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在哪?

核心提示韩山地处丰顺县北斗、丰良、建桥三镇交界处,位于粤东莲花山脉中段,横亘于梅州市丰顺县境中部,东西绵延20余公里,是韩江水系与榕江水系的分水岭。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期就将有官府驿道和驿站。广济桥在哪里广东。汕头,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

韩山地处丰顺县北斗、丰良、建桥三镇交界处,位于粤东莲花山脉中段,横亘于梅州市丰顺县境中部,东西绵延20余公里,是韩江水系与榕江水系的分水岭。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期就将有官府驿道和驿站。

广济桥在哪里

广东。汕头,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潮州八景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广东潮州古城东门外。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

广济桥的建设成果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是韩江最重要的桥梁。韩江流域汛期长水量丰,所有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汛期水量非常大,大桥墩可以应对强大径流。初创期的100多年里,广济桥的桥梁是木质的,在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才改为石梁。

广济桥的桥墩有2种墩型,船型墩和半船型墩。船型墩为六边形,上下做成尖形,像船。半船型墩为五边形,上游尖下游平。所有的桥墩上游部分全部做成尖形,可以有效地降低径流对大桥的冲击。上下都尖的船型墩是为了能同时缓冲来自上下游的冲击力。

汀江在哪里 汀江发源于哪里

潮州八景(外八景)的具体位置

1、湘桥春涨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2、韩祠橡木

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

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

3、金山古松

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金黄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4、凤凰时雨

凤凰台位于潮州城南郊的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洲)北端,明隆庆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凤凰台是凤凰洲公园的主体建筑,该台因立于洲头,历史上屡遭洪水猛浪之厄。重建的凤凰台由台体和阁亭两部分组成,坐南朝北,高达四丈多。台体中首层石座为高台,高达丈八。

5、龙湫宝塔

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车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

6、鳄渡秋风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

7、西湖鱼筏

西湖鱼筏是秀丽壮观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鱼筏出没于潋滟空蒙,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

8、北阁佛灯

北阁原是金山东面山下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东临急水直下的韩江流水,登临北阁,北堤上的“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祠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相传阁前佛灯,夜间金光四射,江面上从韩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陆路东从饶平的南武栋,南至潮州市浮洋,均可望见灯光,为韩江夜航的标志。

北阁景区,辟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解放前夕已尽遭毁塌。新的建设时期,通政人和,百废俱兴,这一湮没已久的胜景又得到重建。

-潮州八景

普宁练江在哪里

1、龙岩市上杭县。

2、汀(tīng)江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汀江支流众多,流域大于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又名小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6条。因流经福建省长汀县得名。2010年7月15日深夜从此间权威部门获悉,因紫金山铜矿湿法厂“7·3”废水渗漏事故而受到污染的汀江水质11日已恢复达标。

普宁练江发源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大南山五峰尖西南麓杨梅坪的白水磜。

练江,南海水系河流。大小支流17条,由南北汇入干流。干流全长71公里,流域面积13466平方公里。因河道弯曲、婉蜒如练而得名。练江干流多年平均径流深115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5874亿立方米,洋尾山水闸过闸流量488-929立方米每秒。

练江干流,源头落差大,雨天常形成瀑布,出寒妈水库后入潮汕平原,水流平缓,经流沙陂后于晖含汇铁山的白坑湖水,东流至六营汇大南山的白马溪水,于石港山汇汤坑溪水而入朝阳区境,经海门水闸出南海。

练江原长99公里,解放后河段经裁弯取直后,全长7712公里,坡降089%,集水面积1346平方公里,在普宁市境内主流长298公里,集水面积50813平方公里。一说干流全长945公里,20世纪50年代干流裁弯取直16处,河流长度缩短234公里,缩减为71公里。流域面积13466平方公里。

水利概况

练江流程短、落差小,加上河道弯曲、排洪不畅,建国前常泛滥成灾。天旱时咸潮上涌,造成广泛的咸害。20世纪50年代以后进行了综合整治,在上游及各支流建水库进行蓄水;干流裁弯取直16处,河流长度缩短234公里;山前截洪排洪,有效地控制了水旱灾。海门建桥闸,消除了咸害。

历史上练江水运也比较重要,新中国建立前其支流的白坑湖水至陈店可通木船,陈店以下44公里可通小汽轮。为使练江与榕江、韩江的航运连贯起来,明代在棉城修建棉城运河(后溪)长75公里,连系练江和牛田洋。这样船只不必绕过外海,便可安全快捷到达揭阳、海阳等地,效益巨大。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