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记者刘克生
83分!比这条线高45分!今年的高考,对于自贡市曙光中学2022级5班的学生王戎来说,就像一篇曲折的高考作文。在憧憬、生病、犹豫、放弃、坚持之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考胜利——超水平发挥,史上最好成绩,比平时高出30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王戎高考胜利的背后,是自贡市曙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胜利。紧张的高考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更需要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高考成功的“灵魂教科书”。
“高考的胜利,不仅仅是教学质量的胜利,更是一场学生自律、自强、洗心革面的心理战。”校长肖小牛相信,高考成功之路会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心理蜕变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教书育人也是一个由内而外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过程。
情况
高考前6天,突发疾病的学校紧急开展家庭心理辅导,学生拿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5月31日,正在进行高考前紧张复习的王戎突然感到胸闷气短。他的父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他双侧气胸,需要手术。此时,距离高考刚好还有六天。
疾病的困扰,加上情绪的波动,让原本自信满满的王戎非常焦虑,在病床上痛哭流涕。父母也很担心。我妈为了他的健康甚至想放弃考试,明年再考。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有效,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我们和年级组分别安抚了王戎和他的家长,学校领导也及时出面与他们的家长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同时,学校多次与医院沟通,争取到了王戎手术治疗的后续,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为他设立备用检查室。”班主任何芳介绍,大家去医院看望王戎,送给他一个手镯贴纸,上面写满了鼓励和祝福。
在多方心理疏导下,王戎一家的情绪逐渐平复,心理负担逐渐减轻。最后,他的父母同意王戎参加高考,王戎安下心来准备考试。6月5日,医院对他的左胸腔成功进行了闭式引流手术。考试当天,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王戎乘坐救护车进入考场,开始了他参加过的最好的一场考试。
数据
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隐患,少数学生反映受到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荣的案子,就属于的案子。但是高中三年,高考是一场压力很大的考试。三年时间,我们年级1400多名学生,有些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高三2022级班长周表示,由于升学不均衡,少部分学生存在基础差、自信心不足、情绪容易波动等诸多综合问题,时不时会影响学业。
“考试、升学、人生大事等压力。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该校心理教研组组长、自贡首个校园医生流动站负责人胡佳介绍,但在实践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往往很复杂。
曙光中学会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是健康的。从预警比例来看,约7%的学生需要家长和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干预。”
胡佳说,绝大多数学生需要学习保持心理健康的技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并适时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使自己恢复健康水平。极少数学生还报告受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的困扰。这些学生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等各方的引导和治疗,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克服情绪问题,回归生活和学习的正轨。
方法
开设心理健康课,培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应该同步进行。
“我们年级组的管理理念是:‘习惯’决定成功,‘激情’决定成功,‘坚持’一定成功。”据周介绍,其中,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心理健康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激情”,实现“坚持”。
周说,高三后期,年级组实行了坐班、纪律自习值班、活动鼓励、暖心陪伴等制度,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们疏导情绪、提高自律能力、振奋精神。“班主任坚持‘每日七签到制’。从早上7:15到晚上7:00,各科老师坚持“每日五签到制”。自习值日制度对学生私人定制提供个性化指导,往往包含情感安慰和引导。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活动,陪伴学生,激发学生斗志。"
学校精神卫生中心的工作更多的是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细化课程设置,介入重点案例。“从年级心理健康工作来看,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高二以来班主任干预的比例有所上升。”
从各年级心理健康工作来看,主要通过实施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和年级德育班会、校园广播、电视台、微课的推送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帮助班主任提高识别和引导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践技能。为一些需要心理帮助的家庭和学生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对于需要深入干预的学生,畅通转诊渠道,转介到学校精神卫生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后续干预和治疗。
影响
10年前,自贡第一个校园医生流动站,开设了全市最早的校级精神卫生中心。
在曙光中学,还有一块心理健康教育的“金字招牌”——今年5月25日,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共建的自贡首个校园医生流动站成立。曙光中学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最早的校级精神卫生中心之一,成立于2013年。早在10年前,学校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有一套标准流程。就拿高三这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年级来说吧。一线班主任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建立心理咨询数据库,重点关注一些容易情绪波动的学生。"胡佳介绍,这些班主任都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
她说,如果发现学生有情绪问题,班主任会及时向精神卫生中心反映。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通过筛选后,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必要时进行校园医生流动站转诊等措施。
除了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中心还参与学校的特色职业规划教育。“我们将在初高中开展《规划意识的启蒙与自我探索》课程,开设我的未来自决、我的职业生涯彩虹图、兴趣岛探索、我的个人优势、我的性格代码、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积极态度、高质量的沟通合作、职业人物访谈等主题专题,让学生认识自我、启迪能力、了解职业前景和规划。”
胡佳说,高三的时候,我们学校会开展“高中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联合课程,每周一节。一年级教的是自主探索和选择学科的决策,二年级教的是职业规划和职业准备,三年级教的是职业指导和志愿服务,很多都涉及到科学积极心理素养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除此之外,学校应用“真诚、尊重、理解、保密、发展、助人自助”的指导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擅长适应性问题解决、自我情绪调适与控制、人际关系咨询、考前考后心理咨询、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施与设计、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危机干预等。
同时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课、户外拓展课、心理社团课、心理团体补课、策划导师课等,在团体活动中体验合作与竞争,挑战突破。为学生提供情感、人际、学业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大型心理主题活动周,让师生充分展示自我。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学术报告、心理图片展、校园心理剧表演、心理手抄报展评等。曙光中学通过多年的实践,将它们逐渐浓缩为融入“公共能力文化”、注重书写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