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在饭店吃饭,听到隔壁桌一家三口的对话。
"如果你吃得好,你妈妈会奖励你一个玩具。"妈妈对三四岁左右的女儿说。
磨蹭的孩子很快吃完了饭,问:“妈妈,这是什么玩具?”妈妈从背后拿出一个小娃娃,女儿很开心。
母亲骄傲地对孩子的父亲说:“你看,孩子不吃,就不要努力,优先奖励。”
过了一会儿,小女孩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刚才地上有一个空瓶子。我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
“宝宝太棒了!”妈妈赶紧夸。
“那你拿什么奖励我呢?”母亲听了,笑着说:“这孩子真聪明,竟然知道向我要奖励。”
然而,听到这段对话的丈夫皱着眉头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孩子有问题?做好事是自愿的行为。我为什么要回来要赏金?”
我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因为老公一下子就说到重点了。但这个孩子的行为并不典型,而是代表了很多孩子的现状。也就是为了报酬而做某事。
01奖励教育成了育儿“神器”?
现在的育儿环境越来越强调科学。要研究孩子的心理,关心孩子的精神建设。以前打骂孩子最好,越来越不提倡惩罚教育,而不是奖励教育。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小女孩,好饭有好报,好事有好报。似乎在孩子的世界里,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有计划的,而不是自愿的。
但很多家长表示,奖励教育很有用。因为奖励,家里矛盾重重。因为有奖励,孩子才能如期完成任务。比如餐厅里的妈妈开心地说,因为有奖励,孩子很快吃完了饭。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已经有家长开始反思了。这种奖励行为正确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在网上走红的父亲,因为怕辅导作业忍不住打孩子,还用绳子把孩子的手绑在身后?
有些人可能认为父亲自己脾气暴躁,他担心自己会做得太过分。其实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他有详细的奖励表格。
比如按时起床奖励一元,打扮自己奖励二元,考试100奖励五元,期中期末考试翻倍...
在如此细致的物质奖励下,孩子还在拖作业的后腿。你考虑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吗?
02盲目的奖励会混淆孩子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的行为仅仅是靠外界刺激维持的,一旦刺激减弱或消失,他的行为就会消失。
也就是说,父母盲目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精神上的依赖,会默认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需要物质力量的回报和支持。一旦这种物质奖励减少甚至消失,孩子就会停止做某件事。我觉得这个结果和所有家长自己对奖励教育的愿望是相悖的。
作为家长本身,奖励孩子一两块并不是很大的数额。而且通过这种简单方便的方式,可以代替呵斥责骂,保持家庭和谐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一旦这种物质奖励消失,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
看过几期《大一新生日记》,其中涛的育儿方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但王涛在一次采访中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他们儿子每次起床都会找爸爸要礼物,不然就起床。王涛直言,“我习惯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因为他平时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不多,所以会用“送礼物”的方式来博取孩子的喜爱。但是时间长了,总是想要礼物,也觉得父亲应该给自己送礼物,不然会发脾气。
梳理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正在被这些物质奖励所偏向。就是他们说不清自己做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
学习动机的混乱会对孩子未来的行为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奖励是需要的,但是要远离家乡。盲目奖励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教育
正如育儿专家王仁平所说,“看似是激励孩子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混淆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让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为谁而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能力、品质和习惯的培养。”
专家的话一针见血。奖励教育看似激励孩子,实则忽略了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奖励手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属于外驱力。但如果你想让孩子真正长大,就需要激发他的内驱力。即自主学习的能力、优秀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等品质。
首先要在精神上肯定孩子。
不管是谁的孩子,他都不会一直拖延。你会发现他偶尔会主动一点,按时准时完成任务。此时此刻,建议家长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
“这些玩具都是自己收拾的吗?真的包装得很好。”
“数学卷子都做完了吗?妈妈今天没催你,你自己完成了。太好了!”
这种精神上的肯定,某种程度上比物质上的奖励更有效。
其次,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叠的衣服可能没有妈妈叠的整齐,扫的地板可能没有爸爸的干净。他刚开始写,可能写歪了。
但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越是这种时刻,越需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从不完美中感受到成长的动力。
最后,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自主是自我驱动的表现。一个有自主权的孩子,无论是日常琐事还是放学后的作业,家长基本都不用太操心。
孩子心理建设健全,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进而激发自觉意识。能主动完成一件事,不是为了父母给的物质奖励。
结论:
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如果你不想总是用那个又催又叫的保姆,也不想让孩子为了得到一个奖励而去做事,那么不妨尽早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