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哪次会议

核心提示新时代,做有志气的中国青年,就要心怀“国之大者”,用思想引领激发学生的砥砺斗志,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坚定志气,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漠、奋斗动力不足

在新时代,做一个胸怀大志的中国青年,必须胸怀“国家之大”,以思想引领激发学生斗志,在感受真理的力量中坚定志向,在学习、思考、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拼搏进取中践行初心使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针对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漠、奋斗动力不足、个体价值迷失等问题,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通过讲清楚、讲透道理,教育学生自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强“四史”教育,利用好活的红色资源,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引导学生以史为明、以史为智、以史为情,用红色基因把红色山河代代相传。要建设主课堂阵地,统筹思政课和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培养学、思、用贯通的时代新人,统一知信行。二是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旺盛的心态。针对部分学生自我中心、个人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现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教育学生做“国家的伟人”,要有远大志向,要光明磊落,要有德有才,要有大任。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了解民情、市情、社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网上,把触角伸向学生聚集的网络空。要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挥棒,加大德育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推动人才培养评价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第三,加强劳动教育和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精神和体魄。针对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世界、沉迷玩物的问题,应坚持“五育并举”,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以多种形式的劳动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家园社会。要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体活动,把互联网空的学生吸引到体育场馆和活动室,让他们愉悦身心,增强体质,领略生活之美。

在新时代,做一个自信的中国青年,就要自信地面向未来,把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既要读有文字的书,也要读无字的书,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本领,才能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第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积累未来发展动力。要坚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和国家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职业信念和情怀,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过深钻细研积累未来发展动力。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要用学术大师、科研骨干、优秀教师敢为人先、精诚报国、甘于建功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淡泊名利、对知识敏感、潜心研究。二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综合竞争力。要完善实践教育体系,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就业观,在求职中不断提升自己。整合优势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培养用人单位信得过、留得住、用得上的有用人才,引导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锤炼责任和技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凝聚建功立业的信心、决心和勇气。三是以持续的关注和支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加强日常监测,畅通家校联动渠道,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现象。要完善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持续关注,定制心理支持方案,降低极端事件发生率。广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在新生入学和毕业季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心理保健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

来源/作者:

声明: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载这篇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网,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