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写万带来的五种能力,愿你也能早日拥有

核心提示2019年12月27日,因为职场焦虑,我开启了语写之路。2022年1月9日,完成语写1000万字,用时745天。回顾这两年多的语写历程,仿佛像做梦一样,从最初怀疑它的用处到开始成为我提升效率的工具,再到不断打磨我的复合能力,现在已成为我的生

2019年12月27日,因为职场焦虑,开始了写作之路。

2022年1月9日,写了1000万字,用了745天。

回想这两年的写作经历,仿佛是一场梦。从最初怀疑它的有用性到成为我提高效率的工具,再到不断打磨我的复合能力,现在它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前几天,我在李笑来的《通往财富和自由之路》一书中读到了这个问题:

没有这个技能,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是我现在做不到或者没有机会做的?以后会遇到什么困难,会失去什么机会?如果我不掌握这项技能,我会变成什么样?他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悲惨”吗?

我惊喜地发现,因为写作,我获得了多种复合技能,不仅让我抓住了很多机会,也让我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转折,而且这种改变还在悄悄发生。

一个

稳定力

费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句话:稳是大师的品质。

起初,我对这句话并不敏感。我回顾了过去的数据:

从一天写一万到一天写十万,我训练了77天,从0到100万,用了78天。

当我写了一百万字的时候,我周围知道我在写英语的人都说,哇,千千,你太棒了。一天可以写一万字。你是怎么做到的?

从数据上来看,我确实达到了日均一万字,但我写的第一天只有五千多字,最少也只有几百字。因为我的心情和身体的影响,我不会完成它。我一路跌跌撞撞,没有办法稳住。

写到1000万的时候,剑飞老师终于夸我了,你稳了。的确,写完1000万字,从2022年开始,每天1万字的标准,我就能稳稳的写完。真的很神奇。

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01情绪稳定

今年五一,我和俊哥去珠海旅游了。一大早到了蛇口港,接到通知停船,我们就换了交通方式,开车去了。上车后,酒店通知我们需要换酒店。不到半个小时,旅行的方式,住的酒店,行程都被打乱了。

如果是以前,我会抱怨天气,埋怨君哥,最后可能一生气就不去了,让两个人都不开心。

这一次,我没有任何情绪,一点也不开心。君哥很好奇。爱说“我烦死了”的老婆一点情绪都没有。连我都很惊讶,她的情绪出奇的稳定。

于是,在车上,我们各自打开了文字,记录下了这段经历。我感叹自己变化太快了。看来我真的不应该低估这种日常的自言自语和觉察,因为心理垃圾会及时清理,内心自然就稳定了。

所以,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个安全的出口,可以通过每天与自己的对话来整理和清理,让自己身心放松,从而自如应对外界压力。

工作稳定

我曾经是一个做事三分钟的急性子。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做一件事通常很难超过100天。

仅英文写作就历时860+天,我写了1000万+字。光看这个时间和字数,我就震惊了,比我过去30+年写的字加起来还多。

大家看到我不停的写,不停的分享,开始不断的向我伸出橄榄枝。有人邀请我和一个500人的社区分享。腾讯新闻官媒邀请我做主持,南极圈CEO也邀请我给年薪百万的创业者做讲座。今年得到一个机会,给国企处级以上干部上礼仪课。

以前,这些事我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也不一定把握住它们。不过因为状态稳定,我无一例外的完美完成了每一项任务。

所以,一个人至少要有一件事,带领他像一条线一样一直走下去。每天脚踏实地的锻炼,他的情绪会越来越稳定,工作会越来越踏实,当他变成一个人的时候,还能做什么吗?

2

沉思能力

费老师曾经在直播间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每天没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独立思考,TA的生活多半是混乱的。

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我已经迷茫了30多年,每天似乎都没有停止工作和学习。但基本上,我的父母或其他人替我选择我的决定。喜欢问身边的人有没有问题。出了事,还得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这种戏码不止一次上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家里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在工作中听领导的,这让我们很难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的模式一直持续到我35岁,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很大的瓶颈。不管周围多少人征求意见,我都逃不过这个网络中年人。

经过反复痛苦的挣扎,我发现结果只能由我自己承担。我需要为自己做一个选择。所以,去年4月,我不顾别人的质疑,离开了工作了14年多的腾讯裸辞。

在此之前,我经历了近半年的独立思考。

我每天都会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离职的利弊,可能的机遇和挑战,甚至谈话记录,和我亲近的人会一起思考,从多个维度进行权衡和梳理,最终做出这个决定。

时至今日,已经一年多了,身边的质疑声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羡慕和欣赏的目光。一方面,他们欣赏我的勇气,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我已经按照他们眼中的方式生活了。

送你我总结的三条思维规律:

1.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把真正重要的事情整理出来,学会做减法。

2.每天有1小时的独立思考时间,学会多角度看世界。

3.你与自己联系的方式决定了你与世界的联系。

不妨,从今天开始,每天给自己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面对外界不同的声音,也可以安心做自己。

表示

经常有人问:“千千,你怎么能以如此流畅的语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你演讲的时候那么放松?听你现场演唱真的很有收获。

每当听到这样的反馈,我都想感谢两年前选择写作锻炼表达能力的自己。虽然做了十年鹅厂老讲师,但一直无法突破讲七小时课程的坎。只有在主持了两年的测试和社区分享后,我才有勇气认证公共演讲和演示课程。

去年4月,我第一次给鹅厂的同事上了一天的讲座和表达课,得到了同学们100%的好评。甚至有人认为我讲了50遍才有这个水平。这才发现,通过连续两年每天一万字的锻炼,我的表达能力无形中上了几个台阶。

一位老师说:表达不是学来的,是练来的。

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每天一个小时的英语写作训练,经过很多同学的验证,即使是非常内向不善于表达的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有朋友问我写作和私教有什么区别?

我问她:你觉得在健身的时候,去集体课还是一对一私教对你更有帮助?她立刻就知道了两者的区别。标准化教学和一对一私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会有针对性的看到你的问题,及时纠正你。这将是你成长最快的路径,因为教练会帮助我们避开之前踩过的坑。

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当我们每天通过一万个单词输出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时,大脑的空空间就会被腾空,无形中给了我们思考的空空间。当我们心中有想表达的东西时,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表达出来。这在我们去年写700万字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

一件事做一遍和做一千遍的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每天自言自语一万字,就像每天锻炼一样。当你的肌肉训练到一定程度,你就会逐渐具备脱口而出的能力。

分力

说到复盘,大家都不陌生。曾国藩一日三省,影响了几代人,但有几个人能坚持复辟?

2019年之前我绝对不会去复盘。我做过的事,听过的课,看过的书,基本都做完了,所以我的成长速度一直很慢。当然,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我每天的日程安排太满太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每天去公司加班,忙着带孩子,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少,复工会很奢侈。

自从开始写英文,我的回复就是随时随地。

比如下午遇到朋友,我会打开手机写,讲我和他相识的故事,讲他身上的优秀品质,讲我从谈话中学到的三点。另外我会整理好发给对方,对方很惊讶你这么快就到了。

再比如:那天我听了一整天的课,在回家的路上,我会一边回忆当天的内容,一边快速写作。我半个小时能输出5000字,然后修改,不到三个小时就出现在微信官方账号上了。

再比如,我主持完腾讯新闻72小时高考后,为了记住这段特殊的经历,我也会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做这件事前后的心理变化,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哪些需要保持,哪些可以不断改进?

最后,阅读更方便。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挑一些金句用在赵舟的RIA里,去掉书法,取书之精华为我所用,让书中的道理变成我做出来的结果。

不要低估我回去工作的习惯。我见过的人,读过的书,做过的事,吸取的教训,都是一点一点回到工作中来的。以后,它们会被编成我自己的个人生活记录册,你可以随时查看。

费老师还建议,我们最好早上写英语,这样可以回顾一下昨天做的事情,再思考一下,整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三件事,展望一下明天的计划,这样一天下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会非常有序。

当我习惯了每一个日本人都写回信的时候,我的话里开始有东西了,内心的感受变得更丰富了,思路变得更开阔了,目标实现得更快了,幸福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不过这里要提到的重点是,微习惯的力量才是我们能坚持重写的原因,因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写,重写的启动动作变得轻松,输出也快。

所以,没有恢复,就没有恢复。懂得每天反省自己的人,很难出类拔萃。

连接力

第一级:与自己联系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人生最终的一课是面对自己,了解自己,最终接受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再强大,如果没有时间每天和自己联系,真正面对自己,终究是孤独的。

曾经,一旦停下来,就觉得很闲,刷手机或者看无聊的电视。写完之后,有一个最了解我,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我的“咖啡伴侣”,在等我打开链接按钮。

当我拿起手机自言自语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很安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我。在与自己联系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发现新的自我。那种感觉很神奇,不试是体会不到的。

第二级:与他人联系的能力

记得第一次写完10万字的时候,我做了这样一件事,把我从上学到工作到进入社会记得的名字都用指南图列出来,一个一个回忆自己和对方的关系,问五个问题:

我和TA是什么时候认识的?TA有哪些特质?我能从TA身上学到什么?我和TA的关系怎么样?我以后应该怎么维持和TA的关系?

大概60个人写的,每人出资1000-2000元,10万字写完。在回忆的过程中,我回忆了所有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朋友。我会感动的流泪,会怀念,会感激,会忍不住想打个电话。

那段时间我主动和朋友联系的更频繁了,和老朋友的关系也更进一步。

当然,除了老朋友,我也会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从2020年5月开始,我开始吸引一些同频的朋友主动链接我。

也许是因为我的一个社区分享,也许是因为一篇文章直接报名语言写作,成为以后共同成长的好姐妹,有些朋友看完直播会主动加我。

刚参加社团学习,却是没人管的螺丝钉。我不敢冒泡,也不敢主动加入别人。不到两年的时间,因为写作给我带来的复合能力,更多的人知道我愿意尽力接近我,可以成为一生的朋友,一起成长,互相赋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快乐,美丽。

第三层:与自然联系的能力

去年看了一部电影《魂》,里面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我们一直在寻找生命的火花,却忽略了落在手中的那片叶子带来的快乐,美味的披萨,地下道呼啸的风。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忙,忙着各种“重要”的事情,却忽略了身边简单的存在,很美好。我曾经是个“盲人”,看不到身边单纯的美好。

开始写英语后,我开始看周围的一切,花,植物,动物,东西,一切都值得写几十万字,逐渐训练我对周围事物的感知。

不知不觉中,我会感激每天的阳光,感激滋润万物的雨水,感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大自然。回归自然之美后,格局变大了,维度也提高了,幸福感自然更高了。

写在最后

前两天工作了13年的前同事LL说:因为公司裁员,大家都慌了。的确,后疫情时代,公务员、教师等公职人员降薪超过30%,整个职场环境让人焦虑。

好在今年年初,她走出去读书了。现在,她每天读书写字,生活变得有规律,也更加坚定了向目标前进的决心。

她之前一直害怕被“提前退休”,但面对裁员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记得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我接到了40+岁前男同事的电话,要求赔偿。

我没有直接回应,只是问他,“拿到赔偿之后呢?有没有想过如何规划自己的后续人生?”

对方说:“我没想那么多。我努力了这么多年,没做错什么。现在公司要我去,就是想要更多的补偿,以后也轻松一点。”

放下电话,我沉思了很久。

在不确定的时期,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增长寄托在外部世界。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少的埋怨外界,能够真正的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祝每个职场人都能在不确定的时代拥有不可替代的复合能力,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