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店”零售巨头遭沽空狙击!股价大跌%,公司紧急回应:毫无依据!

核心提示登陆港交所不足一个月,就被沽空机构指控财务报告真实性存疑,以“十元店”著称的零售巨头名创优品紧急作出回应。7月26日,名创优品遭遇蓝鲸资本Blue Orca做空,其港股股价大幅下挫并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7月27日早间,名创优品盘前公告回应认

登陆HKEx不到一个月,sold 空机构指责财报存疑,有“十元店”之称的著名零售巨头创优紧急应对。

7月26日,名创产品遭遇蓝鲸资本Blue Orca [/k0/],港股价格大幅下跌并创上市以来新低。7月27日上午,名创产品盘前公告回应称,该报道毫无根据,含有对公司信息的误导性结论和解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名品回应:报道无依据,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调查。

7月27日上午,名创产品在HKEx发布公告,回应了销售机构Blue Orca Capital在其报告中提出的指控。铭创品表示,“该报道毫无根据,包含对公司信息的误导性结论和解读。”著名产品的董事会正在审查这些指控,并考虑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

铭创品表示,基于公司管理层的建议,为保护全体股东的利益,董事会决定成立由独立董事徐莉莉、朱永华和王永平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旨在监督对报告中相关指控的独立调查。在适当情况下,独立委员会可聘请独立专业顾问协助独立调查。

当地时间7月26日,一家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发布了一份空关于名品的报告,称经过7个月的调查,发现名品在其核心业务中误导市场,而不是采取轻资产、高利润的特许经营模式。它还表示,数百家名品店没有经营独立的特许经营者网络,但有数百家名品店。作为不正当交易的中间人,董事长从上市公司贪污数亿元人民币;名品是一个没落的品牌,营收比IPO前的巅峰下降了40%。新冠肺炎疫情前曾出现大规模关店潮,近两年加盟费已下降63%。

据财联社报道,其实蓝鲸资本对于很多涉足股市的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这家机构以做空出名,近几年在港股市场做了空多只中概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名品是一家主要在美国和香港股票市场上市的中国零售企业。空报告发布后,截至26日美股收盘,铭创产品报6.13美元/股,下跌14.98%,总市值19.41亿美元;27日,名创产品股价下跌10.01%,至12.58港元/股,总市值约159亿港元。

第三季度营收23.4亿元。

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家居产品的零售。2020年10月,名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22年7月13日,正式在HKEx主板上市交易,成为双大上市公司。但开盘即破发,挂牌价13.8港元/股,最终收于13.38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3.04%。

公开资料显示,叶国富是名创产品的创始人。早期的名优产品主要在“十元店”市场,产品以小日用品为主。至于“十元店”的生意,业内人士分析,名优产品主要是通过寻找优质代工厂生产,省去中间环节和营销成本,通过批量出货掌握议价能力优势,从而实现更低的成本。

根据名创产品向HKEx提交的招股书,2019财年至2021财年,名创产品收入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和90.72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94亿元、2.6亿元和14.29亿元。2021年下半年,名特优品扭亏为盈,但累计亏损仍超过16亿元。三年来,名特优产品总损失超过35.54亿元。

根据名创产品公布的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总营收达人民币23.4亿元。其中,国内收入18.2亿元,海外营业收入5.2亿元,非IFRS调整后净利润1.1亿元,净利率4.7%。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提升至30.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球门店数量达到5,113家。其中海外门店数量为1916家。

名创产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表示,名创产品作为全球零售品牌,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喜好,打造了多元化的市场样本。公司继续看好海外市场的发展。

文章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程鹏·杜波依斯校对|段炼

国家商报综合自每经app和中国证券报

国家商业日报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