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4大名酒,西凤、汾酒为何如此落魄不堪换药不换汤,也难怪

核心提示在中国白酒中的江湖地位,四大名酒相当于四大门派的掌门,在同领域当中都是祖师爷级别的身份,相互各有不同,又有相同之处。70年转瞬即逝,如今茅台酒成为了行业教父,众品牌顶礼膜拜;泸州老窖凭借国窖1573,与五粮液一起稳稳坐实了高端白酒前三甲。反

在中国白酒中的江湖地位,四大名酒相当于四大门派的掌门,在同领域当中都是祖师爷级别的身份,相互各有不同,又有相同之处。

70年转瞬即逝,如今茅台酒成为了行业教父,众品牌顶礼膜拜;泸州老窖凭借国窖1573,与五粮液一起稳稳坐实了高端白酒前三甲。

反观汾酒、西凤,一个守着山西、一个守着陕西,从全国名酒沦为地方品牌,只能在中低端消费市场做做文章,高端市场被茅五泸按在地上磨来磨去,那么同为4大名酒,西凤、汾酒为何如此落魄不堪?

说起原因,既有心酸,也有无奈,主要原因是“换药不换汤,也难怪崛起不了”,对此我总结了如下2个方面的原因,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样的观点呢?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方面1,思想落后

建国后的白酒市场,属于计划经济,品牌都是国营,统筹统销,酒厂只负责酿酒生产,对接地方供销部门,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80年代进入市场经济,但是白酒价格仍有物价部门制定,90年代开放白酒企业自主定价权,由此白酒市场才算是全面开放。

此时跳出来一个白酒大王,叫五粮液,率先提价,价格一路飙升,茅台继而跟进,才有了如今白酒行业的两大巨头,千元白酒市场份额高达70%左右,泸州老窖及时推出了国窖1573,才勉强分得10左右的市场份额。

一直到今天,西凤、汾酒本品的价格也就是四五十块钱一瓶,这第一波的涨价大潮没跟上,眼睁睁地看着茅台、泸州老窖绝尘而去。

方面2,换药不换汤

本品没赶上涨价,但是又心有不甘,于是又走了第二步“臭棋”,换药不换汤,什么意思呢?

茅五泸都是本品贵,系列酒便宜,而西凤、汾酒则是本品便宜系列酒贵,既然系列酒贵,那酒质就一定要更高,牺牲的就只有本品的品质。

所以绿瓶西凤、黄盖玻汾,几十年包装没变,但是里面的酒,则早已不是当年获奖的酒质,包装没变,酒质不断在降,这就是所谓的换药不换汤。

除此之外,整体白酒市场的香型进化,对两个品牌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建国前30年,人穷钱少,清香酒便宜,老百姓喜爱;改gé开fàng后,百姓们渐渐有钱了,浓香酒渐成主流;加之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懂酒的人越来越多,酱香酒逐渐形成趋势,西凤、汾酒时代注定成为历史,真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啊!

说到酱香酒,实在一点,咱就别说茅台了,千多块一瓶的酒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实在太遥远,反而在一些低价酒中反而能找到惊喜,像我前几日试的网红酱酒国康1935,想不到口感和酒质上居然还有惊喜。

茅台镇纯坤沙酱香酒的成本是多少呢?平均就在50元左右,因此100多买一瓶坤沙酒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只有一个条件才有可能,那就是酒厂自产、自营,中间哪怕多一个环节,价格都要翻一番。

经过长途奔波的酒,尤其是在夏天,到手不要第一时间打开,我是在床底下放了一整天,喝之前又在冰箱冷藏了20分钟,20度左右,能使白酒的酒香和层次感达到最佳。

观色:有微黄,但不明显,至少比很多尿黄的酒诚实,酒花有点出乎意料,居然持续将近一分钟的时间,说明酯类成分很厚,跟宣传中的五年陈酿基本符合。

闻香:酱香突出,焦糊香没那么重,第一判断就是轮次酒勾调比例的原因,这个价位,能保证坤沙已经实属难得了。

入口的柔润度和丝滑感,算是比较大的惊喜,入喉顺畅,回味比较挺拔,喝了半斤不感觉燥热,一晚上没喝水也没渴,要说这一百多块钱能有如此品质,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

双瓶装【500ml*2瓶】国康1935 酱香型白酒京东月销量100好评率98%旗舰店¥298购买

未来的白酒市场发展,不管名酒还是不知名的酒,品质一定是核心基础,不管你是几大名酒,品质不行,早晚都会被时代所淘汰,不信的话咱们过几年再看。

想了解更多酒水相关信息的,也给我来个关注+收藏+点赞以当支持,另外酒友们若想了解“撸酒套路”和“酒好价线报查找方法”的,可以进我主页私信我【撸酒】,获取方法哦。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