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乐
如果唐鑫学习原著,违者将被起诉。
有些人为了得到朋友的帮助,煞费苦心去争取承诺,但最后空回家了;有些人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主动承诺,并且收获颇丰。为了赢得别人的支持,有的人在大家面前夸夸其谈,有的人却犹豫不决;
而有些人,却能被铁杆盟友悄悄包围,轻松赢得所有人的关注。你属于哪种人?
不取决于你的年龄和身高,不取决于你的智商和运气,也不取决于你的希望和理想,而是取决于你能否洞察他人的心理活动,并成功地影响他人。这些提升影响力的方法你了解多少?
01拒绝投射效应——不以己心待人。
“投射效应”是指由自己衡量他人的心理现象,旨在表明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投射自己的特征,如经历、好恶、欲望、观念、情感、性格等。转嫁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一定有和自己相同或相似的特质。这是强加给别人的认知障碍。
为了验证个人喜好的影响,心理学实验者曾经在某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参与实验的研究员说:“为了更有效地影响观众对我们出版社的关注,你策划一个你认为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话题。”但是最后的结果很有意思。
从影响力来看,这些话题如果真的实施,显然无法有效影响受众关注自己的出版社,因为他们不知道大多数受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些都向人们反映了一个道理:人无法用自己的喜好正确地衡量他人,也无法有效地影响他人。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凭自己的喜好去正确判断别人。所以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喜好就是别人的喜好。要想影响他人,首先要摆脱这种固定思维,充分了解他人。懂人心的人更容易说服别人。
02期望效应:就说你能,或者你不能。
“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旨在表明人的感受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潜意识行动的影响。
当你给别人一些期待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接受你的影响,朝着你为他们设计的方向发展。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教授在加州的一所学校进行了一项关于期望效应的实验。他们以“未来发展趋势测试”为名,让校长对两位老师说,“根据这三四年的教学成绩,学校认定你是我们学校最好的老师。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奖励你,这学期学校特别挑选了一些智商高于同龄孩子的学生让你来教。学校相信,有了你们这些优秀的老师,有了这些高智商的学生,他们会变得更加优秀,但你不需要特别,照常教就好。"
两位老师感到非常自豪,更加努力了。一年后,这两个班的学生是全校最好的,成绩比其他班高出好几倍。在实验中,实验者对校长的期望和校长对老师的期望影响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能力的评价。
并且通过这种心理活动,教师把这种积极的情绪、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因为这种期待而发展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力量,成为优秀的学生。
“期望效应”告诉人们,向他人传递积极的期望,会使自己进步得更快;把负面期望转嫁给别人,会让人自暴自弃。所以,只要你能坚信“你说的可以做,你做不到的可以做”,就没有不支持你的人,什么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