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时装大牌跑来上海开咖啡馆网友吐槽:里里外外都很马吉拉……

核心提示上海这家咖啡店火了!前段时间,时尚品牌Maison Margiela在静安区卖咖啡,刷爆朋友圈。大牌跨界早烂大街了,但居里还是被戳到了心巴。40+℃热到长痱子的盛夏,马吉拉这个米色+白色的配色那叫一个舒服。里外运用了大量的凝灰石,质感干净极

上海这家咖啡店火了!

前段时间,时尚品牌Maison Margiela在静安区卖咖啡,刷爆朋友圈。

大牌跨界早烂大街了,但居里还是被戳到了心巴。

40+℃热到长痱子的盛夏,马吉拉这个米色+白色的配色那叫一个舒服。

里外运用了大量的凝灰石,质感干净极简,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装饰。

这条通上二层的主楼梯由灰色混凝土制成,甚至连表面都没有刻意打磨。

质感粗粝、气孔细微,光影游弋间,纹理漂浮犹如陆地水波。

要不是居里天天核酸,真想飞去吃一杯。

其实早在上个月,马吉拉就在成都开了全球首家咖啡店。

坠地咖啡杯、黑白大台灯、反光凝灰岩,整体透出一个“素”字。

咖啡杯套上印着马吉拉经典数字牌,记住这个圈圈,等下要考~

杯垫是传家之宝“Tabi鞋”的轮廓,小蛋糕则是他家衣标的形状。

最让居里眼红的是,里面的员工都身穿品牌工衣“白大褂”,入职就送一双分趾鞋。

据成都老铁爆料,人很多,队很长,味道不算太惊艳......

但里里外外从脚趾头到嗓子眼都很马吉拉!

有人不耐烦,马吉拉,何方神圣?

一搜此名,尽是晦涩难懂的解读和佶屈聱牙的术语。

唯二两次出圈,还是当年王菲穿的这一身大棉被羽绒服雷翻全网,整个淘宝都是山寨同款。

和2年前他家出了个妖气冲天的男模,六亲不认的步伐,丧尸出笼。

发现没,马吉拉的东西,好像都不太正常......

因为创始人 Martin Margiela,就是千载难逢的“怪人”。

人人称他是“神”,是时尚圈最后一次革命,是设计界的一代宗师。

他设计的分趾鞋,火了近半个世纪,他的解构主义,一唠就是万字论文。

但他的正脸照,掘地3尺,不超10张。

那年时尚界大佬合照,大牌如老佛爷、叛逆如麦昆都乖乖排排坐。

你看最左边那个空位,没错,只有马吉拉,缺席。

“装B!”

当时,媒体都觉得马吉拉是假清高,等钱到手肯定出来捞一把。

谁曾想,退休十几年,他依然是个谜。

他的工作室,更奇葩。

1991年,31岁的马吉拉在“坏小子”Jean Paul Gaultier家当了6年助理后,出来单干。

创业装修,囊中羞涩,他只能去翻垃圾堆里的旧家具。

一看也太磕碜啦,马吉拉灵机一动,决定把整个办公室刷成白色,统一,顺眼。

马老师多少有点强迫症,不仅墙要白色,就连电话、电视、桌椅都刷成了白色。

《红楼梦》里薛宝钗那个“雪洞”一般的蘅芜苑,也甘拜下风。

随着时间推移,油漆氧化,纯白化为米白,砖石呼吸,细细的水渍成了房间的眼泪。

马吉拉的白,成了符号,凝作诗意。

再看上海成都两家咖啡店,也沿用这种色系。

“白色不仅是一种颜色。”马吉拉曾说。

白是全反射,是无色相,是虚空大梦。

就连他家的员工,都只穿白大褂。

网上流传一张马吉拉员工合照,一度被错认为是某医学院的毕业照。

凭借这些“神神叨叨”的操作,媒体把他塑造成一个绷带蒙面,手持利剪的变态,看着有点像我的童年阴影——

柯南的绷带怪人。

但其实人家长得还挺帅的。

马老师只是固守一个原则:不露面、不谢幕、不接受采访、不公开讲话。

他解释:“这是我的一种自我保护,保护我的创作力,保护我的时间,好好做设计。”

听着像是个人淡如菊的隐士,但其实是个遇神杀神的战士。

他拒绝标签化。

现在的牌子卯足吃奶的力去做商标,大Logo从头包到脚。

马老师的衣标却是四根白线松松垮垮缝着一块白布,线头从背后漏出来,方便你回家拆下。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反成了潮人的装逼神器。

当时经常上演这种名场面:

路人:喂,你商标还没拆呢!

潮人:第一我不叫喂,第二这可是马吉拉~

后来生意做大,马老师就把各个产品线做成了数字印在衣标上,用○圈起来。

考点来了,咖啡杯套的③是啥?

他反对明星化。

八九十年代,设计师造星,超模封神,黑珍珠一双腿就扭遍全世界。

马老师就偏要从朋友、素人里挑模特,走着走着差点打起来。

这都算了,他还特意用面罩和阴影挡住她们的脸,不知道还以为是通缉犯怕被认出来。

“我希望他们关注的是衣服本身。”

他还特不爽大排场。

那时候,Mugler的秀是这样的。

Dior的秀是这样的。

马老师却直接在巴黎的贫民区办秀,邀请函是当地小孩画的,电是挨家挨户拉的。

座位?没有。我管你什么巨星,自己找个地儿蹲着去。

当晚,穷苦人家和名流编辑席地而坐,孩子们在T台上疯跑,模特玩嗨了直接就把小孩扛肩上。

观众双下巴都吓掉了,其中就有Raf Simons,这哥们看完直接改志愿,不做家具做服装。

设计上,马老师就更绝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设计大佬们就像《倚天屠龙记》里身怀绝技的掌门,马吉拉则是飘忽而来的黄衫少女。

不按常理出牌,但一来就是王炸。

别人穷奢极恀,他就废物利用。

手套、袜子、扑克牌、瓷片都能做衣服。

别人的晚礼服拖地华丽,他就做了个拆卸敞开式。

还要配上牛仔裤,够叛逆又好看。

别人做高定,拼的是精致手工、华丽面料。

他研究了半个月,发现高定好俗哦,直接把研究的半成品当成了高定。

网友评论,就像学霸验算一道世纪难题,最后觉得太无聊,把草稿交了上去。

然后就封了神。

别人做首饰,金银水钻,艳光四射。

他用有色冰块冻成珠宝,融化消失,颜料成了服装的泪痕。

难怪有人说,马吉拉是时间的诗人。

奇思妙想,把流逝化作永恒。

爱马仕当年挖他去当了6年总监,媒体期待满满,他却搞出了一个史上最“无聊”系列。

宽松、流淌、温柔、自在,没有颜色,只有色系。

张曼玉走了这场秀,平淡的织物裹在身上,像缭绕的夜色,美得云淡风轻。

正如导演桑德林所言:穿马吉拉的女人,全身都写满一句话:

“我不必取悦任何人。”

大隐隐于市。叱咤时装界,马老师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马老师讨厌网络,讨厌媒体,反感自我解读:为什么任何事物都得上价值?

有时候只是我喜欢,仅此而已

所以当他不喜欢时,就该走了。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牛仔裤品牌Diesel买下了马吉拉的多数股份。

要营销,要迎合,要装模作样,马老师累了。

2008年,品牌20周年庆,穿着白大褂的员工又唱又跳,往空中撒着白色彩带。

随后,一块黑帐轰然落下。

Martin Margiela,退出江湖。

他甚至连拜拜都没说,为了维护品牌形象,跟员工说是度假。

这一度就是大半年,谁都知道,这个男人不会回来了。

然而有一句话,很适合马老师:

“哥不在江湖,江湖却到处是哥的传说。”

哪怕如今掌舵的是戏精鬼才John Galliano,都在延续着马老师的神话。

分趾鞋、解构美学、纯白色学、后来出的香水慵懒周末......无一不是绝代神作。

2018年,法国搞过一个大型马吉拉回顾展。

到场的都是如今最红的设计大佬:高缇耶老爷子、Raf Simons、Rick Owens......

唯独马吉拉,寻隐者不遇。

马老师曾说:“我的最高理想,就是自己一个人,做我喜欢做的事。再无其他。”

他永远缺席,却无处不在。

或许在成都和上海的咖啡店中伫立时,你也会想起这个时装史上的“隐士”。

他就像眼前那片白。

白是虚空,是大梦,是全反射,是无色相。

图片丨网络

责任编辑丨蜜糖

编辑丨快乐小神仙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