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磨蹭的孩子快起来

核心提示孩子总是磨蹭,如何让“慢性子”快起来?就用这3招,改变孩子拖沓我有一个理想状态:就是儿子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每天早上,我匆匆忙忙赶着上班,但儿子却慢慢吞吞的样子,我一直搞不明白。我看其他家长也有相同的烦恼,纠结孩子早上起床拖拉的毛病。

孩子总是磨蹭,如何让“慢性”快速起床?用这三招改变孩子的拖延症。

我有一个理想状态:儿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每天早上,我都赶着去上班,但儿子的慢吞吞总是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看到其他家长也有同样的烦恼,纠结于孩子早上起床的拖延症。

我心里也清楚,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父母从小养孩子的问题,但轮到我孩子的时候,我同样无所适从。

为什么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让家长和孩子越来越慢下来

孩子越小,越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许多父母喜欢自己做所有的事情。早上上学前,挤好牙膏,收拾好书包,把早餐摆到桌子上。孩子们需要做的只是起床、刷牙、吃早餐,然后就可以出去了。

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一个忽视事物的过程。反正他们不用自己照顾自己。如果有人安排,肯定不着急。

有些家长喜欢不断地“命令”孩子做事,以为他们的命令能让孩子快点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越是督促和指导,越是让孩子失去效率。一旦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会失去做事的动力,立马不干了,或者做事混日子。

用拖延症抵制父母

很多孩子其实是在通过磨蹭来反抗父母,或者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不管是哪种情况,家长的反应都不应该过分。第一,要搞清楚孩子到底在抗拒父母的什么催促,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

如果孩子是故意的,说明他们已经有了个人意识。家长要找出孩子磨蹭背后的原因。

以下三种方法值得家长借鉴。

孩子快速起床的动力是“信心”

不要在任何场合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懒”或者“怎么说了这么多次都记不住了”。

对于孩子来说,讽刺不仅不会刺激他们前进,反而会让他们倒退。

每一次否认,其实都是在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给孩子更多做事的信心,真正知道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什么程度。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的催促是因为不放心孩子做好,不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总觉得自己做的没有自己想的好。

事后鼓励和认可。

当孩子勇敢尝试,即使失败,也要鼓励。父母的鼓励和认可是孩子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孩子是否拖拉,爱磨蹭,大多与家长的正确引导有关。如果父母不那么焦虑,孩子会更稳定。

当父母开始尊重孩子的时候,很多习惯都在改变;当父母有更多的鼓励和认可,孩子就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信心。

做你自己的事

宝宝和妈妈面对拖延症的孩子要有耐心,因为孩子脾气比较慢,他们比你更能忍。这时候他们就要比谁更能忍了。所以,家长要忍,不能因为孩子受不了了,就替孩子做。对这个孩子来说不是好事,只会加重他们的拖延症。

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做自己的事,并且表明态度,千万不要干涉。如果孩子一直不做作业,等着父母来帮他,那么父母就要注意了,不要助长这种不良风气,让他独立做自己的事。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怕老师。他们只要意识到父母实在帮不上忙,就舍不得写。

父母越早引导孩子学会如何管理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的学习优势就越强。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如何学习时间管理的读本《在学校读书》系列。

这套书共8册,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它们对应着孩子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轻松完成作业。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做“小拖延”。

《学校就是这样》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们轻松理解学校是怎么回事。

《作业再也打不过我了》告诉孩子,作业其实很简单。

“考试,我不怕”告诉孩子,这样做,才能取得好成绩。

一套8册不贵,但能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成为优秀的孩子。

通过书中幽默、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加入适当的童话,把故事讲在孩子心里。

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书中还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教孩子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

这套从韩国引进的课外读物,可以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