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以为我学的是心理学,自然成了心理咨询师。结果我当了小学老师,中学老师,HR,行政助理,销售代表...
本期介绍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情况。还提到,目前国内的大学中,心理学排名靠前的大学主要是师范类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就业也与师范类大学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基本就业情况,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例。
根据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就业报告,心理学本科生106人,其中非师范生83人,免费师范生23人。从就业率来看,本科就业率97.1%,乍一看还是挺不错的。仔细看,82名非师范生中,有54人选择国内或国外深造,真正拿到企业合同的只有29人。签约的企事业单位类型比较单一,以中、小学教育为主。
图片:北京师范大学
虽然数据年份已经是五年前,但是作为心理学数一数二的大学,这个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心理学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大学和企业。硕士毕业后,去的工作相对更多。
根据比较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规划,我们来仔细看看心理学学位在就业上的区别。
中小学心理学教师的地位。中小学的老师以本科生为主,只有少数硕士生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考虑进入中小学当心理学老师。此外,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开始受到重视,中小学开始设立心理咨询室。但与东部或发达市县不同的是,有些学校的心理学老师还需要再教一门心理健康课,所以心理学老师往往身兼二职。
中小学心理学老师兼顾教学和咨询双重工作。从未来职业规划来看,一方面,中小学教师有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咨询工作可以直接接触咨询案例,可以培养心理咨询能力。中小学教师岗位适合追求稳定,想兼顾一线心理咨询的学生。
公务员。公务员中心理学专业的岗位有公安系统、教育行政部门、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公务员考试本科和硕士的区别在报考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有些职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另外,本科和硕士进入公务员系统后差别也不是太大,主要看后期的努力,和其他专业的公务员基本一样。公务员仍然是大部分本科生毕业的重要方向,在稳定性和薪酬待遇上略高于中小学教师。
大专院校。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学专业硕士及以上,都可以去相应的心理学院或者心理系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也可以作为高校的心理学公共课来教授,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然,高校的心理学公共课也会有心理学院的老师来教。高校对学历的要求普遍较高。即使进入硕士,也需要不断学习,甚至继续考博士。比较适合想在心理学领域深造或者喜欢高校学习氛围的同学。
企业。企业将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趋势,主要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与心理和行为相关的工作,如个体和群体心理咨询与辅导、人才选拔与评价、企业员工发展培训、市场调研等。
根据《2013-2017年全国应用心理学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分布如下。一个企业的好坏很难一概而论,适合对心理学的应用比较有想法,又不愿意被心理学基础知识局限的同学。
图片来源:《2013-2017年全国应用心理学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顾问。国内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收入并不可观,甚至需要兼职来维持生计。从数据上看,据壹心理发布的《2016年中国心理咨询师生存状态报告》显示,在从业3-5年后,仍有45%的心理咨询师年收入低于3万元,18.3%的人年收入在3-5万元。
心理咨询师本来应该是心理学专业的主流专业,但是由于收入、不受重视等客观原因,仍然没有成为主流,但是趋势在好转。比较适合想积累心理咨询案例或小组工作经验,喜欢和别人说话,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学。
总的来说,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渠道比较广,有些工作门槛较高,但是心理学专业的工资一直是心理学家的一块“心病”。从数据上看,我国本科毕业生的起薪逐年上升,从2013年的3650元上升到2018年的5135元,而我国心理学专业的平均起薪2013年为3350元,2018年为4225元,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不会劝你为了梦想降低生活水平,也不会劝你盲目追求高工资。目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想达到高薪,所以可以通过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获得更好的工作平台。平心而论,心理学本身确实是个不错的专业。医学治疗身体,心理学治疗心灵。即使不把这个作为你的专业,也建议你可以辅修心理学。
总结:
1.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去向有中小学教师、公务员、高校、企业就业、心理咨询师等。
2.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和硕士研究生就业差别很大。建议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选择深造;
3.心理学专业薪资水平不高,就业渠道不广,但就业趋势向好。
下次通知:
下节课,我们将总结心理学。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