次,以保证自己对全公司所有区域和部门的运营状况的了解。

由于马雪征缜密的计划和善于沟通的工作作风,联想的内部关系在几个月内就理清了,这让一家之主柳传志非常欣赏,甚至说他是在给马雪征打工。

那是一个成就与艰辛并存的时代。马雪征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她经常从睡梦中醒来。如果任何一个应收账款跑了,她就完了。

幸运的是,这种担心直到2007年马雪征退休后才发生。

03自立

联想集团已经步入正轨,首席财务官马雪征也提出退休。她告别了陪伴了她17年的柳传志,直言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马雪征的投资并非突发奇想。

早在2001年联想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时,她和柳传志就提出要为联想投资服务,但柳传志想让留下来陪杨帮他一段时间,一直在联想集团工作。

正式退出联想,马雪征一“自由”,德克萨斯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合伙人柯特就向马雪征伸出了橄榄枝。

我对马雪征的邀请感到惊讶。

毕竟TPG是顶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这样的投行门槛非常高。它怎么会青睐一个像她这样年龄和经验都不在线的门外汉?

实际上,库尔特对马雪征的了解使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是联想董事会成员,与马雪征共事多年。库尔特最看重的不是马雪征的投资经验,而是她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马雪征可能不太懂投资的规则,但她“看公司”很准。

在TPG期间,马雪征完成了对达芙妮的投资,利润翻了一番。

2011年,58岁的马雪征离开TPG,与前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共同投资成立私募股权基金于波资本。

到目前为止,宇资本已经参与了40多项投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支付宝、阿里巴巴、金宇医药、网易云音乐等等,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

马雪征精准投资的背后,是她每天认真阅读各公司财务报告的勤奋,以及她过去多年管理大型集团的经验。

TPG合伙人山曾说,做投资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的判断,这需要有深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判断能力。马雪征无疑是这方面的领导者。

2019年8月31日,马雪征因病去世,享年66岁。

当她得到这个消息时,所有和她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都感到惊讶和惋惜。怪姑娘,一个不是男人的女商人,创造了太多的神话,她的传奇不应该就此结束。

从中科院到联想,从联想到TPG,再从TPG到于波资本,马雪征总是在事业的巅峰再次选择赛道。

这其中有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她对自己能力的挑战。

聪明、坚韧、勇敢,难怪圈内人都称赞马雪征是“商界花木兰”。虽然战场不同,但她不愧为女英雄。

“我爱你兰,不要用颜色奉承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无人香。”

草出于深山,不与花争春色。马雪征也是。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