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资本和社会性的焦虑。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不难让人联想到之前的一个经典的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
如果演员需要通过《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来证明自己或者是重新获得新生。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你之前干嘛去了?之前的你难道不是演员吗?你那些拍摄过的影视剧都不属于作品吗?为什么偏要通过上一个综艺来证明自己是个好演员?或者仅仅是收获一定的知名度而已。
因此,那一档节目虽然经典,但是那种经典是建立在话题度上的,与节目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而且那些话题度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使然。
但是恰逢观众苦流量明星久矣,然后浙江卫视就推出了这样一档节目来彰显一个演员的魅力,然而噱头大于内容,最终推出了几个新星之外,更多的是借用正经演员的手来向观众褒扬一下流量明星以此来让流量明星们使用流量武器的时候,更加有底气。
因此,大家还是会记住郑爽和欧阳娜娜,还是不会忘记海娃。
你要是了解《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的本质的话,《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看起来也就不那么尴尬。实质上的内容还是那么两个核心,顺应时代潮流,顺便包装一下具有话题度的明星们。
因此,开播没多久,很多具有话题性的女星们便开始频上热搜。至于说节目本身贡献了什么?究竟为这些所谓的“姐姐们”的重新出道起了什么作用?大众记忆里装着的不多,多的是很多话题点,很多表情包或者尬舞和跑调。这档节目的意义也就止步于此了。
选取30位女星,同时选择了年龄底线为30+,这就说明了这档综艺节目在一开始就设置了很强的话题性。目前的大环境依旧是流量明星们被批判,因此,这个时候选择中年明星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表面上看,这些中年明星们与流量明星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曾经就是流量的担当。尤其是国家倡导理智追星的时代,树立起一些这样的具有着普遍门槛且不会被饭圈文化感染的中年女星们,组成一个团队,这才是万无一失的。
而腾讯曾经的王牌综艺《创造101》就是主打这样的模式,它算是开启了一种明星养成类节目的先河。作为全国娱乐节目最强王者的芒果台,自然是不甘人后,在沉寂了好几年之后,打造出来了这样一档看似非同一般,实则换汤不换药的明星再养成节目。而这个节目的话题性,显然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创造101》。
因为有了年龄限制,因此,选择女星的时候就有了诸多的条件,1990年之前出生的女星到了2020年最小的诸如张含韵,蓝盈莹金晨等人,大都已经30岁了,再往前最大的1968年的伊能静已经52岁了,而1970年的钟丽缇也已经50岁了,之所以将节目的名字命名为《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这是娱乐圈向来的一种恭维的说法。
否则,你随便在街上采访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果他的意识非常公允的话,对于蓝盈莹,张含韵金晨等人还能勉强称为姐姐,对于伊能静,对于钟丽缇叫阿姨没任何毛病。节目组最终只能两者权衡取其轻,于是,“姐姐们”诞生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什么嘛,谁还不是个小公主了,谁还不是个姐姐了,这有啥。谁不想自己年轻漂亮,青春永驻。
这样想没有任何的问题,张伦硕和秦昊自然会宠着自己的妻子,叫一辈子公主都成,但是这种虚拟的且带着虚伪的称呼并不是他们自发的,而是由于资本的催化下,衍生出来焦虑的一种具体表现。
这就跟这几年兴起来的健身热潮一样。为什么健身,是因为资本在告诉你,那些七八十岁的人都能练出来腱子肉,你要是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不能身体强健,将来是要被“淘汰”的。至于被谁淘汰,资本没说。
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强身健体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是消费主义的的催化下,强身健体却成为了一种炫耀的资本,一种类比的动力。这一点映射到各种年轻化的称呼上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整容,喜欢在五六十岁的年纪,拥有二三十岁的面容。那是因为在消费主义的的狂轰滥炸下,老去已经成为了一种很难接受的事实,他们不接受自己老去,不承认老去的自己还有意义,于是,便将大把的精力全部花费在青春永驻和延缓衰老上,然而时间并没有因此停留。
衰老本来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生命状态,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自然有着不同的风采,然而消费主义的是不喜欢衰老这个词语的,因为衰老意味着接受,意味着放下很多可能被消费的东西,因此,消费主义的鼓吹的就是青春永驻,并为了青春永驻而不惜余力。
这样的影响力投射到整个演艺圈中,我们就能看到四五十的女星们依旧是在扮演十八岁的青春少女,四五十的男星们还是会闯入大学校园当一个学生会主席。
然而这样的角色本来是应该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星们去尝试的。但是资本却不愿意为了新人而冒险,除非他们是具有大流量的当红明星们。
在影视剧的质量和收视流量之间,这些一直在致力于或者被资本推动着致力于青春永驻的明星们就有了用武之地。相比于流量明星们,他们有演技,相比于新人们,他们有流量,于是,便会受到资本的青睐。
然而资本并不关心整个演艺圈的正常的新老交替的,新人能不能成长,无所谓,老人会不会有明天更无所谓,资本关心的永远是当下的利益。
如何让当下的利益最大化,做到了就好了,至于说怎么做到?无所谓。演艺圈的断层跟资本确实没什么关系。
黄晓明之前感叹自己已经快要接不到戏了,究其原因很简单,一些新生的年轻演员已经开始逐渐的接手新一代的霸道总裁了,而黄晓明的戏路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充分的扩展。
他有好演员的基础,也有偶像的气质,然而在年轻时,偶像这一面用的多了,渐渐的忘记了怎么放下包袱,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从而去开拓自己的戏路。
相比较而言,这些“姐姐们”大都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年纪,掐头去尾之后,中间的一大部分女星们,大都有着正常的演技,然而却敌不过流量明星们。
与流量明星们对比之后,你就会发现,甚至可以预言,最后留下来的肯定是那些既有演技,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力的女星们,参考一下《演员的诞生》中,最终胜出的那几位,基本上就可以对这档《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做出预测了。
像伊能静,宁静,张雨绮这些人的存在,基本上是给这档节目多一些话题性。就如同《演员的诞生》中匆匆而过的袁立、黄圣依等人的作用是一样的。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是不需要这档节目来让自己重新出道的,因为自己并不缺这些资源动力。
而那些一直以来被流量明星压制的,或者有能力却敌不过实力派的女星们,他们是正值美好年龄段的人,他们需要这个机会来出人头地获得话题性,重新走红等等。于是,这档节目对于这些人来说便有了意义。
芒果台一直以来是非常善于将娱乐与大众的诉求完美结合的,因此,将中年女星的焦虑与资本结合后,这档节目注定会承包这个夏天很多人空闲时间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
综艺节目,千万别当真,笑笑就好,想要追求所谓的励志女星,青春永驻的时候,别忘了先看看你的钱包。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