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视频付费,这次站能翻身吗

核心提示“大家好,我是邓肯。我要做付费内容了……”6月20日,B站UP主@勾手老大爷邓肯 推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系列付费视频,售价30元,共10集,目前播放量2.9万。看似这一付费视频合集有着非常可观的收入,但是收到更多的,是观众和粉丝们的吐槽。

“大家好,我是邓肯。我想做付费内容……”

6月20日,哔哩哔哩Upmaster @ Hooker推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系列付费视频,30元起售,共10集,目前播放量2.9万。

看似这种付费视频收藏有着非常可观的收入,但收到更多的是观众和粉丝的吐槽。相比于本次UP第一期其他视频40-60万的播放量,付费视频数据下降明显,付费视频上线后流失了3万粉。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UP老板,邓肯似乎失败了。

视频网站长期亏损。

Duncan的《世界十大未解之谜》是哔哩哔哩首个由UP业主独立创作的付费视频集合,是哔哩哔哩视频付费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如果要追溯最早的视频付费市场,时间还要追溯到2006年。优普乐是国内最早的影视付费数字娱乐平台。2006年,它开创了个人电脑视频付费服务。但由于此时版权边界模糊,且在PC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是整个行业竞争的核心,所以早期的付费视频服务并没有真正落实。

到了2010年,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大规模试水付费服务,正式拉开了付费市场争夺战的序幕。当时还没有深陷泥沼的乐视视频,发展势头迅猛。上半年先开通在线点播和会员付费业务,随后PPS、酷6、迅雷、优酷相继开通付费业务。而爱奇艺和搜狐视频也在2011年上半年加入了付费市场的大军。

2015年是会员付费业务爆发的起点。今年,爱奇艺网剧《盗墓笔记》上线,采用“会员可一次性阅读全集”的内容付费模式,会员价19.8元。视频上线当天,5分钟内触发1.6亿播放请求,导致爱奇艺服务器宕机。爱奇艺平台的付费用户数量也在今年年底首次达到数千万。从此,付费会员业务进入高速公路。2019年6月22日,爱奇艺宣布最新会员突破1亿,这意味着中国视频付费市场正式进入“亿级”会员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月前,爱奇艺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一季度爱奇艺收入72.77亿元,净利润1.691亿元。亏损12年的爱奇艺终于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除了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如Tik Tok汽车快手近年来也开始了试用付费订阅功能。2011年底,Tik Tok在知识层面试水“短剧付费”模式,但付费的短剧很少,大部分还是免费的。另一边,几年前Aauto Quicker推出的“付费精选”社区,涉及付费直播、付费录播、付费课程等多种方式,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显然,无论是爱游腾这样的长视频网站,还是摇一摇快的这样的短视频平台,都不得不面对盈利的痛点。现在它已经成为悬在哔哩哔哩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扭转局势,加速哔哩哔哩的商业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哔哩哔哩的股价不断创出新低,现在与2021年12月的49.95美元相比已经下跌了一半。6月9日,哔哩哔哩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哔哩哔哩总营收50.5亿元,同比增长30%,调整后净亏损16.5亿元,同比增长85%。环顾四周,主流视频上市公司中,哔哩哔哩是唯一一家收入增长、亏损增加的公司,比例惊人。

面对持续亏损,哔哩哔哩急于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加速商业化进程成为今年的重要目标之一,视频付费模式是迈向商业化的试探性一步。

虽然Duncan的《世界十大未解之谜》是哔哩哔哩第一次为UP主开发自制内容的功能,但这并不是哔哩哔哩第一次尝试内容付费。早在2018年,就有网友发现一个名为“哔哔声测试菌”的UPmaster上线了一个付费视频,在其视频页面显示“此视频为付费内容,支付1.00人民币后即可观看”。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到这个视频的具体内容,用户需要支付1B人民币。

2019年,哔哩哔哩正式推出哔哩哔哩课堂频道,开始付费课程内测。首批在线付费课程涉及英语、考研等领域;2020年知识区内容爆发后,哔哩哔哩抢占流量密码,与罗翔等名师合作,再次展开一系列付费课程运营。从为知识付费到为UP所有者独立创作的视频内容付费,很多外界人士认为这是哔哩哔哩在内容商业化方面迈出的又一步。

但是,用户显然不会为UP自己的视频内容付费。他们或许有能力支付情景喜剧、电影、纪录片等OGC,但目前没有一个视频平台能做到光靠花钱买UGC。同时,付费模式对于一些UP主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也是检验其粉丝粘性的一块试金石。稍有不慎就会导致UP主与受众的对立,不仅会让用户望而却步,也会挫伤UP主的创作热情。

因此,刚刚尝试视频付费的哔哩哔哩,显然在内容质量、版权、用户接受度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哔哩哔哩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是两条腿走路的。除了付费视频模式,2021年开始上线的故事模式竖屏模式也被认为是加速商业化的重要手段。

故事模式就是竖屏的短视频内容。哔哩哔哩很自然地将这些短视频内容整合到首页,让更喜欢短视频的用户熟悉哔哩哔哩无脑的“up-up-up-like”消磨时间模式。从长视频到短视频的破圈,似乎是哔哩哔哩解决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破圈的方式。

故事模式上线不到一年,DAU渗透率已经超过20%,用户好评率达到30%。哔哩哔哩显然对这种模式有信心。首先,对于创作者来说,垂直视频给了UPowners更多的选择空和更多的创作“途径”。当UPowners保持更新频率,用户粘性自然会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带动会员、广告、电商等业务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哔哩哔哩认为故事模式不是为了和短视频平台竞争,而是为了满足现有用户的需求。

话虽如此,大部分用户还是把故事模式当做哔哩哔哩的“Tik Tok模式”。“如果我想刷短视频,为什么不去Tik Tok”是很多哔哩哔哩用户的心声。对于已经习惯了站长B视频平台属性的老粉丝来说,短视频的引入必然会动摇他们长久以来的思想。

总的来说,哔哩哔哩不仅想坚持自己原有的横屏、长而深的内容调性,还想竖屏、短而快的内容创造更多的用户、时长和营收。从破内容到破形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不是无解。

付钱买视频,还有机器可用。

付费视频,除了哔哩哔哩一直在研究如何付费,其他平台也在悄悄摸索。比如从去年12月开始,微信视频入驻崔健、罗大佑、周杰伦等明星,几场线上演唱会赚足了流量,看到了用户的热情。未来,在线演唱会在视频号转化为费用的情况下,可能会成为一种“财富密码”。

此外,视频号还在今年1月推出了首个付费直播间。直播内容是NBA常规赛。进入直播间后,用户可以免费观看3分钟。3分钟后,他们要支付90个微信豆才能继续观看。视频正在以预付费行为的方式慢慢引导观众付费观看内容的习惯。

这种商业生态为视频平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天下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内容付费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之一。但内容付费能否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取决于内容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对于哔哩哔哩来说,其最大的价值和差异化优势在于其“以小博大”的包容性。相对于其他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有着细致的内容细分和对小众群体的包容内容,内容的颗粒度极高,不同的人都能找到相应的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找到同圈子用户的共鸣。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强大连接是由UP所有者创建的。

一直以来,有创意能力的UP所有者是哔哩哔哩不可替代的资产,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护城河。很多优秀的UPs为哔哩哔哩生产了很多有特色的UGC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哔哩哔哩是最接近优图贝的国内视频网站。

但当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内容创作补贴的减少,平台需要更多的商业渠道来满足内容创作者的变现需求。所以,似乎UP主视频的付费是必经之路。之所以这次被吐槽@ Hook的爷爷邓肯,在潮流君看来,主要是视频内容价值不高,质量不够。对此,有网友精准吐槽:“知识可以付费,但必须是知识”。

从内容上看,哔哩哔哩有实力为付费视频开辟专属赛道。与优爱腾等视频平台相比,“学习网站”一直是哔哩哔哩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老梗。虽然它的学习视频不是最受欢迎的内容,但哔哩哔哩近2000万人的学习人数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用户同意为内容付费;另一方面,哔哩哔哩也应该思考如何整合优质内容,同时提高UP主制作的付费内容的性价比,让视频付费能够长期可持续,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

毕竟知识付费已经是几年的赛道了,现在也在考验内容创作者的“耐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值不值得付出,关键在于受众能否对内容产生“获得感”,内容是否足够专业化,UP主能否将碎片化的内容变成系统化的输出,既启迪受众,又不进一步加速“焦虑”。因此,哔哩哔哩视频付费将进一步为那些坚持做好内容,在专业领域有深度知识输出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提供新的平台,也将让现在扎根哔哩哔哩,在垂直领域有硬核内容的UPowners获得商业空。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难概括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但优质内容永不褪色。在这个容易被信息洪流裹挟的时代,持续稳定的输出优质内容更是难能可贵。平台不能单纯收获用户,而应该“滋养”用户,拓宽用户视野,增加用户获得感,帮助内容轨迹升级。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