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天,在黑龙江穆棱县,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的蒋开儒拿着报纸,被《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报道吸引。1979年,蒋开儒在去香港探亲的路上,曾路过深圳。在他的印象中,深圳就是个小乡村,如今竟然一眨眼就变成了现代化新都市?震撼之余,他决定亲眼去看看。
在深圳的街头巷尾,蒋开儒感受着发展中的春天气息,一段段充满共鸣的歌词混合着春日的馨香,就这样流淌出来。
1994年,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举办,在深圳分赛区,由蒋开儒作词、王佑贵作曲的参赛歌曲《春天的故事》落选了。他们有点沮丧,希望能找到一位高手让这首作品“起死回生”。这时,王佑贵想到了时任东深供水局副局长、广东省青联常委叶旭全,当时的叶旭全已经是活跃在深圳词坛的业余作家。
叶旭全仔细看了看歌词,说:“这确实是个好坯子,修整修整可能有希望入选,我来试试吧。”随即着手在结构、立意和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二度创作。大家在后来的歌词中听到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经典,就是源自这次创作。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歌曲:春天的故事
歌手:董文华 专辑:归航
曲:王佑贵词:叶旭全蒋开信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歌曲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老人指的是邓小平,画了一个圈是实现四个经济特区,诗篇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曲。
该曲写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比喻清新贴切而又充满深情,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 。该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蒋开儒因此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便只身前往了深圳。
到达深圳的蒋开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从而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因为蒋开儒个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对于邓小平的亲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词中将邓小平称为“一位老人”,而因为蒋开儒初到深圳时,深圳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他便将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
1993年3月7日,该曲歌词在《深圳特区报》发表。蒋开儒拿着报纸找作曲家王佑贵谱曲,王佑贵以歌词的语言格式很难用音乐来表达为由拒绝,但是蒋开儒没有放弃,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王佑贵送一次歌词。
1994年,蒋开儒得知广东省将举办青春歌曲创作大赛的消息后,再次找到王佑贵,王佑贵用湖南话反复朗诵着歌词,在这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二人经过一个半小时后完成了《春天的故事》的初稿。
以上就是关于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春天的故事的歌词、(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