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有定律,那一定是熵增。化学家阿特金斯曾将其列为“推动宇宙的四大定律”之一。这是物理学家心中非常坚定的信念。连万有引力的公式都可以改写,但是熵增定律从来没有被违背过!大爆炸,从爆炸的那一刻起。一切开始变得无序,混乱,混乱。同样,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停地熵增,不断地死亡。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人们常常追忆过去,怀念过去的自己。宇宙终将寒冷,太阳终将消亡,生命终将消失。随着熵的过程,整个宇宙都弥漫着这种悲观的色彩。
作为最绝望的定律,体现在宇宙的方方面面,心理也是如此。将墨水滴入一瓶清水中,你会发现墨水会不断扩散,直到整瓶水都被污染。最后将油墨分子均匀混合成水分子来稳定。这个过程就是熵的增加。熵一旦增大,就没有办法弥补和逆转。正如我们常说的:桥下之水。
人格动力心理能量总是倾向于从高能心理结构向低能心理结构转移,直至能量趋于平衡。意识疗法中提到,当你与人交流时,你会发现有些人身上携带着非常大的负能量,甚至与他们见面都会让你感到非常不舒服。有时候可能是你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对方见了你之后就不想再见面了。原因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散发了太多的负能量。然而,有人格魅力的人恰恰相反。他们的人格魅力会做反方向的工作,吸引很多人聚集在他们身边。
从意识到无意识状态也会遵循熵增定律,从错误的思想开始,你会发现一切都无法阻止向无序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熵增的过程!直到你头脑中的想法完全淹没了你,让自己沉浸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中。所有的邪恶都来自于你的无意识。如果深陷其中,可能会铤而走险,或者误入歧途。你很难守住自己的心。
薛定谔在《什么是生命》中提到“人活着就是在和熵增定律做斗争,一个正的生命依赖于负熵。当你开始学会停止头脑的混沌思维,你就会逐渐走上负熵的道路。对抗熵增的过程一定是通过行动、经历和感知,但自律永远比懒惰更痛苦,放弃永远比坚持容易,变坏永远比变好容易。我们也有这样的说法,生活很难从奢到俭,因为一切都在走向不规则、无序、混乱。如果你想变得自律,你就得和熵增做斗争,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无非是思想、情感、欲望和你的思维。
当你不再通过行动成为你头脑故事的参与者时。你会从故事中走出来,从演员的角色切换到观众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真的可以区分哪些想法闯入你的脑海,哪些事件是真实的。你不会跟着你的想法走,不会跟它们做更多的逻辑联想,不会编织无聊的故事来取悦你的头脑。再多的想法是想法,再恐怖的想法也是想法,不是动机,不是行动,不是结果,不是事实!它来了,只要你意识到它。所谓无脑无脑也是如此。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意识疗法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很多人意识到了之后,想要进一步处理自己的思想,那么很自然的,就会通过意念来压制自己的思想。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压抑是比放纵更糟糕的做法。通过放纵,你最终会对你所追求的感到厌倦,但通过压抑,你永远不会对你所追求的感到厌倦。有些人想压抑性,结果看到的都是性暗示。别人想克制自己不去想女人,能想到的都是女人。其实这也是变相诉诸心智思维的结果。思考不能解决思考,思考只能制造更多的思考,制造更多的问题,带来更多的羁绊!只会加速熵增的过程!
思想就像大海上的波浪,抓着一头,他就爬上另一头。《金刚经》里也提到,弹指间有十万八千念,就像恒河的念。你不能一个一个压制他们。就好像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墨滴到清水里,就没办法逆转了。你只能跟风。所以王阳明说:想法来了,你只要把它做对就行了。这也是所谓正念疗法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正确,正确的标准在哪里?又没人说清楚!因为对错的标准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所以,只有觉知,在你思考的那一刻,你已经看到了事情的最终结果。如前所述,觉知的背景是意识,这个过程必须发生在当下。做现在该做的事。过一段时间,随着新的经历和感悟的出现,你会发现,任何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或者说对错无所谓。人生重要的财富只有经历和感受。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有资格评判。当一个想法来了,不要害怕。当你开始思考的时候,只要意识到它,让它正确,让河水在河里流动就是最好的对待方式。
其实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对付我们自己的欲望。纯粹的欲望不会有任何问题。欲望是你生命的本质。我们生来都有大量的欲望。欲望进入头脑,与思考结合就会形成各种思想。脑子里的想法就像恒河沙数,让你痛苦,让你心动。让你长命百岁,让你永不满足。这就导致了无尽的匮乏感,这也是熵增的过程。
孟子告诉儿子,这是人的本性,也就是欲望。如果你刻意压抑它,否认它,它就会越来越强大。叔本华也说过,人天生就有欲望。如果你否定了他,你就否定了你的整个人生,否定了你整个人生的本质。因此,欲望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对待它的方式有问题。在自我心理疗愈系统中,我们从不否认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我们对待欲望的方式,无非就是这三种模式:压抑欲望,逃避欲望或者被欲望束缚。所以欲望带来的痛苦也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层面是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无限膨胀的欲望,才会造成痛苦!
通常,人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欲望采取更激进、更主动的方式。儒家,朱成理学,强调“为维护正义,必须除掉人”。压抑欲望的结果反而会加速熵增的过程,欲望会变得无限。压抑是比放纵更糟糕的方法。通过放纵,你迟早会对你所追求的东西感到厌倦,但通过压制,你永远不会感到厌倦。有些人想压抑自己对性的渴望,但生活中性暗示无处不在。有些人试图克制自己不去想女人,结果他们能想到的只有女人。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你就会淹没在负面情绪和各种欲望的海洋中。
我们知道熵增的过程必然发生在一定的介质中。如果欲望是一滴墨水,催化媒介就是头脑的思维。你的思维越活跃,你的欲望就会越大。如果欲望是一条河,它必须在这条河中运行,这就是情感。河水不在河床里流,就会泛滥。情感和欲望属于心和身。欲望的满足需要情感的投入,情感的愉悦也取决于欲望的满足!
而人的欲望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理欲望的满足,二是心理情感的体验,三是精神欲望的提升,如果这三者不断叠加催化。它可以帮助我到达人生的另一面。相反,无情的欲望才是最可怕的。是心理熵增加的最坏结果,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人际交往中只有赤裸裸的欲望,难免让人反感,别人也不敢回避。
所以当欲望来临时,你会意识到它。觉察可以把欲望从头脑中解开,所以你不仅可以看到欲望带来的诱惑,也可以看到欲望设下的陷阱。这是意识。这样也可以减缓熵增的过程,同时让欲望在情感的引导下发展,让河水在河里流淌。那么欲望就会变成帆,你的行为就会变成船。欲望会帮助你到达人生的彼岸,把你提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