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实验中学。
红网新闻记者聂千川通讯员彭丹朱洲报道
对于株洲建宁实验中学,外界的质疑很多:为什么一建校就成立了教育系统的精英?为什么清北等很多名校学生都是从这里起航的?为什么只用了8年就办学称霸公立初中?答案在于创新型学校品牌建设的不断探索。
建宁实验中学校长邓刚。
2014年,株洲建宁实验中学诞生。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丰富的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理想教育为办学目标,努力培养“公民素养、精英气质、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学生,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八年来,学校在家长的满意、师生的喜爱、社会的肯定面前,成为了一所好学校。
建一所高质量的学校,让校园充满书籍。
走进建宁实验中学,春天有盛开的樱花,夏天有碧绿的樟树,秋天有金黄的银杏树,冬天有傲霜的梅花。环境之美有目共睹。校园里读书的声音总是萦绕在我的耳边,是青春奋斗最美的见证。
这样的学习氛围,很难和一所成立不到10年的中学划等号。
2014年7月6日,建宁实验中学筹备组成立。8月15日,接管原二中校产,接收泰山学校和改制后的建宁国际实验学校初中部,设立市区共建优质公办初中,与二中联合办学。学校占地92亩,总绿化面积47%。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全省一流学校雏形初具,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
建宁实验中学。
开学之初,学校向全市知名教育人才抛“绣球”。除了泰山初级中学和原建宁国际实验学校的所有教师外,建宁还从全国招聘了20多名优秀教师,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了10多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我市某民办学校8名骨干教师加入建宁实验中学工作。
同时,学校从全省选拔了50多名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0多名名师和近40名研究生。……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他们组成了学校的领导班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基础,建宁实验中学领导班子立即大布局,立思路、定目标、建制度、建队伍,一系列立基础、清源的举措有序展开。他们一手“立人”,打造“活力课堂”升级版,构建“7+1”特色课程体系。一方面,实现高效课堂,最大化课堂知识容量,优化整合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构建生命教育系列、人文素质系列、高雅艺术系列、科学探索系列四大系列校本课程。
教学质量是公立学校拔得头筹、获得耀眼光芒的关键。“学校致力于让教育回归本质、本真、本色,实现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宁实验中学校长邓刚说,建宁实验中学实行“精准训练”,重在训练,弥补偏差,帮助学困生。在此基础上,分班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学校质量的精准分析,跟踪到每一个年级、班级、学科、学生,通过跟踪分析,找到原因,提高质量。各年级、各学科的竞赛,进一步促进了尖子生的学业优势。短短六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位居株洲市公立初中第一,“建宁名声”声名鹊起。
德育课程也是建宁“7+1”课程的一大亮点,从安全、礼仪、感恩、心理、传统文化等不同侧重点展开。其中有心理健康课程、情绪管理课程、心理调查与咨询、心理普查与建立心理档案、教师成长心理沙龙、家长心理讲座、心理画报大赛、心理电影欣赏等多个子课程和活动。让孩子在玩耍中缓解心理和压力,轻松地继续玩耍。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丰富的人生,是建宁中学每一位教职工坚定不移的奋斗方向。”邓刚充满激情。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打造闪亮的“文化”名片
“让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人生。”它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其中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2017年5月,建宁被市教科院授予“株洲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称号,学校独具特色的学科课实训活动也从那时开始。
他们每期选择两到三个科目,选择一个主题,邀请省市各级专家、教师、研究人员走进课堂,交流课堂教学经验,通过集体备课、互课、异质课堂、集体评课、反思改进等方式,研究、讨论、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以最大程度地改进教学方法。
学科案例研究在建宁已经成为常态。现在,建宁的课堂高效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
建宁实验中学教师节。
为什么学校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凌飘深有感触:“我来建宁实验中学教书。我当老师四年多了,从来没觉得累过。从入校那一刻起,学校就对每一位青年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个人意愿,尽可能为教师创造和发展的平台。”这是建宁一直坚持的“蓝色工程”。“蓝色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师资源,积极动员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开展项目申报和项目研究。借助教育沙龙、读书分享会、专题研讨、专家培训等活动,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借助暑假,邀请20多位专家到校授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除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学校每年组织大型游学活动,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感受先进理念;每周进行一次联盟校交流,对联盟校进行指导,加强校际交流,探讨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宁还成立了学校学术委员会和课堂督导小组,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几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体师资队伍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建宁中学还以党建为抓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为在教师中形成浓厚的赶学氛围,学校全面实施校级名师工程,培养了一批包括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新教师、班主任等在内的名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可以起到示范、引导、辐射的作用,为中青年教师设定目标和方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今后,建宁实验中学将继续通过选拔优秀教师、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等方式,补充优质教师资源,努力打造最优秀的教师团队。
教育航母驶向星辰大海。
教育对外开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宁实验中学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建宁之夜》。
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文化节、运动会、艺术节,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每年的四月和五月,是建宁的文化节。这两个月有全校汉字听写大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建宁讲堂专题文化讲座,还有一系列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文化活动,如英语文体大赛、诗歌大会、故土“拼到底”、成语大赛等...各年级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百花齐放。
艺术节是建宁“四节”的压轴戏。除了美术馆里的“艺术展”,还有全城闻名的“建宁之夜”。在舞台上,学生们载歌载舞,边玩边唱,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展现自己的风采。每年“建宁之夜”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参加,在线直播观众高达十几万。
建宁学子。
足球也是建宁实验中学走出去留下深刻足迹的一部分。以邓刚为主体的学校决策层,力推民意,引入职业足球俱乐部。不到一年的时间,建宁足球队从一个地区队上升为全省第一支校园足球队。球队获得2018、2020、2021年“三好杯”足球锦标赛冠军。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挑战赛总决赛中,建宁足球队代表湖南省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挑战赛总决赛第八名,这也是株洲市中学生参加全国比赛的最好成绩。
这一系列的举动,一直践行着“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丰富的人生”的学校理念。建宁实验中学为孩子们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培养孩子们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时刻陪伴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勇敢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坎坷和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