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引航的灯塔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崔勇 李建业 尚延山  “举办‘青廉课堂’,就是要感染、引领青年学子踏踏实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帮助大家学会自省、自律,努力锤炼高尚道德情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扣好人生成长进步的‘第一粒风纪扣’。”

本报记者王元

本报记者崔永李建业尚燕珊

“举办‘廉洁课堂’,就是要感染和引领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理解大德、遵守公德、严于私德,帮助大家学会自省自律,努力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扣好人生成长进步的‘第一纪律扣’。”在省属本科高校“青莲课堂”启动仪式上,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的讲话引起了毕业生们的共鸣。

《青莲课堂》首场报告中,主讲嘉宾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和根源。听了这样一堂廉政专题课,毕业生党员们深感震撼。2022年毕业季来临之际,山东师范大学着力坚定理想信念使命,让党性教育深入每一名党员学生心中,点亮学生的“信仰灯塔”,引领航程。

建立信仰的基础

稳住思想的舵

现在还不是开始人生新航程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行稳致远。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把学习、思考、践行党的政策理论知识融入研究生党员主题教育,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下大力气坚定研究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稳固思想之舵。

在直属单位党委召开的研究生党员座谈会上,学校党委书记带领大家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广为流传的“我愿无私奉献,立志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发展服务”的金句,生动具体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研究生党员的根本宗旨和最初使命。

经济学院举办《共产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使命》和《初心的使命在肩上》迎接党的第20期主题课。学院领导走上讲台,鼓励研究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当天,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直播。毕业生们不仅为山东省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也为山东全面争强、阔步迈向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和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感到振奋。同学们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以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为新时期山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做出贡献。

在“小责任”中

成就“大生活”

毕业季是提高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黄金期”和“收官期”。一句祝福,一句劝诫,一次活动,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感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围绕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于凝聚力量毕业的党员成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即将走出校园的青年学生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毕业典礼上,校长曾庆良以“用小小的责任成就伟大的人生”为主题,给大家送上了临别赠言。他鼓励同学们把基层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用“小事”磨砺“大意志”,提高真本事;立足并善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善用“小特长”承载“大志向”;追求更高、更精致、更有品位的生活,践行“小善举”,培养“大品德”。

教育厅举办“云助航”就业心理讲座,回顾精彩的大学生活,交流个人职业规划,关心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心理健康。希望毕业生党员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历史学院召开2022年研究生党性教育大会,鼓励同学们修身养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努力锻造过硬本领。

激发“四种力量”

让青春不留遗憾。

在青春的奉献中闪耀,思想在实践中升华。广大研究生党员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以多种形式分享和传承党建的优良传统、特色品牌和经验,为学校基层党建的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内涵、发挥了新作用。

与新闻与传媒学院举办「榜样的力量」故事分享会。通过案例教育、反思交流,引导研究生党员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为标杆,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师徒效应。生命科学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举办了以“感恩母校,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在200多名师生和党员的参与下,10天内在校园5亩空种植了5000多株向日葵。

大学生活是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当代青年要把青春的成长当成一场赛跑,把人生的奋斗当成一场马拉松。他们要始终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激发努力奔跑的“动力”。时刻努力学习,锐意创新,激发努力奔跑的“竞争力”;时刻修身养性,尊德善良,激发努力奔跑的“耐力”;永远努力拼搏,敢于拼搏,激发努力奔跑的“爆发力”,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赛中,握紧接力棒,冲过弯道期,跑完加速度,冲刺好成绩,让青春无悔,熠熠生辉。来源:大众日报

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电子邮件地址:ahhfxmt@foxmail.com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