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优牛财经
在以100多亿的估值登陆纽交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后,名品在二级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似乎在逐渐下降。
去年12月底,上市的名品魏昱一路突破30美元大关。然而,其2021财年的第一份季度报告恰好阻止了这一上升趋势。今年的二季报也是如此——各方面都非常亮眼的财报,也没能挽回2月份名品跌多涨少的趋势。截至2月25日港股收盘,名创产品股价报27.18美元,跌幅3.24%。
当然,也不能忽视疫情对名优产品的影响。如果一个实体零售企业能够坚持到疫情结束,不倒闭,甚至不盈利,至少可以证明其生命力是顽强的。但是,市场会更喜欢讲新故事的创业者,因为在他们的未来愿景中,主业空的增长永远是极其巨大的——这正是名品所缺乏的,或者说市场认为名品所缺乏的。至少到现在,名创产品还没能证明自己的主业“看不到天花板”。
净利润环比增长70%,名品终于走出疫情阴影?
北京时间2月25日晚间,名创产品发布了2021财年第二财季未经审计的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第二财季名创产品总收入共计人民币22.98亿元,环比增长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和汇兑损失后,其调整后净利润为1.5亿元人民币,较第一财季净利润0.85亿元人民币增长约70%。
最重要的门店数据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名创产品已经在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4514家门店的庞大零售网络,其中中国门店2768家,海外市场1746家。名创优品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表示,名创优品2020年将在全球拥有303家新店,其中第二财季新增门店184家,占全年新增门店的60%。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即使在海外市场疫情的影响下,名特优产品的开店速度依然不减。2020年下半年,名创产品陆续在加拿大、美国、尼日利亚、印度等国家开设新店。第二财季新增海外门店49家,占2020年新增门店总数的60%,海外营收也增长了32%。名品首席运营官张赛银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名品的蓬勃扩张步伐与其幕后高效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密切相关。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名品已与全球600多家优质供应商达成合作。比如它的香水品类是由香奈儿的原料供应商Chiwharton提供的,化妆笔供应商是圣罗兰和资生堂的供应商艾诗。
此外,名创产品还向美国会员公司Super Costco学习了预期销售定价、买断供应商、不支付货款的供应链模式。基于供应链的妥善管理,名优产品可以使店内商品价格长期保持在50元以下,同时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在财报中,铭创对第三财季的营收做了预估——营收同比增长40%,毛利6.43亿元,毛利环比增长23%。可见其对业绩持续增长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还是要打个问号,名品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
名品“顶梁柱”十元店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第二财季财报的逐渐回暖,或许预示着名品已经走出了黑暗时刻,但未来仍需解决诸多问题,业务增长的诸多不确定性只是其中之一。
从增长的角度来看,名品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门店的商品销售,这意味着名品要想收获业绩的增长,要么提高单店效率,要么继续加速开设更多的新店。但对于名优产品来说,前一条路线目前似乎很难到达。
据媒体报道,名品加盟商开店需要向总部缴纳75万元的商品保证金和8万元的第一年品牌使用费。选址成功后,加盟商还需要支付每平方米2800元的装修费用。之后,名品负责店铺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加盟商只需要收取分红即可。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在名特优产品的宣传中,提到了“优店半年可返本”的字眼——但好像不是这样。有加盟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加盟店的月营业额在40万元左右,月净利润在2万元左右。但她加盟的时候已经交了83万的加盟费和60万的装修款,也就是说她要五到六年才能收回本金。
可见名品单店盈利能力还是不算太强。即使2021年店内名品消费模式回暖,主打低价高质商品的名品单店效益依然存在天花板,提高客单价显然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选择——看看最近被逼卖菜的无印良品就明白这一点了。
对于名品来说,更有效更简单的办法无疑是加快开设更多的门店,这也是叶国富一直带领他们做的事情。但是,继续扩张也可能给名品带来风险。
长期以来,名特优产品首选人流量大、位于高端黄金地段的一二线城市,能为其品牌形象带来更多正面收益。同时,一二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更强,单店效益会更高。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商圈,适合开店的地点有限。当名优产品的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6000家甚至10000家的时候,用这个标准快速扩张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名品也可以进入下沉市场,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机会,但这几乎不是一个好主意——在下沉市场,名品的盈利能力并不好。此前有媒体根据2020财年名品国内营收数据,按照三线城市租金和日常投入估算单店年营业利润,最终结果仅为19.2万元。整体来看,目前市场上能够支撑名品零售业务想象空间的海外国家似乎已经所剩无几,这也意味着在全球疫情平息之前,名品无法展示其快速扩张的手段。
多元化的手不停的玩,名优产品能再造一个名优产品吗?
对叶国富来说,很明显,仅靠赚很少的钱和维持高增长的零售业务,是无法支撑目前名优产品的高估值的。今年2月18日,叶国富公布了公司2021年的业务发展路线。他表示,名品将继续执行“X战略”,把名品变成新零售平台,孵化更多有潜力的子品牌。
早在这之前,名品就已经在多元化经营上尽力了。2020年1月,著名创意产品通过母公司赛曼集团推出化妆品集合店品牌WOW COLOUR,专注于网络名人中的化妆品品类。
公开数据显示,WOW COLOUR已与包括联合利华、宝洁、强生、爱茉莉、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品牌合作,门店SKU达6000个。截至2020年9月,WOW COLOUR门店已经拓展到全国30个省份,89个城市,以一二线核心商圈为起点,就像名品一样。
同年12月,名创创品宣布其首个独立运营的时尚品牌“TOPTOY”,其首家旗舰店也在广州贾政广场开业。TOPTOY创始人兼CEO孙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最近在资本市场火爆的POP MART,并将其与TOPTOY的特点进行对比。
“我们与POP MART不同,我们更像时尚界的安卓系统。”孙对说:
正如孙所说,TOPTOY很可能演变成“时尚界的安卓”——它的IP少了,但合作伙伴多了。目前,名创已与HelloKitty、漫威漫画、迪士尼等17家现象级IP公司合作,供应商增至100多家。无论是漫威漫画还是迪士尼,在中国市场永远不会少了其角色的粉丝,这当然得益于漫威和迪士尼形象的不断影视化。
TOPTOY作为“名特优品系”的一员,目前只是初露端倪,但发展速度也很快。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TOPTOY已在广州、深圳、天津、Xi安等地开设了9家门店,还在全国铺设了机器人门店。从经营数据来看,其线下门店+机器人门店的营业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
可以预见,名创产品这次目标市场的毛利率远高于其“10元店为王”的零售业务。以POP MART为例,其自有IP毛利率高达73.4%,独家IP毛利率为70.3%,非独家IP毛利率为67.9%;今年上半年,POP MART实现毛利5.33亿元,毛利率高达65.2%——即使是卖盲盒的POP MART也能做到这么高的毛利率。那么,整个万超赛道的潜力是多少呢?
然而,如果TOPTOY想在万超赛道“弯道超车”,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是绝对必要的,这也是投资者所担心的。
自成立以来,名品质量问题不时被曝光,尤其是近几年。比如砷超标的眼影笔,锑含量超标的腮红,还有今年的“1400倍致癌物”指甲油等等。目前,潮玩赛道早已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消费者更看重品质而非价格。如果TOPTOY复制了其“母亲”名品的缺点,无奈之下退出战局可能是其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