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将推独立APP,然后争取种草业务。
加油,Tik Tok版的“红宝书”又来了。
近日,据Tech Planet报道,Tik Tok计划推出一款独立的种草APP“宋克”,主要针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社区。这款产品的口号和小红书很像,是“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
来源:科技星球
据悉,字节跳动旗下的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18日注册了名为“宋克安卓软件”的软件著作权,是Tik Tok APP的开发者。
此前,媒体还检索到一个疑似“可嘉”网站的二级网址:kesong.douyin.com。但是这个网址现在还打不开,只能看到值得称赞的logo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字节跳动已经推出了一款名为“新草”的青少年种草APP,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专注于种草。
但由于成本过高,这款于2018年10月上线的APP于2019年8月停止运营。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是字节跳动的内容分发逻辑不符合种草平台的调性,小红书、吴德等平台的实力导致字节跳动种草业务首战告捷。
“赞”的推出,象征着字节跳动对种草业务发起的又一次大规模进攻。
因为首战失利后,字节跳动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将图文并茂的种草业务放入Tik Tok APP,通过内部入口的形式降低了试错成本,也为流量挖掘提供了便利。
据悉,2021年,Tik Tok APP推出图文种草功能,将完成大Tik Tok模式,打造直播+短视频+图文的完整内容生态。
为此,Tik Tok同时推出了1亿级流量扶持计划。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Tik Tok内测中将种草设为一级入口,进一步提升了种草业务的权重。
Tik Tok App测试“种草”一级入口截图
并且在相关呈现模式上,Tik Tok借鉴了经验,借鉴了小红书的双排瀑布模式,抹去了算法喂食的痕迹,给了用户充分的选择权。
并且相比Tik Tok单线信息流的设计,这种模式也可以为品牌和商家提供更丰富的投放场景。
除了双排模式,Tik Tok还在搜索中加入了类似于体验的“体验”功能,并且在一些拥有窗口展示功能的创作者中,还加入了“好物推荐”和“种草视频”功能,进一步丰富了种草内容的展示方式。
总的来说,在“新草”APP第一次失利后,字节跳动和Tik Tok已经在大Tik Tok体系内尝试了各种风格的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Tik Tok平台上,种草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超过1200亿次。
此次,“宋克”独立种草APP的推出,象征着字节跳动第二次种草大战。单从目前的布局来看,Tik Tok充满信心。
布局全球兴趣电商,解决Tik Tok种草最大难题
为什么屡战屡败的Tik Tok还在赌“种草”?原因很简单:现金。
以种草鼻祖小红书为例。2020年,小红书的广告收入为6-8亿美元,约占总收入的80%。
来自Crowley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超过80%的用户会在种草后一周内完成购买,74%的用户曾经购买过种草的商品,67.8%的用户认为种草的内容对其最终购买行为影响很大。
这两类数据证明了种草对于电商的关键价值,尤其是在电商发展到“带货找人”的阶段,可以主动帮助用户发现有潜在需求的种草业务,成为最高效的工具。
与其他平台不同,种草非常符合Tik Tok的电子商务战略。
众所周知,对电子商务的兴趣是Tik Tok近两年的标志。今年5月,电子商务总裁魏将这一概念升级为全球兴趣电子商务。
但是,两者的核心概念都离不开“利益”二字。业内将这两个概念定义为“导购”的升级版。应用场景是,一开始没有购物计划,但是看了直播和视频后,你不自觉的下单了。
这种购物体验很像小红书的种草模式,和种草生意相辅相成,变成了顺便做的生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小红书的种草模式这么好,也有一个天然的矛盾,那就是种草内容消费与电商购物的兼容性。
原因很简单。种草的关键在于用户生产的内容,带来个人体验和信任,从而调动起超高的转化率。看起来和广告一样,但又大不相同。即使在种草氛围最浓的小红书,一个帖子贴上“广告”标签,转化率也会降低。
这也是很多人才和品牌绕开平台,私下“虚拟种草”的一个关键点。总之,真实的种草内容是吸引人的,但是用户自然讨厌广告。
如何平衡社区内容和商业内容的比例,从而达到微妙的平衡,成为内容平台向电子商务转型的关键矛盾。
作为国内最大的泛娱乐内容平台,Tik Tok在发展电商、种草的时候,也逃不出这个问题。去年下半年,Tik Tok推出了独立电商APP“Tik Tok盒子”。当时有消息透露,Tik Tok内部员工认为Tik Tok的电商元素太多,可能会影响Tik Tok的内容生态,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然而,上线半年多以来,Tik Tok的盒子逐渐失去了声音,这个区分电商购物和内容消费的计划也逐渐破灭。
前段时间,当Tik Tok把“商城”放在首页一级入口的时候,收到了很多媒体的质疑。有媒体认为“Tik Tok电商正在杀死Tik Tok”,因为电商比重过大,切割了平台的内容和娱乐属性。简单来说,抖音变得“没有以前好玩了”。
在全面发展电子商务的道路上,Tik Tok收获颇丰。据Late LatePost报道,Tik Tok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超过1/3的广告收入来自电子商务。
但这并不能改变上述内容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一直悬在Tik Tok的头上。
最新的全球兴趣电商,以及值得称道的独立种草APP计划,其实都在解决这个核心矛盾。
事实上,“赞第一”的引入和“Tik Tok盒子”的功能有些类似。后者是把电商独立出来,前者是把种草内容独立出来,为Tik Tok日益壮大的电商提供流量来源,用优质的种草内容做过渡。
其次,在Tik Tok内部,也意识到了电子商务对内容的伤害。根据LatePost的最新报道,今年以来,Tik Tok降低了电商内容的分发比例,扩大了电商以外的消费品类别。
最重要的是全球兴趣电商的上线。“全球”这个词,意味着Tik Tok正在从之前的内容领域广告,扩展到搜索和商城的中心领域和营销领域,以及大Tik Tok的多个流量渠道,如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
本质上还是用优质的内容来连接商品和消费者,只是渠道和领域多了,导致分散的单一内容营销带来的体验下降。
与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不同,Tik Tok正在不断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重磅战略布局下,困扰众多内容平台的电商矛盾正在逐步化解。
巨肉搏草,内容策略是关键。
除了Tik Tok,近日来,淘宝、JD.COM等传统电商平台也开始加强内容专区的建设。
7月3日,位于JD.COM App推荐的C位的JD.COM新百货,通过短视频和图文推出种草模式,图文种草秀、人才测评、内容种草官等一系列小红书元素出现在其中。
同样,在Tik Tok,JD.COM新百货种草的逻辑是补齐主APP中的内容短板,打造完整的购物闭环。
淘宝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戴珊执掌淘宝部门半年的时候,内容战略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今年天猫618预售前,岱山再次重申了内容的重要性。“除了各种规则和交易环节,今年我还会在这个新的内容齿轮上进行巨额投资。购物和直播这两个独立的中心内容领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最近最引人注目的是淘宝第一猜短视频为商家带来精准流量的同时,淘宝也显得更加激进。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淘宝将把首页短视频比例提高到30%。
除了这两个典型案例,还有拼多多的拼小圈、美团的“向真”、知乎的“潮”等众多巨头。但在众多巨头看中内容型电商这条路的时候,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比如罗永浩,他认为靠内容直播对销售的帮助有限。
此前,罗永浩在朋友的直播间表示,直播行业存在不正之风,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内容的重要性,但老罗“觉得不对,还想谈产品。内容会拉起场视图,但对直销的帮助还是有限的。”他举了一个例子,直播间40%的人进来后直接去购物车下单就走了。
这个想法的关键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足够硬。对于平台来说,物流的时效性,产品的质量保证,品类的丰富性等。都是竞争力的象征。
在这方面,各大平台其实都有布局,比如京东物流的强大实力,陶涛庞大的事业群等等。就连Tik Tok也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来说,巨人的内容战略更多的是意识到自己业务的短板,为了优化自己的服务,选择入局。
最重要的是,在巨人的探索过程中,内容和电商的关系得到了更清晰的检验,整个市场呈现出更多的变化。
当有“除草”实力的电商平台也学会了种草这一招,小红书要小心了,用户的钱包更要小心了。
作者:老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