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权力的书。这本书的中文名字叫《力量》,英文名字叫《用力量行动:为什么我们比自己相信的更强大》。作者是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黛博拉·格林菲尔德(Deborah Greenfield),她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权力心理学”这门课程。
我们通常认为“权力”只与地位和权力有关,所以关于权力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但这本书向我们指出,“权力”其实才是日常人际关系的核心。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和家人、同事还是街上的陌生人接触,只要和人打交道,都绕不开“权力”这个话题。
代际冲突、婚姻矛盾、同事意见不合、职场霸凌,甚至街头斗殴,都可以用“权力”的框架来观察和解释,也有面对和解决的方法。
该书的推理和实践体系大多与“性能”有关,所以虽然书名是《权力》,但核心内容其实是关于性能的。作者认为作者的力量不属于个人,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赋予了我们力量。
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我们会错误地把一种情境赋予我们的角色权力代入其他情境。比如有的人习惯了在公司雷厉风行,下班后也用同样的模式和朋友家人相处,让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
另一层意思是,我们会不合时宜地把一些被直觉驱使的自我放到具体情境中。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扮演一个冷静、理性、专业的职场角色,却把无意识的恐惧和焦虑代入其中,往往情绪失控,造成无效的团队消费。
当然,学习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概念是很有争议的。在提倡个性的时代,我们更容易听到“做好自己”的忠告,而不是“努力扮演一个角色”。
但核心问题来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真实的自己”是什么?
道格拉斯·肯里克在《理性动物》中指出,每个人都有七种不同的自我。谁也不能白纸黑字定义。力量与软弱,真实与虚伪,善良与邪恶同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权力》的作者在书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她说自己“带了一大群人参与讲课过程”:精力充沛的自己,热情奔放的自己,紧张、调皮、聪明、脆弱的自己等等。
如果我们能脱离身体,观察我们的日常行为,我们也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真实的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完全不同的形象。这些不同的“真我”并不是真实的,它们是在情绪、习惯和自身直觉惯性的驱使下,在控制和失控的同时作用下形成的某种人格。
每一个“真我”本质上都是一种表演,我们只是在扮演“真我”——剧本有时来自外界,有时来自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读书经历,或者是它们综合的结果。
从表现的角度,Power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来应对日常的焦虑和压力。当我们感到害怕和无助时,我们通常会召唤出虚弱和情绪化的自我来应对事态的发展。这样的表演无疑是无节制的,不成功的。
相反,我们应该训练我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事物上,而不是我们的外表和感受上。你也可以通过情景想象或身体姿势调整,或使用一些肢体语言等方法来强调或淡化权力的影响。比如作者提到伸展身体,想象头上戴着皇冠。这样,为了防止走路和说话时牙冠脱落,他必须保持头部中立,缓慢移动。
这本书还给出了PUA在职场上的一些解决方法。例如,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被打断和激怒时,常见的反应是停止说话或提高声调。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在刺激施暴者。正确的做法是控制情绪,通过提问的方式,冷静地把指责和提醒还给对方。
因为作者是女性,所以她对性别造成的职场歧视或骚扰也有更代入的视角和观点。她特别提到了处理类似情况的建议,比如远离私人场所,冷静坚定地拒绝等等。
总之,不要被这本书的书名所迷惑。它不是一部解构“权力”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关注权力和人际关系的实践指南。
无论如何,不要成为权力的奴隶,你的情绪或任何东西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