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大品牌竞相裁员 小区里的“团长”也纷纷“脱团”

核心提示[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4月6日讯 来得快,去得也快!曾经备受资本青睐的团购买菜,今年似乎“凉凉”了。  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连日来几大互联网巨头相继裁员,社区团购从一年前最火的互联网赛道之一,变成了不赚钱遭抛弃的“鸡肋”。细心的

[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4月6日讯 来得快,去得也快!曾经备受资本青睐的团购买菜,今年似乎“凉凉”了。

  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连日来几大互联网巨头相继裁员,社区团购从一年前最火的互联网赛道之一,变成了不赚钱遭抛弃的“鸡肋”。细心的消费者更是发现,以前遍地开花的团购买菜现在基本销声匿迹了,那些曾经风光的“团长”也纷纷“脱团”不玩了。

1

退潮了 团购大品牌纷纷忙裁员

  厦门的陆先生,曾因在京东这样的“大厂”工作,备受同学的羡慕,但前不久他却失业了——收到了京东的“毕业”通知。

  上周一开始,京东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被爆开始优化裁员,裁员比例为10~15%,裁撤区域包括四川、江西、海南、广东、苏沪等地。

  几乎同时,阿里社区电商品牌淘菜菜也在不断收缩站点,网传阿里巴巴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裁员涉及饿了么几乎所有业务线,此次裁员的比例在15-20%之间,淘菜菜也将大面积关停。

  事实上,忙着裁员撤退的社区团购平台,并非只有京东和阿里。早在去年9月,滴滴旗下橙心优选就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昨日,导报记者打开橙心优选主站APP,发现已无法使用,应用商店里甚至已经找不到“橙心优选”的app。有消息称,橙心优选全国大部分的自提站点已经关闭,并且大部分的裁员工作已经完成。

  另一互联网巨头美团旗下的美团优选,也在今年2月传出了裁员的消息,主要是集中在代理侧、直代侧。而且“前线”裁员的同时,大后方也在经历了人事大调整,其中分管美团优选事业部的美团高级副总裁陈亮,被宣布脱离业务一线。

2

不玩了 小区的“团长”纷纷“脱团”

  互联网大厂裁员,本是距离普通消费者比较遥远的事,无奈买菜这件事是主妇们的关心焦点,巨头们的心思,她们似乎早就感觉到了。“还真是的,之前我们小区团购买菜的取货点在驿站,现在驿站还在,但已经没有团购买菜了,我认识的两个‘团长’现在也都不干了。”五缘湾一个小区内,两孩妈妈小林表示,刚开始团购买菜很便宜很新鲜,但没过多久,不仅菜来的不准时了,新鲜度也大打折扣。

  曾经的“团长”小徐告诉导报记者,社区团购具有强烈的互联网烙印,那就是用钱砸,新用户0.1元任意购、1块钱一盒鸡蛋、10块钱一箱牛奶……利用烧钱不计成本的换用户和订单,并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练好团购买菜的“内功”。

  小徐直言,买菜和其他团购不一样,新鲜度、配送速度都要跟上,蔬菜常常被吐槽“图片仅供参考”,还有好几次邻居反映鱼不新鲜,遇上下雨或天气不好配送常常出问题,慢慢的邻居们团购的热情降低了不少。

  和她一样,大约是去年下半年,另一“团长”小丽也“脱团”了。她说,刚开始是做本地团购平台“叼到家”的“团长”,后来去了橙心优选,接着又跳到另一平台,刚开始平台抢她,现在平台对她已经没有吸引力。

  不仅如此,导报记者还发现,除了朴朴和叮咚这样有前置仓、能及时送达的平台外,留在社区团购的“选手”已开始弱化生鲜的比重,比如本地平台叼到家,团购商品不仅包含日用百货、美妆洗护,食品也多是易于保存的冻品或冷鲜包装,蔬菜类商品鲜少出现。

3

咋回事?来得快去得也快

  社区团购的潮起潮落,写实的勾画出了“风口”的样貌,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8年之前,社区团购还只是活跃在局部地区,饱受运营成本高、增长缓慢的困扰;2020年疫情全面爆发,阿里、滴滴、美团、拼多多、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跑步入场,社区团购成了“香饽饽”。

  但经历一年多的拼杀,混战并没带来预期收益,反而成了拖累。

  京东去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包含京喜拼拼的新业务亏损额高达32.2亿,同比扩大230%。招商证券的行业报告指出,当前整个社区团购领域已经烧钱近500亿,并且这样的亏损幅度还进一步扩大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团购本身是有市场的,但是疯狂的用烧钱来换取规模,然后再通过规模取胜的短期思维,在以生鲜为入口的团购赛道并不适用,疯狂抢用户、低价拼优惠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优质的商品和体验,抛开这个基础,简单粗暴用补贴换增长是走不远的,烧钱烧钱总会有人没钱烧不下去。

  就像小丽说的那样,认真把关蔬菜的品质,严格控制物流速度,然后再考虑给邻居们一些优惠,而不是上来就“白菜价”倾销,那么倾销之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