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产品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

核心提示目前水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残超标(如抗生素:抓霉素、硝基呋喃、恩诺沙星等);水产品增重、漂白(或着色)、防腐;甲醛超标;受水质污染影响,重金属超标。重金属危害有哪些,如何防范,过多摄人以下几种重金属,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镉

目前水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残超标(如抗生素:抓霉素、硝基呋喃、恩诺沙星等);水产品增重、漂白(或着色)、防腐;甲醛超标;受水质污染影响,重金属超标。

重金属危害有哪些,如何防范,过多摄人以下几种重金属,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镉 对肾脏有损害,易引起骨痛病。

铅 引起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贫血等。

汞(水银) 首先肾功能受到很大影响;其次是大脑神经受损,引起语言和听觉障碍,严乘者肌肉丧失协调性。

铬 易患皮肤溃疡、皮肤癌和肺痛等。

重金属的积累与水质污染程度和积累时间有关。鱼龄越大的鱼,积累得越多。所以,熟食加盟商说购买鱼龄小的鱼比较科学。海产品质量要略好于淡水产品。贝类、甲壳类生物体污染物质富集效应比较明显,污染物含量偏高这与他们生活的区域以及在水中的位置有关。因此,我们要学会鉴别受污染的水产品,避免食用受污染的水产品。

如何识别受污染的鱼

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水排人江河湖海中,使生活在这些水域的鱼类因受污染而带毒,人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导致畸形和癌变。在满口香熟食技术培训中教您这样识别受污染的鱼:

看形体 污染较严重的鱼,形状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骨弯曲甚至崎形,皮膜发黄,尾部发青。

看鱼眼 受污染的鱼眼睛浑浊,无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

看鱼鳃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大量毒物可能蓄积在此,有毒的鱼鳃不光滑,较粗糙,呈暗红色。

水产加工行业如何提高现有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等方面将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为切实加强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枝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办发[2012]2号)精神,结合我市水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为基础,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切实加强水产投入品安全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加大市场执法监管力度,切实提高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全年无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二、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对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领导,配足人员,增添设备,建立我市“分工明确、措施有力、保障有效、运转协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加强对水产投入品监管。建立水产投入品备案制度,强化对投入品的监督抽查,坚决杜绝违禁药物的使用。重点查处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喹乙醇、环丙沙星、激素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对阳性样品生产单位查处率达到100%。

 (三)强化对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建立水产养殖日志制度,全市主要养殖基地内养殖日志覆盖率达到100%;强化质量安全抽检工作,主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检率达到100%。

 (四)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启动水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建立检查验收、产地准出、市场自检、结果公示、产品退市、安全报告等配套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实现我市上市水产品安全标准的目标。

 三、管理重点

 (一)重点产品。突出对本地生产的小龙虾、斑点叉尾鮰等主要出口品种和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鳜鱼、鲟鱼等主要消费品种的质量安全管理。严查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喹乙醇、环丙沙星、激素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二)重点区域。突出抓好八亩、杨林湖、陶家湖、毛湖埫等四个渔业主要产区的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对水产技术推广站、陶家湖苗种繁殖场、董市水产苗种场、远大渔业公司、三江渔业有限公司等水产苗种场的苗种质量安全管理。

 四、职责分工

 (一)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投入品管理。

 1、建立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加强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建立健全监测档案。在市内主要养殖基地设置监测点,监控产地安全变化动态,指导产地安全管理和保护工作。(责任单位: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2、建立水产投入品备案制度。加强对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水产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督促投入品经营者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供货方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并保存其复印件。建立购销台账,载明投入品的名称、进货时间、来源、数量、生产企业、产品登记证号、销售时间、销售对象、销售数量等事项。杜绝禁用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确保投入品的可追溯。(责任单位: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

 (二)全面推进健康养殖。

 1、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的培训、示范和推广。大力推广安全用药技术和方法,指导水产养殖户科学防病、合理用药。指导、督促养殖户建立养殖日志。(责任单位: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2、加快精养鱼池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组织实施与指导,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积极推进内检员制度,完善养殖场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水产局产业科)

 3、强化水产苗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督促苗种生产单位按要求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督促生产条件不合格、技术不规范的苗种生产单位加强整改。坚决杜绝苗种阶段使用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

 4、积极推行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制度。鼓励水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养殖大户大力开展健康养殖,支持其申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创建我市水产名牌。(责任单位:市水产局产业科)

 (三)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

 1、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根据《枝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精神,逐步建立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配套完善我市水产品检查验收、产地准出、市场自检、结果公示、安全报告等相关制度,联合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共同抓好对水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指导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

 2、强化对大宗水产品的质量抽检。以主要出口品种和市场消费的大宗品种为重点,以苗种生产和成鱼养殖过程中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喹乙醇、环丙沙星、激素等违禁药物为主要监测指标,加强产地水产品及苗种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责任单位:市水产局产业科)

 3、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强化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坚决制止使用禁用投入品的行为,禁止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禁止未达到休药期的水产品上市。逐步建立渔业执业兽医和用药处方制度。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责任制度、执法监管台帐制度、整改复查制度和查结案件公开制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做到“程序合理、处罚公正、高效利民”。(责任单位: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

 (四)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事故处置机制

 1、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加大对小龙虾、斑点叉尾鮰等主要出口品种和四大家鱼、鲤鱼、鲫鱼、团头鲂、鳜鱼、鲟鱼等主要消费品种的质量安全监测,对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或苗头性问题进行摸查,对可能暴发风险的危害程度,对产业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预警和处置意见,提前作好应对准备,确保群众消费安全。(责任单位:市水产局产业科)

 2、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置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精神,对可能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按照“反应及时、依法处置、科学规范、措施得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降低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程度,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责任单位: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局上下要充分认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农业部、省、宜昌市、枝江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共同打造安全、合格的枝江水产品。

 (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动员渔业系统内行政、技术推广、渔政执法等单位力量,围绕本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严防出现漏洞和差错。加强与工商、药监、卫生、畜牧兽医等部门协调沟通,搞好对渔药、鱼饲料等重点投入品的综合检查,妥善做好案件交接,确保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营造舆论。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枝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的宣传;抓好对水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水产投入品销售商的培训,使其知法守法,合法经营;加强面向社会大众的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市民的质量安全意识,依法保护好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锤炼队伍 扶渔兴海担重任

完善我国水产品管理体系(1)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在生态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制造、经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2)完善监管方式 目前只重视认证的标签作用,忽视了其基本作用。 (3)完善国家的立法 通过完善国家的立法,使各相关部门职责明确。 (4)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和处理办法使监控工作真实、有效,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 完善水产品安全认证体系(1)规范国家的认证市场 目前,我国水产品企业对认证的积极性还不高,主要原因是国家未把水产品企业通过认证纳入法制轨道。 (2)建立权威的认证机构 要保证认证机构独立、公正、高效地开展工作。认证机构要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不断完善认证体系。 (3)培训高水平的审核队伍 要加快选拔、培训审核员,其中培训队伍、培训基地建设、培训基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完善认证审核程序 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保证水产品认证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目前水产品企业认证是自愿的,企业是认证工作的主体。只有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质量认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证机构才能生存和发展。 3 完善水产品的监管体系(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渔业自然生态区域和行政区域特点,从我国农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建成以主要水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渔业环境、种质资源、投入品相结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2)突出重点,按需建设 在建设布局和计划安排上,重点加快健全县级快速检测站,为推进水产品市场准入提供技术保障。 (3)整合资源,提升档次 整合现有监管资源,优化投入结构,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突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区域分布;各省的水产品质检中心可并归于部级质检中心确保整个体系建设的高起点、高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信息共享,各方信息及时反馈,综合处理。 (4)源头做起,预防为主 安全监管要从源头抓起,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渔药使用和生态环境的管理。能够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留住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质检工作。 4 完善我国水产品的标准体系 (1)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反映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技术水平。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对消除技术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这些国际标准,以提升我国水产品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与国际接轨。 ①采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标准的建议我国水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以养殖为主是我国水产品与国外水产品的最大区别。食用习惯与国外也有较大差别,可等同、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很少。目前,我国出口水产品主要是初级加工产品,以及鲜活水产品,因此在产品质检 方面建议主要采用ISO标准。 ②采用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品标准CAC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制定了很多的标准,为各国广泛采用。其水产品加工操作规程具体而且完备,我国水产品出口多是鱼、贝类、虾、蟹类,都是初级加工产品,根据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特点,我们不仅需要产品的质量标准,而且更加需要操作技术规程。 (2)水产品加工专业标准制订、修订 ①加强转基因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的产品标准的制定; ②制定新产品标准,打击假劣产品; ③重视水产品的检测技术,开展关键性标准的先期研究工作。 (3)建立完备的水产品加工专业标准资料库 收集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主要水产国的产品标准、安全法规、兽药限量标准及准则。国内与本专业相关的食品卫生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水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及国内的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等。 (4)加强标准的宣传工作 在新标准发布实施之前,召集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的生产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标准的宣传工作,普及标准及标准化知识;使企业清楚产品标准的重要性,在国家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时,产品标准作为产品检验、质量判断的依据。 (5)培养后备人才,争取经费支持 在主要水产高等院校开设水产加工与质量检验及标准化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培养水产加工与质量检验及标准化方面的研究生。 5 完善我国水产品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我国水产品技术法规体系,对现有技术法规进行清理、补充;明确和完善我国水产行业的行政管理与安全条款,建立我国自己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6 加强水产行业协会的建设 使协会能真正起到引导生产、技术支持作用,促进行业协会的标准化管理,加强行业内的自律行为,避免无序竞争,提高协会的凝聚力。 7 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全面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环节,市场需求有利于调整水产品品种布局、结构。只有加强对市场经营者的管理,才能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对水产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水产品。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2)对企业生产的水产品实施强行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控制产品出厂的质量。 (3)对实施水产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检验合格的水产品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水产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样做,不仅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还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8 加强水产品安全信息监测(1)编写水产品安全状况报告 各地要在全面收集和分析本地水产品安全信息的基础上,定期评价食品安全状况,编写本地区水产品安全状况报告,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整治。 (2)加强重点水产品品种的监测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有选择地开展重点水产品品种的信息监测,动态了解水产品安全状况,评价水产品安全控制措施,形成专项报告。 (3)推进水产品安全信息与预警平台建设加强日常水产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送,及时向上一级部门准确报送地方水产品安全法规制定情况、水产品安全综合监督情况、重点品种监测和抽检结果及重大水产品安全事件调查与处理情况等日常信息,推进水产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的实施。 9 深化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结合本地实际,有重点地选择部分水产行业进行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水产品安全信用征集、评价、披露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对水产品企业实行奖优罚劣,对严重失信的,坚决淘汰出局。 10 全面开展水产品安全综合评价 不断完善水产品安全综合评价制度,使综合评价更加科学、规范、公正、权威。省、市、县三级水产品安全综合监督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全面开展水产品安全综合评价,上级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级部门实施综合评价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积极探索综合评价与日常监督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综合评价的效能。 11 搞好水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要强化水产行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市场动态信息,有利于出口企业捕捉商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既要研究国际市场的商品供求信息,又要搜集国内特色水产品、龙头水产品企业信息。 12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食品召回制度 (1)进一步完善水产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通报、预警机制,省市县三级水产品综合监督部门应制定重大水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并建立专家库,一旦发生重大水产品安全事故,能做到报告及时、反应迅速、控制有力。 (2)尽快落实水产品召回制度 水产品生产者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发生水产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已上市销售的不安全水产品;水产品经营者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发生水产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已出售的不安全水产品。尽快建立并完善与《产品质量法》相配套的缺陷食品召回行政法规。 13 加大执法力度 应加强执法监督,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制假造假行为,严惩害群之马,保护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从业者。

深夜穿梭在散发着腥味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只为第一时间完成水产品抽样;奔赴偏远渔村养殖基地,为一线养殖户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养殖难题;炎炎夏日里,精心组织策划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为厦门渔民转产转业提供知识技能……在厦门“扶渔兴海”的道路上,总能看到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干部职工勤勉的身影。

 为锻造出一支过硬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更好地担当起“扶渔兴海”重任,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通过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老带新工作惯例、争当业务能手鼓励机制等方式,积极在干部职工队伍中打造劳模文化,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精神贯穿日常工作,在团队中形成“人人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获省级“五一先锋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省级“金牌工人”、市级“劳模”等荣誉10余次。2021年,该所工程师林功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今年以来,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围绕中心业务工作,弘扬劳模精神,积极落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推动多个业务战线实现提质增效。

 开出首张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

 “没有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证明,我们苗种没地方销售。”今年4月,翔安区一水产养殖场发出求助信号。原来,他们已培育好了对虾苗种,却得知辖区主管部门没有相关检测资质,苗种面临滞销风险。

 得知消息后,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主动承接业务。为最大程度减轻养殖户压力,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翔安该养殖场采样,经细致检测后,及时出具检测结果,为辖区渔业官方证明开具提供技术支持。这份官方证明就是厦门开具的首张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标志着 厦门市 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迈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一直以来,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人员坚持“亲眼看到、上手操作”原则。无论养殖产地有多偏远,技术人员都会主动上门亲手取样,并及时进行技术检测,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水产品检疫工作。

 用实际行动守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人员辛勤奔走。他们还通过对水生动物疫病传播的源头防控,有力推动水生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为减少养殖病害、保障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人员不断精进技术。去年,洪江、刘丽丽、夏明共3名技术人员参加第二届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一名等优异成绩。

 牵线搭桥助销9000斤石斑鱼

 去年春节前,位于翔安大嶝街道的清坤工厂化水产养殖场负责人遇到难题——万余条品质上佳石斑鱼销售困难,高额水电、人力成本让其倍感压力。

 彼时,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陈登辉正在大嶝街道驻点,得知消息的他主动站了出来,一心扑到了解决石斑鱼销路的事情上。那些日子里,他亲自走访市场了解需求,一遍遍拨打电话。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养殖场联系上了批发商,最终达成9000斤石斑鱼交易,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专业技能为群众纾困解难,陈登辉的经历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效力一个缩影。怀揣渔业生产“真本事”,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主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才实学为渔业生产、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除派出勤勉耕耘基层的科技特派员外,每年的各类免费技术培训,也是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为渔民开展的又一利好活动。这些培训把最新技术送到渔民“家门口”,着眼渔业生产的各个流程为渔民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针对渔民生产过程中的薄弱项目开展系统的教学,为提高渔民综合素质、厦门渔业升级“添砖加瓦”。

 加班加点完成水产品质量检测

 4月12日20时许,夜幕下的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开始忙碌起来,新鲜渔获陆续运抵市场。当商户都忙着进货时,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人员也已在市场各处穿梭,只为抽取水产品检测所需的样本。一直忙碌到半夜,他们的抽样工作才告一段落。

 4月13日一早,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检测实验室,虽然前一天忙到了凌晨,技术人员依旧准时到岗,开始当天的检测工作。从样品前处理开始,到重金属、氯霉素、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项目的检测,技术人员认真细致地进行每个实验步骤。

 “有些项目通过快检技术能在数小时内完成,有些则需要数天,如贝类微生物项目检测就需要一周左右时间。”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员林功师介绍,为能第一时间得到结果,他们基本都是加班加点进行检测工作。

 临近“五一”假期,适逢厦门伏季休渔正式开始,为保障节假日期间市民餐桌水产品质量安全,4月22日开始,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人员就开展了节前专项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为市民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特写

 “师徒帮带”助新人成长

 “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把控好剂量。”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技术员林功师耐心地指导着徒弟,讲清讲细每处注意事项……在林功师劳模创新工作室,不遗余力帮带新人已成为大家的习惯。带头人林功师踏实做事的风格,让工作室技术人员共同学习进步“蔚然成风”。

 培育一支检测精兵,离不开对业务本领的不断精进,“在比拼中强技术”。林功师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在各大行业技能竞赛斩金夺银、频频获奖的背后,关键依靠的是“师带徒”优异制度发挥的强劲效能。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