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被打耳光

核心提示“我这是为你的发展着想”“你到底想不想要这份工作”“老板敬你酒是看得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些似曾相识的话语,正越来越多出现在职场中。它们轻则伤害一个人的自尊,重则夺去一个人的性命。如果说被言语奚落还只是“职场霸凌”中的轻度伤害,近

“我在考虑你的发展”

“你到底要不要这份工作”

“老板看得起你的酒,所以别为难我”

……

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职场中。它们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或者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如果说被言语奚落只是“职场霸凌”中的轻伤,那么最近内地的职场丑闻让人们看到了职场霸凌更暴力的一面。

面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你是选择沉默还是来硬的?有第三条出路吗?今天就来说说职场霸凌。

Text | |Zed

排版| |尤马

最近热搜上有两条反映职场文化异常的新闻:一条是某银行员工因拒绝喝酒被领导扇耳光,被醉酒的同事大骂;另一个是某家具公司员工在产假期间,被HR告知需要每天提交自己的办公经历,报告中出现任何错误都会被不同程度的罚款。

两家公司都选择了保守对待职场欺凌。银行扣了恶霸的工资,让他停职,并责令他向受害者道歉。家具公司以“保持对方立场,反思公司制度缺陷”结尾。

这两则新闻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大范围的讨论,不仅事关职场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职场霸凌。

01血也救不了的职场自杀率。

“职场欺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BBC记者安德烈·亚当斯的一部名为《职场欺凌:如何面对和克服》的专著。书中明确提出“因滥用权力和不公正的惩罚而导致的持续的冒犯、威胁、冷落、孤立或侮辱行为,使被欺负者感到沮丧、威胁、羞辱、孤立和受伤,进而损害其自信心,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这可以视为职场欺凌行为。

有人做了总结。一般来说,欺负有五种。它们包括:

1.贬低当事人的意见,公开羞辱当事人,频繁指责当事人,用纪律或处分惩罚当事人;

2.破坏性的影射、讽刺、贬低员工,以及使用不恰当的玩笑、侮辱、恐吓、威胁;

3.阻止欺凌者参与职场事务,隐瞒必要信息,使其完全孤立;

4.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或分配超出其能力的任务;

5.不认可员工的表现,做无意义的任务,反复提醒对方的错误。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剧照

最近热播的日剧《坂泽直树2》可谓是对上述霸凌现象最生动的诠释。由于坂泽为人刚正不阿,在工作中一直受到上级和同事的挑拨和刁难。电脑收购案中,母公司领导半路抢了班泽的子公司业务,并多次以“班泽能力不足”为由,以人员流放为要挟;帝国空债券追缴案中,同事和客户中的知情人故意隐瞒关键事实,作伪证,导致班泽和客户产生误会,一度影响业务进展。

《半泽直树2》剧照

幸运的是,在职场朋友的帮助下,坚持“以牙还牙,加倍奉还”原则的班泽能够化险为夷,最终当面揭穿了这个别有用心的反派,再次完成了和第一季一样的复仇大戏。在理想主义凯旋的光环下,人们也能看出这只是一部伪现实主义的酷剧。毕竟这么频繁的攻击人已经脱离生活常识了。就连原著作者池井托伦也承认,他写班泽系列不是为了让它成为“职场圣经”,只是为了娱乐读者。

与这部热血剧相比,“半泽”在现实中的经历更能反映出更真实的日本职场环境。2018年,日本政府发布的《过劳死预防对策白皮书》中,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11年,日本每年自杀人数连续14年超过3万人。虽然2010年后总数有所下降,但在工作中自杀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到2017年,日本在工作中自杀的人数占自杀总人数的9.3%。

除了泡沫经济对日本终身雇佣制冲击的背景,使得新人失去安全感。日本工人自杀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厌倦了处理日本复杂而微妙的职场关系。日本人习惯称之为“对人友好”的关系。

02人际关系背后的职场生存哲学

所谓“亲近感”,是日本人利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区别对待他人的一种社交方式。对感情最强烈的“亲人”,用“宠爱”法则;对于半情半算的熟人、朋友、同事,应适用“正义”原则;对于完全不需要赌感情的陌生人,公平竞争法则适用。

在日本正式员工普遍减少的前提下,那些以临时合同工身份进入职场的“陌生人”无疑是职场欺凌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不仅在职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还受到后者的歧视。再加上日本根深蒂固的“自罪”文化,日本职场新人的自杀率常年居高不下。

再看大洋彼岸的欧美,职场霸凌也普遍存在。去年由基蒂·格林执导的《助理》让人们看到了职场背后的阴暗面。

这部以瓦尔斯塔姆事件为背景的电影,全程隐藏了老板的形象,将主要场景交给了基层员工简,以此来唤起观众对她经历的感同身受。

作为一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简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怀着当制片人的梦想进入了一家梦寐以求的影视公司。和所有职场新人一样,她从最基本的杂务做起——虽然名义上被称为“初级助理”。

《助理》剧照

影片中,面对职场上的不平等待遇,简通过抱怨人力进行了投诉,却被知道老板真面目的HR偷走了,并把投诉的原因归结为简嫉妒别人的才能。此外,在老板威胁要解雇她后,试图为自己说话的简最终不得不忍气吞声。而这一点,恐怕是《助手》相比《坂泽直树》更现实的部分:大部分人都在接受不同程度的职场暴力,却因为生存的压力,最终成为对下一个受害者视而不见的看客。

学会对工作场所的欺凌说不

面对职场上存在的诸多不公和各种形式的霸凌现象,去年7月,韩国曾颁布《禁止职场欺凌法》,其中明文规定,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给予员工身心上的痛苦或导致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都将被认定为欺凌行为。如果期间有人因目睹或遭遇欺凌后进行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