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记忆
“高考准考证”刷爆朋友圈
你大概连背后的隐患都没想到。...
这两天,全中国都在关注高考。各部门各行业都在为高考让路。交通要有绿色通道,工地要停工,噪音要降到最低,食品要安全...即使是广场舞爱好者,高考期间也要请几天假。
考试结束,自然要多关注成绩。据介绍,从2015年开始,河北省除了网上查询方式,还开通了微信查询方式。考生可通过扫描准考证背面的二维码查询成绩。
然而,随着二维码应用的普及,不法分子开始打起了这个歪主意。
虚拟入场券还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高考准考证”刷屏了。用户通过扫描他人制作的“高考准考证”二维码,选择高考年份,上传个人照片。几秒钟之内,电脑人脸识别系统将帮你“重拾青春”,生成属于你自己的“高考准考证”。
凭借神奇的“回春术”,这种入场券生成器吸引了许多“好奇”和“有趣”的在线用户。“这是一次高考的回忆。”大部分网友都是抱着类似的心态参与的。它没有攻击性的营销内容,只有参与者提供他们的姓名和照片。然而,这个看似无害的H5链接可能会在无形中泄露您的个人身份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专家说,一些黑客和非法组织已经在这方面制定了计划。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远程采集社工的指纹和人脸图像,甚至通过一些游戏程序进行语音采集,比如制作准考证、儿童比赛颁奖等。当数量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不法之徒或组织就会贩卖、出卖自己的个人信息。
很多商业品牌都开展了类似的传播活动。比如情人节的“结婚证生成器”,儿童节的“我的小学学生证照片”,都是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真实头像生成的。网络上出现了类似填写个人信息的游戏,要从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财产安全的角度规避潜在风险。
与市场上普通的二维码不同,购物码结合了。用二维码购物域名,既能满足线上线下的访问需求,又具有域名的品牌性和唯一性以及直接扫码的便利性。购物码作为专业工具,始终把用户的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建设网提供电子存单的技术支持,为所有用户提供可靠、安全、合规的服务。通过购物码发布的信息可以在建设网进行主体查询,有效保护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
互联网时代,便捷是一方面;然而,它更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高科技手段构造陷阱和坑,等待不明真相的网民往里面钻。网络需要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完备的规章制度,更需要严厉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个守法的网民,时刻保持理智和警觉,避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