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如何消毒效果更好?

核心提示一)消毒范围一要做好圈舍环境的清扫工作,防止野生动物侵入,消灭老鼠和蚊蝇;二要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重点是经常性地清扫圈舍和处理粪便,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沼气池,发酵处理粪便,防止蚊蝇滋生。(二)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

一)消毒范围

一要做好圈舍环境的清扫工作,防止野生动物侵入,消灭老鼠和蚊蝇;

二要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

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重点是经常性地清扫圈舍和处理粪便,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沼气池,发酵处理粪便,防止蚊蝇滋生。

(二)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

1生石灰:适用刷棚圈墙壁、桩柱及地面的铺洒消毒等。

2烧碱:2%烧碱溶液可用于消毒棚圈、场地、用具和车辆等

3过氧乙酸:2%~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喷雾消毒棚圈、场地、墙壁、用具、车船、粪便等。

4复合酚:复合酚100~300倍液适用于消毒畜舍、场地、污物等。

5季铵盐类:用3000倍稀释液喷洒、冲洗、浸渍,可用来消毒畜舍、环境、机械、器具、种蛋等。季铵盐类2000倍液可用于紧急预防畜禽舍的消毒。季铵盐类10000~20000倍稀释液可预防储水塔、饮水器被污物堵塞,可以杀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

养殖圈舍消毒用什么药?

标准养殖场消毒制度

一、进苗前消毒:

1、进苗前养殖场内必须全面清洗、消毒,要做到四无:无禽畜、无杂草、无鸡粪、无垃圾,养殖器材浸泡消毒,饲养房要用熏蒸药熏蒸消毒。

2、养殖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鞋、帽、工具用消毒水消毒后统一放在消毒房用紫外线再次消毒。

二、养殖期间消毒:

1、消毒池内水的平均深度要求20厘米以上,池水、消毒液一星期更换两次,交替使用消毒液。

2、养殖房门口消毒盆、消毒壶内的水、消毒液一星期更换两次,养殖人员进、出饲养房必须洗手、全身消毒,消毒液交替使用。

3、养殖人员工作期间要求穿戴统一消毒好的工作服、帽、鞋、口罩,外来人员、车辆进场前必须消毒,进入饲养房穿戴、消毒要求同养殖人员一样。

4、办公室、宿舍、生活区、养殖工作区域一个月全面消毒一次。

5、场长根据每栋饲养房鸡群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养殖人员每星期带鸡消毒一至两次,消毒时交替使用消毒液。(冬、春季要用温热水)

6、养殖期间出现的死、淘鸡必须消毒、无害化处理。

养猪场能够使用臭氧消毒吗?效果怎么样呢?

在对猪圈进行消毒时,常用到的消毒液有哪些,具体参考如下:

1、甲酚:一般用浓度为5%的甲酚溶液进行消毒。

2、双氧水:一般在猪化脓、清洗伤口时使用,使用浓度为1%-3%。

3、高锰酸钾:在母猪配种、生产的前后使用,一般使用浓度为3‰。

4、漂白粉:将漂白粉兑水稀释成5%-20%左右,进行喷雾,需注意该药物具有腐蚀性。

5、生石灰:将生石灰:水=1:5的比例混合制成石灰乳,然后涂抹在墙体或者地面上。

6、氢氧化钠:一般用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可添加10%的食盐增加消毒效果,喷洒后1-2小时,使用清水冲洗干净猪圈。

7、过氧乙酸:舍内消毒,喷洒时浓度为5%,加热熏蒸时浓度为3%-5%,熏蒸后密闭门窗1-2小时左右,可以给猪舍消毒,也可以给猪消毒

消毒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臭氧对于养殖行业的应用,可以起到禽舍的环境净化,去除粪便和污水所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气味。当异味去除到稍微能闻到臭氧味时,舍内空间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新城疫、猪鸡嚯乱、禽流感等病毒基本随之杀灭。首先与禽类排泄物所散发的异臭进行分解反应,减少畜禽的呼吸系统疾病,提高畜禽的养殖密度,避免二次污染。迅速驱除蚊蝇等害虫,减少化学药剂在养殖场的使用量;减少饲养成本并缩短育肥时间(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有害物质在畜禽内的残留量,提高肉、蛋、奶的质量;减低投资成本,大大减少人力投入和化学药物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产品品质和销售量。

养猪场选择使用臭氧消毒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不仅减少了化学消毒药剂的使用,而且臭氧消毒除了能改善养殖环境,臭氧消毒还能应用于养殖场的物资、养殖用水的消毒,从根源上防止病毒和疫病的传播。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