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法吗?

核心提示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产供给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在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时,池塘本身的封闭性很容易引起水体流动不畅通而出现水质问题,另外,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城镇化速度在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

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产供给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在池塘进行水产养殖时,池塘本身的封闭性很容易引起水体流动不畅通而出现水质问题,另外,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城镇化速度在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污染,引发更多水质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分析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池塘水产养殖控制污染的重要性

1 水质污染会影响水产养殖本身

在养殖水产品的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标准很高。如果水质良好,那么生产出的水产品的质量也会很高。如果水质较差,或者某些指标超过了水产品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水产品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导致水产品的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2 水质污染会降低水产品质,危害人类健康

水质不好的池塘养出来的水产品也是低品质的,不仅味道难吃,更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自然环境的质量却在逐渐的降低,水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间接性的伤害。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水产品的健康养殖问题。另外,解决水质问题是养殖业实现高质量生产的重要基础,可以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池塘水产养殖业的不断进步。

二、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 pH值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必须要控制好水的pH值,只有pH值在65-85之间才适合进行水产养殖,但是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别,加之在水体中化学物质发生相应的氧化分解反应,会导致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如果pH值偏低,水体是酸性,会直接降低鱼类自身的载氧能力,导致缺氧症,这会引发养殖中的“浮头”现象。耗氧量的减少,使鱼类的新陈代谢速度变慢,鱼类自身会出现饥饿但又吃不下东西的情况。如果pH值偏高,水体呈强碱性,这样的水体会更可怕,会腐蚀鱼类的鳃部,而且程度会很大,也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另外,pH值的变化也会使水中氨类与硫化氢的成分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会造成经济效益的下降。

有效的调节pH值的方法如下。如果水体中的pH值偏低,人们可以在水中泼洒适量的生石灰。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把握好生石灰的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并且按照检测结果来决定添加生石灰的量。当pH值适中的时候,也可以适量泼洒一些生石灰,既起到消毒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维持pH值稳定。如果水体中的pH值偏高,可以泼洒适量的漂白粉。泼洒方式与生石灰相同。另外,还需要定期加注新水,也可以起到调节pH值的作用。

2 溶解氧变化与解决措施

水中的溶解氧(DO)含量也会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在夏季供氧问题十分关键。因为夏季的温度都比较高,会导池塘水产养殖常见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法致水体中的溶解氧降低,同时高的气温会促进水体中藻类与好氧细菌的生长,它们的过快生长会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过度下降,结果会使鱼类不爱进食,严重时会出现大面积死亡。在冬季,虽然温度低,但越冬密度大,同样要关注池塘水体的供氧。

对于DO引起的问题较易解决。定期对池底进行清淤很重要,淤泥中含有大量的好氧细菌,它们的生长会降低水中的DO;其次还应注意放养密度,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才能收获较好的收益;科学投饵,既可以减少饵料的浪费,也可以防止饵料的沉积,产生有机物促进微生物生长消耗氧气;注意培养水体中的绿色植物,以提高水体中的DO;要定期对水体进行检测,投加水体改良剂,使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调控。

3 亚硝酸盐的影响与解决办法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硝化细菌等其他微生物会将其转化成硝酸盐,并不影响鱼类的生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错误的时间使用了消毒剂,将负责硝化的硝化细菌等杀死,亚硝酸盐便会富集。亚硝酸盐的富集还与其他有关,例如池底淤泥、过剩的饵料、鱼类排泄物等的分解均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鱼类血液中的正常血红蛋白减少,从而降低了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自身的新陈代谢缓慢,从而影响生长。

常见的解决措施有:适时清淤,可有效防止池底的淤泥过厚,过多微生物参与耗氧活动;科学合理地投饵,可减少饵料浪费以及过多的饵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适时的引入新水;培养硝化细菌,促进其生长以防止亚硝酸盐的累积;增加曝气设备,增加水体中的DO,也是防止亚硝酸盐过多的有效措施。

4 蓝藻的影响与解决措施

蓝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蓝藻的泛滥对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的案例屡见不鲜。其过度的繁殖会造成水中溶解氧的降低,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都不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

解决蓝藻问题之前,应对蓝藻的生长繁殖特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了解。蓝藻的生长周期大概为一个月,前十天即为蓝藻的生长期,这时蓝藻不易察觉,在阳光下水体的透明度略有降低。这时需控制饵料的投加量,并投加生物药剂,对水体进行改善。在其后的十天里,蓝藻生长进入高峰期,水体表面很快被覆盖,空气中的氧气很难进入水体。这时需对蓝藻进行打捞,并增开曝气设备对水体进行曝气;最后的十天蓝藻生长进入衰亡期,但此时不可不重视,与其说是衰亡期,更不如说是新老交替期,处理不当会造成蓝藻的二次生长。这时需继续增加曝气设备进行曝气,另外引入新水,并投加生物药剂对水体进行及时改善。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果对水质控制不当就会出现问题,水质问题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周边环境,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对待水质的防控,一旦出现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形成的原因,通过科学手段与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治理水质污染,这样可以保持水体的健康状态,从而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绿色养殖的目标。

水产养殖水质的基本检测指标有哪几项?各项指标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引言:小龙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可以用来做食材,那么小龙虾养殖对水质有什么要求呢?我们在养殖小龙虾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搜集有关小龙虾养殖相关资料,感兴趣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

一、水质要求

淡水小龙虾喜欢弱碱性水体,PH值在75至85之间最好,如果偏高,可以找准原因分析处理,如果偏低,可以适当用石灰水等方案进行提高。溶氧是一个食堂灵魂溶解氧,指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共水产动物,在水中进行呼吸,正常情况下,小龙虾生长需要营养,不能低于三,在脱壳时不能低于五,温度是农业发展最重要指标之一,小龙虾适合生长水温是在15至30摄氏度之间,其中22到28摄氏度之间生长速度最高,小龙虾属于耐低温无耐高温动物,水温高于30度以上,将会抑制生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当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小龙虾生长缓慢。小龙虾喜欢水质清晰环境。

二、判断水质好坏

首先我们要看水颜色,水颜色是水中动物品种和数量集中反应养小龙虾水池水颜色以淡绿色黄绿色最好,这些颜色具有肥活嫩爽特色,无其他反常气味,水体富含很多对小龙虾,喜欢吃的绿藻,且溶氧足够有害物质成分少十分,有利于小龙虾成长。如果发现水池中鱼类浮头,螺爬出水面,日落后水池周围有很多蚊虫,有很多海鸥等等鸟类在水池旁来回转动等现象,是因为水体缺氧症状。如果池底变黑,发出臭味,标明变黑出现变黑因素,清理水池时候没有完全水池水分过多,换水不行。要看水透明度,透明度保持在30公分左右,夏天可以稍微高些。

三、PH值怎样调控

我们可以放掉水中老水,参加新水,由于水质损坏,一次换水量可以增加到30%左右。

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水产养殖对水体比较关注的指标基本上有这几个:水温,盐度,PH,DO(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还有个别的会关注一下总碱度和硫化氢。

水温:根据养殖品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大菱鲆属于冷水性鱼类,水温在12-18度比较合适,海参在10-16度比较合适,水温高于20度就会进行夏眠。南美白对虾喜欢高水温,在22度以上生长速度比较快。

盐度:同水温一样,不同品种对盐度要求也不一样。淡水养殖品种就不说了,海水养殖品种有广盐性和狭盐性的区分,广盐性的品种在不同盐度下都可以生存,比如鲟鱼,花鲈,南美白对虾,虹鳟。而狭盐性品种只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才可以生存,比如海参等,而且水体的盐度不易短时间内变化太快。

PH: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在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环境下比较适合生存,比如在ph75-82之间。淡水鱼类对ph的适应范围能更广一下,在ph65-90之间都可以。说句题外话,在观赏鱼养殖中,有专门玩草缸的爱好者,这种草缸的水环境要求是弱酸性。

溶解氧:有耐低氧的品种和不耐低氧的品种,但总体来说DO大于5mg/L比较好,当然,溶解氧过高,会使鱼类得气泡病。

氨氮:基本都要求低于02mg/L,高了会使养殖品种中毒。

亚硝酸盐:一般会要求低于01mg/L,高了的话会向氨氮转化,间接导致水产动物中毒。

总碱度:我只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了解到这个指标,要求在80-120mg/L。

硫化氢:基本也是要求低于01mg/L。

以上纯手打,我是学水产养殖的,对水产比较热爱。希望能帮到你。

养殖期不同水质状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养殖对虾时,需要将水温控制在二十五度到三十二度之间,也可以将水中的盐的含量控制在千分之十九左右,还可以将酸碱度控制在八左右,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水分的颜色变化,在水分污浊时需要及时为对虾更换水分。

对虾养殖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1、保持水温

对虾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对虾适合生长在二十五到三十二度的环境中,水温过低就会导致对虾停止进食或死亡,水温过高会导致植株抗病性下降,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将水温控制在二十八度左右。

2、控制盐度

对虾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中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需求。对虾属于广盐性动物,可以在江河与海水中往返生活,可以适应的含盐量范围较大,但是在含盐量为千分之十九时,对虾生长的更加茁壮,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将含盐量控制在千分之十九。

3、注意酸碱性

对虾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质的酸碱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对虾适合生长在酸碱度为七点八到八点三的环境中,如果酸碱度过低,就会导致对虾大小不一,酸碱度过高,就会出现中毒现象,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将酸碱度控制在八左右。

4、定期清理

对虾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质的清澈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在较为浑浊的水源中,无法正常生长,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为对虾更换水分,让其健康的生长。而且在养殖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换水频率。

池塘养殖水质管理,该如何进行?

养殖期不同水质状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一) 红棕色水(茶褐色)此种水主要是硅藻大量繁殖所形成的,是养殖中最深水色。遇到这种水色一般不处理或按标准量施放解毒养水宝,来稳定水质。

(二) 淡绿、翠绿或浓绿色水质,绿色水质的池水为绿藻大量繁殖所致。因绿藻大量繁殖时,能吸收水中大量氮肥,净化水质。同此,这种水色也是养殖中期望的水色。但值得提出的是当藻过量繁殖,池水中PH值往往偏高,PH值是池水理化性质的一个综合指标,反映有机污染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这时须超正常量施入解毒养水宝(一般2—3倍)可维持良好水质。

(三) 酱油色或墨褐色:这种水色是池水管理失常的一种标志。如投喂过多,残饵增多,导致溶解性及悬浮性有机物增加,使褐裸藻大量繁殖,形成这种水色。这种水色处理方法一般是换一些老水,加一些新水,无法换水的,是用沸石粉沉降悬浮有机物,最后施放解毒养水宝。

(四) **水:这种水也是一种常见的并不优良的水质,主要由**鞭毛藻形成。这种水立刻换水。增加氧气。晴天施入解毒养水宝加培藻素重新培水。

(五) 清色水:这是因水质及养殖池底出现严重问题所致。这种情况立即培水,用超正常量2—3倍的解毒养水宝加培藻素。

(六) 乳白色水:水呈乳白色主要是浮游动物过多所致。这种情况下是用杀虫剂杀死部分浮游动物,然后引进水色较好的池水,再施放解毒养水宝加培藻素。

养殖户怎样管理好水质

水质管理方法一般要以防止水质恶变为主导,整治水质恶变辅助,防胜于治。

1、有效的散养方式:

吃肉食性鱼和滤肉食性鱼配搭有效,放养密度适度。相对密度过小,不可以灵活运用水体,生产量低效益低;相对密度很大,导致溶氧不够,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钠较高。水塘的载鱼里一般为750-2500Kg/亩,多种多样鱼种的群养水塘,放养密度可超过单养一种鱼或群养类型少的水塘。

2、恰当的精饲料挑选和投喂。

挑选氨酸均衡、动能比合理性的高品质高端精饲料,精饲料吸收率、转换率高。不必过多投喂,降低残饵、排泄物对水体的环境污染。

3、恰当上肥。

施于没经沤制的有机肥料,池水身体瘦时,最好是施微生物复合肥料,量少次多,喷撒匀称,降低对池水的环境污染。

4、恰当调整池水深层。

“水深养大鱼”,5-10亩的鱼塘水深维持12-15米,10-20亩水深15-20米,20亩之上鱼塘水深25米。池水较浅,溶氧低,水体载鱼量低;池水过深,易造成温度跃层户型,下一层温度、溶氧都很低,对鱼不好。

5、恰当应用增氧泵。

勤开增氧泵,提升 溶氧,减少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钠,氯化氢等致癌物质的转化成。

6、按时应用微生态制剂。

全池喷撒通威饲料爱人系列产品、光合菌、魅力藻源、活菌底改王等微生态制剂改进水质,更改池水藻相、菌相,抑止有危害食用菌、藻类植物,池水维持“肥、活、嫩、爽”;与此同时预防传染病,推动鱼种迅速健康快乐成长。

之上便是相关水产品养殖水质管理方法的一些方式 啦!期待对各位有效!

(1)充分增氧,高溶解氧能有效消耗硫化氢

(2)控制PH值,PH值高,硫化氢中毒的机会越大。一般控制在78至85之间。

(3)定期换注新水,减小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4)彻底清除池底污泥,进行底改,使用“康洁底净”

(5)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残饵量。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