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都有什么地方好玩?

核心提示抚州之旅A、生态健康之旅二日游 D1、8:30抚州汤显祖纪念馆——南城麻姑山(洞天福地),中餐——南丰潭湖(省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住南丰 D2、紫霄溪漂流(江南第一漂),中餐——金山寺(全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居地)。 B、宗教神秘之旅二日游

抚州之旅 A、生态健康之旅二日游 D1、8:30抚州汤显祖纪念馆——南城麻姑山(洞天福地),中餐——南丰潭湖(省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住南丰 D2、紫霄溪漂流(江南第一漂),中餐——金山寺(全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居地)。 B、宗教神秘之旅二日游 D1、8:30金山寺(全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居地)、抚州天主教堂,中餐——宜黄谭公景区、石巩寺,住宜黄 D2、曹山寺(曹洞宗祖庭)、王安石读书岩,中餐。 C、才子文化之旅二日游 D1、乐安,中餐——流坑(千古第一村)、十里香樟林,住乐安 D2、抚州汤显祖纪念馆、王安石纪念馆、金山寺(全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居地),中餐。 D、抚中精品景区三日游 D1、8:30汤显祖纪念馆——南城麻姑山(洞天福地),中餐——南丰潭湖(省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曾巩读书岩、南台寺,住南丰 D2、紫霄溪漂流(江南第一漂),中餐——罗里石生态园,住宜黄 D3、宜黄谭公景区、石巩寺,中餐——曹山寺(曹洞宗祖庭)、王安石读书岩。 E、抚西精品景区三日游 D1、8:30金山寺、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中餐——宜黄谭公景区、太极岩风景区,住宜黄 D2、王安石读书岩、曹山寺(曹洞宗祖庭),住乐安 D3、乐安流坑(千古第一村),中餐——十里香樟林。 区间里程 公里数 抚州——乐安流坑 140公里 抚州——宜黄 40公里 抚州——南城 60公里 抚州——南丰 100公里 抚州——资溪 100公里 门票价格(参考) 麻姑山 5 千古一村 30 紫霄溪漂流 35 潭湖 10 金山寺 3 王安石纪念馆 10 汤显祖纪念馆 10

荆州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最佳旅游时间以及景点推荐

目前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慢慢的学会了去享受生活,比如就有许多人喜欢上了去各地旅游,尤其是一些名胜古迹,不仅可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还能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抚顺在我国也算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的地方,而且在抚顺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历史古迹,如果有人想要领略历史文化,抚顺绝对是必须去的地方。下面本人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位于抚顺,并且历史悠久的景点。

第一个就是位于抚顺市乐安县的流坑古村,这个古村还被称为“千古第一村”。在这个村落里的历史遗迹数量就超过了二百处,其中属于明代的就有十九处,比如明代的状元楼和翰林院等等。在这里还有许多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历史文物更是数不胜数。流坑古村除了有古代的遗迹之外,当地人所居住的建筑也是很有特色的,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流坑古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个景点就是抚州市广昌县的驿前镇,这个古镇是一个历史超过千年的镇子,在2003年被授予历史文化名镇称号。这个古镇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这里拥有将近万亩的莲花带,荷叶与荷花几乎是随处可见。在这个古镇中的许多古老建筑上的雕刻更是惟妙惟肖,而且大部分都是以荷叶、荷花为主。

第三个历史景点就是抚州市宜黄县的曹山宝积寺,这个景点是在唐朝就已经修建完成了的,在当时可以说是佛门圣地。是由佛教清源法系弟子本寂法师所主张修建的,在漫长的历史中曹山寺也遭到了破坏,但是经过人们的不断修缮,目前的曹山寺已经是非常有名的佛学研究地。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个景点之外,在抚州市还有竹桥古村、洽湾船形古镇等遗迹,都是非常适合人们去游玩的地方。

仙桃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和景点

荆州于春秋时期建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售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荆州的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推荐去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_水景区等等。

简介

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荆州旅游资源丰富,集文化、生态、自然风光于一体。

最佳旅行时间

春秋最佳

景点介绍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荆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荆州古城墙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干原腹地,是产生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辉映并重,可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建都长达411年,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荆州又是三国文化诞生和繁衍的历史胜地。魏、蜀、吴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就有七十二回的内容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荆州的古老底蕴,更可上溯到绵延久远的史前时期。

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陆路四通八达,距宜黄高速公路58公里,东接武汉,距武汉市170公里,西挽荆州。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是以洪湖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的风景区,具有古(明清文化)、老(革命老区)、水(水乡特色)、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等特点。

属湖泊型自然风景区洪湖是世界上迄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淡水湖泊,有着自然纯朴的原始生态美。生态园区碧水似镜,鹤鸥翔集,游鱼腾浪;莲湖红荷灼灼、白荷皎皎、粉荷盈盈;莲花源似海市蜃楼。

在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中,有湘鄂西革命旧址群、观荷桥、莲花源、观音莲台、荷花仙子、百米等数十处景点。民俗街:有500多年历史,集古建筑和革命旧址于一体,是国内少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徽派的飞檐翘角、雕栏画栋;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_水景区

松滋_水旅游景区,属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武陵余脉,地处长江三峡、张家界、古荆州旅游“金三角”的中心地段,是“三峡-_水-张家界”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_水景区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7304平方公里。这里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融山、水、林、

给个江西旅游路线图 谢谢

陈友谅故居

游览汉王故里——陈友谅故居,共同揭开一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神秘面纱。玄妙观就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将其改成了玄妙观。此观位于沔城南门正街,在1941年-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之前,有“一观十殿”之称。现在的玄妙观是1984年在原废墟上重建起来的,现已发展成为江汉平原闻名的道教中心。

沔城风景名胜区

沔城,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一直是郡、府、州、县治地,是江汉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枢之一,是一块闪烁荆楚文化光辉、开发前景广阔的旅游胜地。这里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地处江汉平原腹部,南临东荆河畔,北依排湖岸边,距318宜黄高速国道30公里,省级公路横贯而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东沼红莲池

话说沔城风景好,好就好在“东沼”,我们今天就去游览风景如画的东沼红莲池。东沼红莲池又叫莲花池,位于古城东门,原先这里是一片沼泽地,长满了莲藕,明初建城墙取土烧砖,沼泽地变成了深池。而池又正好在城的东面,故名东沼红莲。它是两城八景中迄今仅存的一景,由大、小莲池组成,总面积1000面,其主要景点在小莲花池。小莲花池的北角是风景迷人的莲花岛,并以九曲桥连接至岸。

沔州府

从南北朝西魏起,沔城一直是郡、府、路、州、县的治地。直到全国解放初期,沔城还做过三年的沔阳县治地。沔州府,即州衙门,现为沔城高级中学所在地,位于西城古柏门内,占地六十亩。始建于明·洪武九年。临街有照壁高数丈,围以木栅。左右有东西角门,东角门整天开放,为-及民众出入之路;西角门常年关镇,只有处决死囚,方开此门将犯人押出古柏门外河堤下行刑。照壁后为小院,有石狮两座分列,再进为八字形正门,上悬“仪门”匾额。门东为三班(皂班、壮班、捕班)房;西为男女监狱。

广长社

广长律院又名广长社,位于大莲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律院创始人是高僧三昩和尚。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至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四载。原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庙山门墙高三丈,粉红色,上嵌四个金字“广长律院”,据说是明末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庙内铜铸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萨110尊。石碑有40多块。广长律院是著名的丛林,是湖北三大律院之一,威名显赫赫,蜚声遐迩。清·乾隆《沔阳志》记载有三昧法师鼎建广长律院的碑记。此碑现嵌于广长律院山门墙中,心细者隐约可读全文。

沔城诸葛武侯祠

诸葛武侯祠,位于古城西门,建于汉建兴十二年,是后主刘禅为缅怀诸葛亮的功绩,降诏致祭,封诸葛亮为“忠武侯”,并令建祠于沔城,四时享祭。说沔城有个诸葛武侯祠,大家一定感到很疑惑吧!诸葛亮又不是沔城人,缘何有诸葛武侯祠在沔城呢?这里面确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汉献帝时,南阳有诸葛亮,才貌双全。前来提亲者络绎不绝,均被诸葛亮一一谢绝。襄阳城告老还乡的卢相国主动要将美貌女儿许配给他,也遭到同样拒绝。卢相国恼羞成怒,对诸葛亮一直怀恨在心。

沔城清真寺

到沔城回族镇不得不去看一下回族镇的象征一一清真寺,去领略伊斯兰风情,感受穆斯林的真诚!沔城是湖北省唯一的回族镇,全镇回民近7000人,清真寺是河城回族镇的象征。建国前,沔城有清真寺两座:清真东寺位于七里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清真西寺位于红花堤,建于嘉仄年间。1938年秋,惨遭日寇飞机轰炸,1941年春又遭-一二八师焚毁,两所古寺成为废墟。我们今天参观的是1955年在清真西寺旧址上重足的一座清真亏。

文圣庙

文圣庙是一个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四月,六年二月竣工,九年定为州学。十年,知州金德复增饰之。以后屡有修建。光绪《沔阳州志》有一幅木刻圣庙全景图,可见全貌。图中圣庙占地半顷,坐北朝南,门前为外泮池,池后一条横贯东西的石铺官道,两头立有下马坊-“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过道后为石砌大台阶,台阶上矗立棂星门-“太和元气”四个大字,左书“道冠古今”,右书“德配天地”。

普佛寺

普佛寺——刘备恩赐的甘露普佛寺的前身为“甘露寺”,位于西门城外城曲。此寺三面环水,一面连路。寺院南有洗马池,东有康王桥和司马桥,西有西城古柏和孔明读书台,北有练兵场和歇凉亭,碧水环流,青松翠柏,一派壮观景象。普佛寺建于三国时期。传说那时刘备、关羽、张飞在吴楚地界活动,行军的一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忽见前面有一座凉,他们走进凉亭歇息时,刘备提议说::“为坚定兴汉灭曹、安邦立国的决心,应立一誓愿为好。”关羽、张飞一致赞同。并议定,到时修一座甘露寺以了此愿。

复州城

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一直是郡、道、府、州、县的治地,为昔日沔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沔城历史上有三座城,这三座城的遗址成鼎足之势:一座在东南为复州城,建于唐初;一座在东北为江北城,建于宋初;一座在西面为沔阳城,建于明初。沔阳在宋朝以前称复州,故称复州城。明初建的沔阳城,有一部分城砖就是取自原复州城的城砖,砖上有“尉迟公监修”字样可为证。

宜黄县二都镇小学的上一任校长叫什么

江西佛教文化旅游线路;

禅宗祖庭名山朝圣四日之旅

第一天:南昌→宜黄(宝积禅寺)→吉安青原山(净居禅寺)

第二天:吉安→宜春仰山(栖隐禅寺)→宜丰(黄檗禅寺)

第三天:宜丰→洞山(普利禅寺)→奉新(百丈禅寺)

第四天:奉新→靖安(宝峰禅寺)→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南昌

佛教“天下清规” 江西奉新百丈禅寺一日实修之旅

第一天:南昌→奉新(百丈禅寺)→南昌

禅宗、净土宗祖庭朝圣五日之旅

第一天:南昌→吉安青原山(净居禅寺)

第二天:吉安→宜春(慈化禅寺)

第三天:宜春→奉新(百丈禅寺)

第四天:奉新→靖安(宝峰禅寺)→永修云居山(真如禅寺)

第五天:永修→庐山(东林寺)→南昌

美丽乡村婺源2日游,

D1:游览婺源

东线:小桥流水人家----李坑,美丽乡村,梦里江湾,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篁岭景区;激情漂流----五龙源。

D2:游览婺源北线: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美丽吉祥的宋代廊桥----彩虹桥,森林水世界----卧龙谷;

旅游提示:婺源的旅游景点比较分散,从县城到各景点约有10-40公里,需自驾车或在当地乘客车前往,县城有通往各个乡镇景点的客车,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约2小时,晒秋人家----篁岭景区游览时间较长;

宜黄的地理位置

您好,宜黄县二都镇小学的上一任校长叫李晓红。李晓红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担任宜黄县二都镇小学校长期间,把学校建设得格外出色,他的努力和成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具有特色的教育机构,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李晓红在学校的建设中,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他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李晓红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他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李晓红在学校的建设中,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他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李晓红在学校的建设中,不仅强调学生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他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李

江郎山-廿八都晋升5A级景区

素有“赣乐明珠”之美称的宜黄县位于江西东部,抚州市中南部。北毗临川,南界宁都,西邻乐安、崇仁,东接南城、南丰,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2002年总人口2113万。建县于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因县治在宜水、黄水二河汇合之侧,故名宜黄。 宜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物产富饶。拥有粮食、木竹、电力、矿产四大资源优势。 耕地面积171万公项,有林面积8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18%。 水电装机容量16万千瓦,年供电4500万度,与华东大电网贯通联网,为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达标县。 矿产资源有钨、铁、铜、水晶、黄金、瓷土、石墨、石灰石、铌钽矿、大理石等。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竹子、种子、栗子、林子、莲子等产业发展很快。优质稻、蔬菜、药材、花草、食用菌等产业基地较有规模。 形成木竹加工、食品加工、粮食加工、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 地方特产有薯粉丝、霉豆腐、干笋、百合粉、白莲等。 宜黄县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主要旅游景点有潭伦墓,谭公休闲山庄,曹山寺,石巩寺,太极岩,迎恩塔,军峰山等。

江郎山-廿八都晋升5A级景区

 近日,江郎山——廿八都景区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下为您带来相关内容,欢迎浏览!

 近日,江郎山——廿八都景区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所在的衢州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廿八都山歌、廿八都古民居建筑艺术,还有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踩高跷、划旱船等,人文和艺术的结合使这里有趣之至。

 目前,江山正致力于通过全域旅游来打造江山之美。在去年,江郎山被评为2016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江郎山登山、仙霞古道徒步、浮盖山漂流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运动休闲优秀项目;浮盖山景区(露营)——浮盖山峡谷漂流(皮艇漂流)——山里河马场(马术)被认定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浮盖山景区被认定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基地。这些省内优秀的体育旅游项目,是首屈一指的。

 江山的耕读农场,是一个依山傍湖的美丽乡村,被评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森林村庄、衢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景区位于江山市贺村镇,地处贺村、坛石、大桥三镇交界处,景区占地面积352平方公里。这里正打造着“体育+旅游”的景区模式,C级卡丁车道、沙滩越野车、钓鱼、游泳等丰富的休闲运动项目填充着整个村庄,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在逐渐形成。

附:廿八都景点介绍

 桃花弄

 枫溪街上有一条令人想入非非的桃花弄,其中一处宅院有曲里拐弯的三道院门,在春日的细雨中显得有几分破败。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过去的“红灯区”。不过80岁的金庆康老人肯定地说这完全是误传,因为过去后面山上桃树很多,春天时满山桃花,故名桃花弄,有人却由桃花联想到桃色,以为这是古代的花柳烟巷。廿八都有赌博场所,也有鸦片馆,青楼从来没有听说过。至于宅院有三道拐弯的院门,主要是生意人钱财不露白,另外还有为了隐蔽、安全,避免兵荒马乱。

 “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弄是否旧时的烟花之地,或者真的像金庆康老人所说的,只是因为后山遍植桃树,春来桃花迷人眼的缘故,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曾在这个地方生活过:爱过,恨过,奋斗过,梦想过甚至荒唐过,规避过,祈求过。

 福禄寿僖门楼

 在望峰亭不远处有个“福禄寿僖门楼”,青石门框上有四个篆字,杨庆山老人说他问过很多人,包括研究古建筑的教授都不认识这几个字,他的老师郑纵横老先生说是“业精于勤”,但无法确认,有一年杭州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到廿八都旅游,脱口而出“这是四寿门庭”,他说这是四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我猜想可能是诗人魏德平先生,多年前他似乎策划、编辑过一本丝绸的“百寿图”,见过很多不同写法的“寿”字,他说的恐怕没错,再说这个门楼本身就叫“福禄寿僖”。

 福禄寿僖门楼代表了世俗的一种终极性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生无常、苦闷的精神象征物。正如人生的繁华总是昙花一现,而希望有时候又总是那样渺茫。当你走在这条颓败却真实的老街上,无论如何,请放慢你的脚步,因为这里沉睡着最意味深长的历史。

 万寿宫

 踏过水安桥,迎面就是一座高大的祠堂式宅院,围墙比一般江南古宅高出几乎一倍,门额上有“万寿宫”三个字,这就是旧时的江西会馆,听说是明朝后期崇祯年间造的,那时不仅到廿八都灰山烧石灰的江西宜黄人很多,江西籍商人往来也日益频繁。所以就集资造了这个会馆,作为江西同乡歇脚、办事的去处。旅居廿八都的江西人,如遇到天灾人祸、生意亏本都可以向会馆申请帮助,实际上相当于江西人的同乡会。

 踏着石阶走进大门,昔日的江西会馆几年前已变成了一个竹器工场,里面堆满了竹片,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几乎连抬头看一眼冒然走入的陌生人的时间都没有,大概也是习惯了。中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天井,四周厅堂房廊高敞,即使阴雨天也并不觉得昏暗压抑,房梁和窗格上的木雕图案依稀可辨。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已露出了天。

 里面的廊柱上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字迹清晰:

 “鸢飞鱼跃是天真;花放水流皆正果。”

 听说以前还有这样两副对联,

 “隔秋水一湖看岸花送客樯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共明月千里记夜醉桥畔晓浮枫水相逢好话家山。”

 “水底月为天上月人间共月;眼中人是面前人家乡故人。”

 也只有这些含意深远的对联才能使人想起廿八都盛时,江西老表在这里进进出出的身影。“亲不亲,故乡人”,一个人出门在外,总不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倘若是个少年,也会慢慢识得愁滋味。这里有灯火,有殷切热情的乡音,倘若有酒,再有三两个下酒菜,又有朋友陪你同饮,在秋风冷冷的夜晚,大约就可以抵住一半的乡愁,一半的思念。如果说故乡的月是金黄而又圆满,异乡的月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身如飘萍辗转在人间,平地里总生出一份物是人非,人生如梦的忧伤感慨。

 枫溪老街

 廿八都古街商家多是前店后宅,店堂往往就是店家的客厅和起居室,因此街道除了它们的商业功能外,往往还是居家生活的延伸。居民们常常在街道边就餐、择菜、洗衣,甚至进行产品加工。早早晚晚也就成了沿街居民会餐交谈的场所,因此商业气氛和生活气氛十分浓厚。而到了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沿街进行走旱船,踩高翘,舞狮子,玩龙灯等喜庆活动。小街则又成了欢乐喜庆的`舞台。

 古街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店铺,一般是每户三间店面,间以高耸的马头墙。店面出檐深远,梁架以雕饰精美的木斜撑,山墙侧以叠涩形成将檐口悬挑至一米开外,街道两厢屋檐相对而出,在行人头上留下狭窄的一条天空。

 枫溪望月

 枫溪桥是一个半圆形的单孔石拱桥,比水安桥的历史还要悠久,是 1838 (道光十八年)建的, 1925 年(民国 14 年)受大水冲击重修过一次。 桥身全部由青石砌筑,桥台、桥栏及上下台阶也都用青石板铺设,桥上的护栏上都有精雕细刻,拱顶南北两面都有“枫溪桥”三个字的青石桥额。

 小桥如虹霓跨溪,上面长满了绿藤,桥下水声依依,站在不远处的水埠上,半圆的桥拱与水中的倒影正好构成了一个圆,水波荡漾,恍如一轮圆月,此景被叫做“枫溪望月”确是名不虚传。

 陆游诗“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顾影来”,爬满绿藤的枫溪桥,莫非也见证了同 样伤心的一段爱情。

 水星庙

 坐落在枫溪桥头的是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的水星庙,又名真 武庙。前后两进,前进是山门和戏台,后进是供奉真武大帝和道教诸神的大殿。山门入口的上部是戏台,大殿和两厢的院落构成观众厅。是演戏和居民聚会的场所。整个道观将建筑、木雕、绘画、文学融于一体,少了一份神的肃穆,而多了民俗的亲和与平易。

 当年水星庙不仅香火不绝,而且经常演戏,和相去不远的关帝庙都是镇上重要的娱乐场所之。直到 1932 年红军第一次打廿八都之前,这里都是热闹非凡。庙里本来有一幅著名的谐音联:

 “真武庙中真舞妙;水星楼外水声流。”

 如今舞台仍在,却已见不到锣鼓喧天、咿呀不绝的盛况了。不过水星庙的观戏台上,有时会端坐着一个**,拨弄琴弦,弹唱一曲她自编的“枫桥望月”:

 “月朦星稀人未休,倚栏断长昼。佳期复何归,剑长琴急,雪劲寒风骤。庙台抚琴黄昏后,有客凭栏处,莫道情可遣,抽刀断水,对月水更流。”

 听说这位妇人的丈夫“出远门”多年未归,好心人劝她改嫁,她却决意不肯,独自含辛茹苦抚养女儿,供女儿上学。已有十一、二岁的女儿说,她妈妈本来就爱好填词弹唱,近些年来,已将“水安凉风”、“浮盖残雪”、“珠坡樵唱”、“相亭晚钟”、“炉山夕照”、“狩岭晴岚” 等“枫溪十景”一一填词谱曲,以致廿八都许多人也都能吟唱了。她自己常在水星庙弹唱的则是这一曲《醉花阴·枫桥望月》。

 “抽刀断水,对月水更流。”她在空空的水星庙戏台上,自弹自唱她的“枫桥望月”,就像《边城》里的“翠翠”那样绝望而又希望着,她丈夫什么时候回来她不知道。也许明天,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而桥下的水不舍昼夜,那月永远是缺的。如果水星庙真有神灵的话,他护佑一个女人的爱情吗这样一个故事为古老的廿八都又频添了几分凄美、几分忧伤,乃至几分古色古香的书卷气。

 水安凉风

 仙霞之南枫岭之北,百姓聚族而居;三省边境古道中点,千年古镇存焉。廿八都,地当仙霞孔道浙闽要冲;东联婺处,西达饶信。自黄巢刊山,历代官兵潴留;至仙霞道辟,各路商贾云集。檐牙高啄,栋宇如鳞。南腔北调,百家姓氏杂居;奇风异俗,“文化飞地”独具。水安桥,系廿八都南关入口之所,号称“枫溪锁钥”;向有千名营兵巡守,竟然三品游击驻防。地接浔湖之村落,道联闽浙之通衢。南宋偏安,古道遂成京畿闽粤直通之要道;泉州口开,古镇即为连结“海上丝路”之枢纽。自此冠盖如云商宦似鲫,常憩乃镇;从来扶舆达闽转毂入越,必经斯桥。一夫当关万夫莫越,诚天设之喉吭也。是桥古为木构建筑,因常毁于水,同治三年(1864)遂改建为石桥。光绪十七年(1891),里人重修廊亭。昔时江浦路筑,拆除廊架二榀;丙子(1996)飓风突降,尽摧桥亭七间。越三年,政府拨款村民捐资,联手共建,于庚辰(2000)修复廊亭如故。上出重霄,下临深池。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一桥串南北,两廊观东西。望水中见明月团团,处桥上觉凉风习习。田夫晚唱桥头,村妇晨浣溪边。翁妪清谈,世事变迁;渔樵问答,保护开发。仙霞浮盖,遥临胜境。枫溪杨柳,近锁寒烟。北水南流,合坎离既济之局;依水乃安,取“水安”吉祥之名。为不负名镇胜景之盛誉,不揣浅疏,爰为之记。

 水安桥是个单孔石拱桥,桥身始建于 1864 年(清同治三年),长有 20 多米,宽近 6 米 , 由“姜隆兴”等六家商号合资建造。 1891 年(清光绪十七年),廿八都大户祝家又在桥上造了桥廊,本来共有九间,两边各为四间,中间是三层重檐亭阁,四面都有镂空花窗装饰,抬梁、雀替浮雕是简易的花草纹,沿柱的牛腿是镂空的几何图形。顶楼天花板下装有木活轮,作悬吊照明灯之用。桥亭梁木上原刻有:“清光绪十七年辛卯春月下瀚祝洪廪字善铭子鼎三修建”的字样。

 “桥驾南流通闽浙,仕商车马往来常”。廿八都在近代之前曾是闽越之间的交通枢纽、商业重镇,由北向南,踏过水安桥,循着千年古道即可西去江西,南到福建,誉之为“一脚踏三省”并不为过。水安桥上曾留下无数商旅的足迹,建造廊亭的初衷大概也是为了方便往来行人休憩,遮蔽风雨、烈日,特别是夏天酷暑时,山谷里风很大,所以旧时“枫溪十景”中有“水安凉风”。在破山修路之前,“水安凉风”曾经名不虚传。清代王珏有诗:

 “突兀危梁指顾间,中通一水绿回环。凉生石磴风来候,消夏分明是此湾。”

 以后修建公路及先后三次拓宽公路,廊亭被拆了两间,只剩下了七间,已不对称,“水安凉风”也已名不副实,只有水安桥依然静静地屹立着。

 廊亭依然静静地守着水安桥,那么安详。站在桥上,望着清澈的溪水,瞧着水中的一个影子,或许你会怀疑时光正在倒转,自己是否在梦中

 大王庙

 对于镇外的大王庙 ,金庆康老人也是印象深刻,他说大王庙又叫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即《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掌管阴曹地府,有阎王殿,还塑有哼哈二将、四大金刚像。他说小时候看过这些塑像,非常高大,眼睛很大,而且好象盯住了你似的,人看到会怕的,“文革”中都被毁掉了。

 一个细雨迷蒙的下午,我独自走进了气势不凡的大王庙,这是一座外观看起来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走进去一看,里面却已破烂不堪,连木柱都开始腐烂,地上散落着一些高粱。外面墙上依稀可见“皇宫酒厂”几个字。什么时候这里开始办酒厂,我问了几个人,他们都说不清楚,反正已经很久了,都换了好几茬人了。殿前修了两堵墙,听说是以前用来养猪的,到处是坛坛罐罐,长满了杂草,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发酵的高粱的气味。

 我在庙内见到两块石碑,一块记录了“宣统乙酉元年仲冬日”(即 1909 年)建庙的缘由、经过之类,一块则是捐助者的姓名、数额。清王朝已摇摇欲坠,等待着坐在龙椅上撒尿的宣统的将是——武昌城头的枪声,各地的四起响应及袁世凯的逼宫,但地处大山深处、偏远边地的廿八都并没有感到即将来临的剧变,正忙于大兴土木,文昌宫刚竣工,又想着修建一座恢弘壮丽的大王庙。对廿八都的绅商而言,在经济富裕了以后,除了想到敬鬼神,渴望子孙读书做官、封妻荫子之外,确实还没有别的。他们属于古老的农业文明时代,近代文明的曙光尚未照到大山深处。但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比如修建这样规模的宫阁、庙宇,文昌宫、大王庙两项工程从施工到竣工,连一块砖、一片瓦片都没有剩余、浪费的,设计、计算之精密不用说了,地方上主事绅士的廉洁奉公、恪尽职守更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更不用说,文昌宫担负的地方慈善等功能,简直具有现代人道主义精神。

 大王庙是杨秀东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外表看起来寻常,里面门楼的雕工却极为繁复精美,有廿八都保存至今最漂亮的“喜鹊窝”(飞檐翘角下的木质喜鹊图案),设计上确有独到之处。

 金庆康老人对我说,一般县里有城隍庙,东岳庙比城隍庙还要大,廿八都为什么要建一个这样规模的庙已无从考据,或许与清代在这里设有枫岭营寨、三品游击衙门有关,据传这里当年很风光,正月初一,三县的知县都要把这里来朝拜。

 站在大王庙外的山坡上俯瞰整个廿八都,在四面青山的环抱中,马头墙、飞檐似乎在淡淡的雨雾中诉说着那些逝去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炊烟袅袅,没有外出打工的廿八都人依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静地过着和他们的先辈一样的生活。枫溪边、田野上**的油菜花正在开放,三三两两可见耕牛、蓑衣,好一派田园牧歌的悠闲自得。

 文昌阁

 廿八都文昌阁,建于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一九零九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57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进二天井,左右为厢房,沿轴线依次为照壁、庭院、前殿、天井、正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正殿为三层楼,阁作重檐飞角,整幢建筑的木雕艺术和丰富彩画极具特色。所有梁、枋等以及藻井均彩绘人物、花、山水、鸟兽。全部雀替、牛腿、樘门、窗扇均以浮雕或透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生动。

 廿八都文昌阁有两大功能,一是供奉文昌帝和魁星,二是用来作为地方学子读书会文的场所,起书院或义塾的作用。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代,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广为祭祀的道教大神之一。以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誉华夏的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禄·魁}文中写道{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丰,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民间多将奎星阁和文昌阁合一,在文昌阁中祭祀着奎星。

 文昌阁

 有关专家说,古代中国崇尚读书,一般县城有一座文昌阁,但廿八都不是县治所在,却居然有两座文昌阁,这在浙江省是绝物仅有的,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

;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