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断开亏损都懂,含意是当出现亏本的时候坚决的终止损害,无条件止损是交易的必修科目之一,只能保证了才有机会进行下一阶段。
股市是存在规律、趋势变化的,只要遵循了股票市场的规律,也就能够创收、盈利,并且能够享受于此
。
用多年的时间,才可能摸清这个市场的脉搏,积累交易技术、理念、资金管理,以及大量的实盘经验。
玩股票的人一定要懂得学习,最近我在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投资者一书,一位很资深的投资者向我推荐的,这本书是股神巴菲特的师傅写的,
下面的的内容都是我读完此书有感而发:中国股市:一只股票出现连板,是继续持有还是离场?本文讲清楚了
能够连续涨停板的股票,一般有几个特征:
第一,盘子小,小盘股才容易连续涨停,大盘股就算涨停,一般第二天也很难再涨停。比如你贵州茅台连续涨停,让工商银行连续涨停,可能性很小。大多数连续N连板的股票,都是中小盘的股,因为打板的资金需求小,才更有可能出现连续涨停。这里的盘子,主要说的是流通盘,有些股票虽然总市值不小,但因为有限售股的原因,实际流动股份不大,也有较大可能出现连续涨停。
第二,风口上,能连续涨停的股,一般都是在风口上。比如说前几年,雄安新区规划出来的时候,雄安概念股,出现批量涨停。很多股连续五六个涨停,再比如说口罩奇缺,很多口罩概念股连续涨停。风口是不断变化的,在风口热的时候,板块中的很多股都会出现连续涨停,然后出现分化,真龙头继续涨,跟风股开始套人。需要注意盲目跟风的风险。
第三,大利好,除了风口上的股会连续涨停外,重大利好的股票也会涨停。比如说公司重组,停牌之后复牌,连续涨停。但这得需要运气了,谁能知道下一个有重大利好的股票是谁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利好是突然出现的,一般会连续涨停。但是在利好出现之前股价已经大涨的话,可能会出现利好出尽高开低走的杀跌走势。
第四,成交小,连续涨停的股票,一般会出现惜售,因为往往有大利好推动,卖的人少,买的人多,才会出现涨停,而且每天成交量很小,一开盘就涨停了。而连续涨停的股,一旦放出巨量来,那可能就要开始套人了。当然,有些股票成交不小也能连续涨停,在开始二三个涨停时成交量不大,但接下来放量后还是在继续涨停,因为有新的游资进场进行接力,但一旦接力结束,很容易直接跌停,风险不小。
筹码分布识别主力坐庄流程
吸筹阶段
个股股价在低位上方套牢盘较多,个股股价被拉上去的话,获利筹码较少,个股股价在低位,一定要把上方的套牢盘给消化掉。
洗盘阶段
获利筹码在逐步的增多股价在中位,套牢盘逐步的减少,筹码在逐步的转移。
拉升阶段
持有者处于获利阶段。个股股价不断的上移,筹码上移。
派发阶段
这就是出货阶段,股价运行在高位,稍微再拉下底部的筹码差不多了,在高位的获利盘了。
收尾阶段:
筹码几乎耗尽,筹码高位集中
这是布局的尾声,主力吸引散户进场就是为了把手中的获利筹码兑现。
许多散户不知道便追涨买进该股,主力就达到了目的!
四个不同阶段里筹码都有所分布,完全出货的主力不一定是所有的主力!其实这是受大盘环境的影响,筹码分布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数据所分布的,中长线主力可作为参考!
成交量与主力动向的联系:
有主力喜欢长线运作,也有主力只是短炒一把。发现主力控股似乎不难,难在如何“跟上主力节奏”,如何辨识主力的类型,究竟是长线主力在控盘,还是短线主力利用题材借机发挥,或者是超短线游资的一日游行情 可以说,在利用筹码成交量展开实战时,对主力有一个大致的预判,既是实战展开的前提,也是提高胜算的关键。
在主力控盘的四个步骤,主力都会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欺骗散户,如果轻易被散户识破,跟风者会在底部吃饱,在高位全部归还给你,把你这个主力当成提款街,作为拥有技术、资金和信息天然优势的主力,怎么会为他人甘做嫁衣。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会漏出尾盘,而这个尾巴就是成交量,成交量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主力如何骗线,成交量是欺骗不了人的。
股票成交量五种形态
1)分歧量
分歧量即表示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双方买入、卖出,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
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冷清,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认同的情况有两种:
①看跌缩量
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面临看跌缩量,投资者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
②看涨缩量
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面临看涨缩量,投资者可买进迎价涨,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堆量
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股票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股票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股票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4)放量
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5)无规则量能
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居然有上市公司不愿意股价上涨!揭秘庄家的三大内幕
情况一:上市公司要增发股票了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手段,简单的理解就是增加发行股票,融资更多的资金,“圈”更多的钱。
通常增发面向的一个最主要的对象,便是机构投资者,对他们来说,股票越便宜越好。
所以这里有个问题。虽然上市公司可以自行决定增发的价格,但不能完全脱离二级市场。
具体规定是这样说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其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公告拟发行股份20个交易日前的平均价格的90%的公司股份。
也就是说,如果之前股价涨得太好,增发底价也高,万一机构嫌贵都不参与,那上市公司的融资计划是不是就夭折了?
此外,有时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实控人,也会“间接”地参与增发来巩固控制权,这时候自然是不希望增发价定得太高,打压股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情况二:上市公司准备股权激励了
听起来又是一个好消息。愿意拿股权激励员工或者管理层,至少说明公司对未来有目标和想法。
当然,大多数控股股东不会用自己的股权来实施激励,所以常见的情况是采用员工持股计划,或在市场上用现金回购股份,然后通过赠与或折价转让的方式,对管理层或员工实施激励。
为了回购,股价越低越好,这样就可以降低持股计划介入的成本。
同样,如果是折价转让,如果你是被转让者,你肯定会喜欢股价更低,持股成本更低的同时,未来潜在的收益也会更大。
情况三,有限售股未解禁
限售股,顾名思义,是指还不能出售的股票。通常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在IPO前获得的原始股份,都会有一定的限售期,另外前面提到通过增发或者股权激励得到的股份,同样也是有限售期。
那么这个限制和价格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涉及到一个“玄学”,叫跌久必涨,涨久必跌。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持有限售股的人来说,他肯定更希望看到限制解除后的上升周期,而不是限制期间,以便于在限制解除后找到高现金。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只股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低迷,紧接着就有大股东减持计划的公告出来了。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股票技术方面和基本面似乎没什么问题,却迟迟不涨的时候,不妨看看遇到以上三种情况~
怎样才算好股票
1、天然的垄断性,不管是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技术垄断,上下游贯通的垄断,多因素复合垄断,造就的高毛利,高现金流。
2、前景良好,未来不管市场怎么走,都很难影响到业绩会大幅度跳动,正常波动可以接受。
3、低的估值,我们说:投资的长期收益是在你买入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长江电力好不好 好,但是20块以上买,值得吗 这个见仁见智,但是低估值的买入,确保了你的最低收益,10PE的长电,大概率是不会输钱的。
4、成长的空间,行业空间还有多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有多强,治疗肺癌的特效药,必然比治疗渐冻症的特效药更有空间,收入快速增长期的房产,必然比收入增速接近0的时期更有上涨空间。
以上只是我对《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的一知半解罢了。下面我介绍一下《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
《聪明的投资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结合自己投资实践、历尽几十年反复修订的一本经典投资书籍。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谁?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导师
股神巴菲特怎么评价《聪明的投资者》呢?他说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
《聪明的投资者》一段话说明投资的全部秘诀
1.投资就是价值投资
2.所谓"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
3."安全性标准"就是指增加安全边际
投资者分为两种:防御性投资者和进攻型投资者。
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非常好的结果,不是为了一定要跑赢市场,为了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即可。
《聪明的投资者》告诉我们投资,更重要的是投资自己、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甚于外部环境、外部分析师的判断。
认为自己是防御型投资者,还是进攻型定投资者,本身需要自我的一个聪明的自我认知。
在投资成绩得乎所已是,认为自己是个进攻型,大肆满仓,最后损失惨重;
在投资小有亏损时,认为自己是防御型,畏首畏尾,错失最佳入手时机;而这些都是格雷厄姆认为愚蠢的。
《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2册在股票界堪称投资者的圣书,每个资深的投资者必读的佳作,如果你想在股市里一路长虹,这几本书一定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